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例用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综合确诊的多克隆性IBL样T细胞性淋巴瘤。讨论了这三种病理研究手段综合应用在本例诊断中的意义。指出免疫电镜在确定阳性反应细胞的细微形态上较光镜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9岁。因右颌下淋巴结肿大1周,畏寒、发热3天,于1997年1月23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意中发现右颌下淋巴结肿大,约核桃大小,轻度触痛。4天后出现畏寒、发热,伴有咽痛及流涕,体温持续达39~40℃,在外院给予青霉素和菌必治治疗无效。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3.
检测胃癌组织中多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指示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分子学指标。方法 应用生物素-卵白素复合物法(ABC法)检测171例胃癌标本中p53、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m23和E-钙粘蛋白(E-cad)的表达。结果 ⑴癌组织浸润越深,nm23和E-erb表达越少(P〈0.05),nm23和E-ca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和EGFR表达与远处转移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获取较纯的微量胃癌细胞并检测p53基因的突变。方法 在显微镜下,直接分离出胃癌细胞中微小癌灶内细胞,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该微量细胞中p53基因的突变。结果 在171例胃癌组织的石蜡标本中,有70例获得可靠结果,包括6例早期胃癌和64例进展期胃癌,该方法总成功率为41.0%。结论 显微分离细胞技术十分有利于观察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的基因变化;该方法直接证明早期胃癌细胞中p5  相似文献   
5.
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理特点和预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38例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临床病理参数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肿瘤细胞形态多样,易侵犯血管伴微血管透明血栓形成,嗜上皮反应;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强表达CD56、TIA-1、GranzymeB,7.9%(3/38)表达CD8,94.6%(36/38)EBER阳性;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临床分期为Ⅲ—Ⅳ、乳酸脱氢酶升高、血AST升高、外周血三少、区域淋巴结累及和未治或单一治疗方式是预后差的因素,IPI分组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形态学变异大,有亲血管和上皮倾向;预后与治疗方式有关,两种以上方法联合治疗可能为治疗NK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较好方法;IPI不是判断其预后的好工具。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p2 1WAF1DNA多态性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和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 0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 4 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2 1WAF1DNA多态性和蛋白表达。结果 :18% (18/ 10 0 )的乳腺癌组织和 5 % (2 / 4 0 )对照组组织分别出现两种p2 1WAF1DNA多态性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3 94 ,P <0 0 5 ) ;5 0 % (5 0 / 10 0 )的乳腺癌组织和 12 5 % (5 / 4 0 )对照组组织表达p2 1WAF1蛋白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16 84 ,P <0 0 1) ;10 0 % (18/ 18例 )的具有p2 1WAF1DNA多态性的乳腺癌组织p2 1WAF1蛋白表达阳性 ,39% (32 / 82 )的无p2 1WAF1DNA多态性乳腺癌组织蛋白表达阳性 ,p2 1WAF1DNA多态性组明显高于无多态性组 ,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2 1 95 ,P <0 0 1) ;p2 1WAF1DNA多态性与p2 1WAF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0 5 76 ,P <0 0 1)。结论 :乳腺癌组织p2 1WAF1DNA多态性可能产生不同的转录本并生成相应的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7.
对50例良恶性淋巴增生病变组织及其短期培养细胞进行免疫表型研究,重点观察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CD4阳性细胞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发现:①多种良恶性淋巴增生病变组织中均有不等量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CD4抗原的表达;②部分肿瘤性及非肿瘤性CD4阳性细胞、B细胞及R-S细胞上亦有白细胞介素-2受体存在,而在CD1或CD8阳性细胞上则未见;③正常人淋巴细胞经PHA刺激并发生增殖后所形成的细胞克隆亦有较多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CD4抗原表达。提示:尽管白细胞介素-2受体不是某一类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标记,但与细胞的免疫表型有一定关系。文内还结合文献扼要讨论了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包含两大类机制,即遗传学机制和表观遗传学机制。肿瘤的表观遗传学主要体现在DNA甲基化模式上,一些肿瘤抑制基因的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及整个基因组的低甲基化状态。对肿瘤表观遗传学深入研究将对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和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肺癌患者的DNA损伤敏感性和修复特性 ,收集了未经化疗或放疗的肺癌病人 34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对照 45例 ,均为非现吸烟者 ,抽取静脉血 5ml,枸橼酸钠抗凝。每人血样分成三份 (A、B、C) ,B、C份用过氧化氢处理 ,C份再用RPMI16 40全培养基恢复培养1h ,常规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 ,用SCGE计算机成像与分析系统得到彗星的尾矩 (单位为像素 ) ,B与A尾矩的差值衡量DNA损伤敏感性 (DDS) ,B与C尾矩的差值衡量DNA修复能力 (DRC)。结果表明 ,在对照组内 ,性别之间的DDS和DRC差别无显著性 ;以 …  相似文献   
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为WHO2001分类中的较常见类型,但梭形细胞变异型DLBCL罕见。发生在面部软组织的梭形细胞性DLBCL国内尚未见报道。国际上仅在1984年Kluin报道过3例。此型淋巴瘤常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肿瘤。现将我院最近收治的1例梭形细胞变异型DLBCL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技术在其诊断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