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变和代谢疾病三者之间的关联。方法:搜索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根据病史资料统计恶性肿瘤患者例数,并分析其合并心脏疾病和代谢疾病情况。结果:搜索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共计26 698例,其中经病理检查或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1 992例,男性1 084例,女性908例,平均年龄(62.62±11.42)岁。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值为(65.35±4.94)%。合并心脏疾病共220例,占11.04%。合并代谢疾病共1 052例,占52.8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中比例较高,合并心脏疾病、代谢疾病情况也不在少数;恶性肿瘤及相关治疗既能造成心脏疾病的发生又可导致代谢疾病的出现,故需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以减少心脏疾病和代谢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大分割放疗已被指南推荐,但大分割放疗同期瘤床加量是否可行目前尚无定论。本随机对照研究对大分割同期瘤床加量和常规分割同期瘤床加量两种放疗计划的心脏剂量学参数和心超指标等进行比较,以评估前者在心脏毒性方面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左侧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制定大分割同期瘤床加量放疗计划(全乳放疗剂量4 005 cGy/15次,同期瘤床加量至4 500 cGy/15次),20例制定常规分割同期瘤床加量放疗计划(全乳放疗剂量5 000 cGy/25次,同期瘤床加量至6 000 cGy/25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剂量学参数和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剂量学参数包括全心脏、左心室、右心室、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的平均剂量(Dmean)以及各结构受到5~35 Gy照射的相对体积分数(V5 Gy~V35 Gy)。心超随访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直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E峰、A峰、E峰减速时间(E-peak deceleration time,DT)、E、A、E/A和S波峰值。此外,对两组放疗后乳房的美容效果也进行评估。结果: 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全心脏的Dmean分别为(471.86±170.54)和(733.07±79.11)cGy(P<0.05),全心脏的V20 Gy为(3.63±1.74)%和(8.43±0.74)%(P <0.05),V30 Gy为(1.55±1.15)%和(4.48±1.01)%(P<0.05),LAD的Dmean分别为(1 250.17±600.33)和(1 847.20±933.23)cGy(P>0.05),左心室的Dmean分别(908.64±865.60)和(946.93±116.13)cGy(P>0.05),右心室的Dmean分别为(590.37±197.99)和(905.73±180.82)cGy(P<0.05),右室游离壁的Dmean分别为(939.40±284.23)和(1 597.30±446.31)cGy(P <0.05),室间隔的Dmean分别为(637.49±248.19)和(988.60±159.77)cGy(P<0.05)。随访1年,大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相比,心超指标均在正常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美容效果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分割同期瘤床加量放疗计划较常规分割计划可以显著降低全心脏和部分心脏亚结构的受照剂量,随访1年心超指标无异常,临床采用本研究所用的剂量分割方式是安全可行的。仅限制全心脏剂量无法有效保护LAD,建议勾画心脏亚结构并单独限制剂量以更好地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 sST2)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myocarditis, ICIA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随访的ICIAM患者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随访期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sST2水平、影像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5)和死亡组(n=4),采用ROC曲线分析sST2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治疗期间sST2峰值浓度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50(91.60, 410.60) ng/mL vs 54.65(18.20, 97.40) ng/mL,P=0.014],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ST2峰值浓度与患者生存负相关(r=-0.683,P=0.010)。ROC分析显示,sST2为87.5 ng/mL时,AUC为0.967,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100.0%。结论:sST2可较好地预测ICIAM患者预后,为患者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对比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血管翳患者采用血管翳清除术与再次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临床结果及术前、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 TTE)参数,探讨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血管翳清除术及再次置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外科手术中证实41例人工机械主动脉瓣梗阻原因为血管翳。其中17例采取血管翳清除术,而保留原有的人工机械瓣,24例采取人工机械主动脉瓣再次置换术。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前及术后1周TTE检测指标跨瓣峰值流速(transvalvular peak velocity, Vmax),跨瓣峰值压差(transvalvular peak pressure gradient, PGmax),跨瓣平均压差(transvalvular mean pressure gradient, TMP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S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TTE两组均符合手术指征,术后两组TMPG均低于20mmHg。术中再次置换组较血管翳清除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夹闭时间明显延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外循环时间与术后第1天复查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 cTnT)增高呈中等正相关关系(rs=0.543,P<0.001)。术后第1天再次置换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高于血管翳清除组(P<0.05)。术后住院期间再次置换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共10例(41.6%),其中包括2例为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住院期间死亡人数为4例(16.7%);而血管翳清除组出现并发症仅有4例(23.5%),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围手术期临床结果及TTE指标显示血管翳清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TTE是人工机械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长期随访有效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微刨术中引导封堵缺乏边缘的房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患者23例,拟行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治疗.术前行TEE检查,明确房间隔缺损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用以确定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TEE引导封堵器放置.评价即刻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3例患者封堵成功,TEE显示20例无残余分流,3例少量残余分流;但术后1周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且右房右室较术前缩小(P<0.05),肺动脉压力下降(P<0.05).结论 TEE在微创术中引导缺乏边缘的房间隔缺损封堵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左室整体功能最佳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目的应用DTI测量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运动速度评价左室整体功能并探讨心尖窗最佳切面、二尖瓣环的最佳节段的选择.方法应用DTI测量33例冠心病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前间隔和后壁处各位点的Sa、Ea、Aa及Ea/Aa之比.结果(1)冠心病组二尖瓣环6个节段Sa、Ea及Ea/Aa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2)冠心病组二尖瓣环6个节段平均Sa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正相关(r=0.746,P<0.001);平均Ea/A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比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23,P<0.001).(3)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环侧壁缘Sa及Ea/Aa之比与6个节段平均参数的相关系数均为最大.结论测量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平均运动速度可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侧壁缘是评价左室整体功能的最佳节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乳腺外科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706例,收集患者年龄、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衰病史、脑卒中病史等,对房颤患者进行CHADS2评分。结果:706例乳腺癌患者中,合并房颤21例,患病率为2.97%,高于整体人群的1.70%(P0.05)。乳腺癌合并房颤患者的平均CHADS2评分为(2.19±1.33)分,合并高血压(76.19%vs 28.76%)、心衰(14.29%vs 0)、脑卒中(42.86%vs 1.61%)的比例高于无房颤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房颤较为常见,合并房颤患者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病比例也升高,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微刨术中引导封堵缺乏边缘的房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患者23例,拟行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治疗.术前行TEE检查,明确房间隔缺损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用以确定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TEE引导封堵器放置.评价即刻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3例患者封堵成功,TEE显示20例无残余分流,3例少量残余分流;但术后1周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且右房右室较术前缩小(P<0.05),肺动脉压力下降(P<0.05).结论 TEE在微创术中引导缺乏边缘的房间隔缺损封堵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RT-3DE)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右心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的特征。方法 入选PH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27例,采集心尖四腔观以右心室为主的全容积图像,使用TomTec软件定量分析获得右心室整体和流入道部、体部、流出道部3个节段的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博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分析三维超声参数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PH组右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局部EDV和ESV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右心室整体和节段EF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均P <0.05)。右心室流入道节段EDV、SV及EF显著高于流出道和体部(均P<0.05),右心室整体EF低于流入道节段而高于流出道和体部(均P <0.05)。PH组右心室整体和流入道节段EF与肺动脉收缩压及三尖瓣反流最大速度与肺动脉口血流时间速度积分比值呈显著负性相关(r= -0.611、-0.576,P<0.001、P=0.001及r=-0.772、-0.721,P=0.002、P<0.001)。结论PH患者右心室容积增大,右心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减退,右心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右心室后负荷增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亚临床功能减退的敏感超声参数及其价值。方法对26例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于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累积剂量100 mg/m^2)、化疗4个周期后(累积剂量200 mg/m^2)、化疗6个周期后(累积剂量300 mg/m^2)进行RT3DE检查,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心室旋转(LVtw)及左心室扭转(LVto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T3DE的各项参数EDV、ESV、SV、EF、GLS、GCS、LVtw、LVtor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后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结果 DLBCL患者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4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RT3DE检查结果比较: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4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DLBCL患者EDV[(71.4±14.8)mL,(76.3±15.6)mL,(81.7±19.5)m L,(79.7±16.2)mL]、ESV[(22.9±5.1)mL,(25.1±5.4)mL,(27.1±8.1)mL,(26.6±6.7)mL]、SV[(48.6±10.4)mL,(51.2±11.0)mL,(54.6±12.8)mL,(53.1±10.7)mL]、EF[(67.9±3.1)%,(66.9±3.1)%,(67.0±4.1)%,(66.7±3.6)%]、GLS[(-26.9±4.8)%,(-27.1±4.4)%,(-25.5±7.5)%,(-26.7±7.1)%]、GCS[(-34.7±2.5)%,(-33.7±3.4)%,(-34.1±3.8)%,(-33.7±3.3)%]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5,2.297,1.388,0.628,0.344,0.585;P>0.05);而LVtw[(19.9±6.8)°,(13.1±10.0)°,(13.5±8.1)°,(11.1±5.8)°]、LVtor[(2.9±1.2)°/cm,(1.8±1.4)°/cm,(1.8±1.1)°/cm,(1.5±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07,7.013;P<0.05);与化疗前两两比较,DLBCL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4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LVtw、LVto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tw:P=0.025,0.016,0.001;LVtor:P=0.008,0.007,0.000)。结论 RT3DE可以早期发现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LVtw、LVtor可作为早期监测DLBCL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亚临床功能减退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