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9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5 Hz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低频rTMS(1 Hz)和观察组(42例)给予高频rTMS(5 Hz),对比两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3.94±2.57)分、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评分(99.52±7.04)分较对照组(21.65±2.04)分、(95.46±6.48)分高(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38.50±4.29)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48.84±3.47)分、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9.59±2.31)分均较对照组(31.53±4.08)分、(45.56±2.60)分、(8.07±1.88)分高(P<0.05);观察组P300的潜伏期(360.85±15.79)ms较对照组(379.46±16.82)ms短,P300的波幅(11.90±1.70)μV较对照组(11.15±1.54)μV大(P<0.05)。结论5 Hz频率rTMS可刺激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改善其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临床早期准确地对AP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近年来AP分类法的演变及其对判断预后的价值进行系统的综述,使其在指导临床治疗、加强病情监护、提高患者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的76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比较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儿护理后FMA及Barthel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上述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应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能够促进改善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儿家属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刘博  王晓蕾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97-1900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分子亚型,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不良.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重复性好、简便易行等优点,是乳腺癌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TNBC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造影中具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并且超声可以评估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本文就上述几种超声技术在TNB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抗力。方法肉汤稀释法对1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结果对氯间二甲苯酚对7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78 mg/L~625 mg/L,WX11株最高,WX44株与WX12株最低;另外4株与标准株的M IC均为312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对7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杀菌浓度范围为156~1250 mg/L,WX45株与NJ90株MBC最高,WX12与WX44最低;其余3株与标准株的MBC均为625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对7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的M IC和MBC均与标准菌株一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对氯间二甲苯酚抗力有差异,存在抗力株和敏感株;大肠杆菌对对氯间二甲苯酚抗力与标准株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对其杀菌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该次氯酸钠发生器在设定条件下,可生产出含有效氯约3 895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用含有效氯600 mg/L该次氯酸钠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含有效氯35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同样条件下杀灭白色念珠菌对数值达到4.0,则需要含有效氯300 mg/L。结论该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及真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对眼科诊断用接触镜的消毒现状,评估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所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氯霉素滴眼液冲洗、75%乙醇搽拭和0.0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 NaDCC)浸泡是目前我国临床最常用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眼科检查用接触镜,用上述三种消毒剂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消毒:1)擦拭;2)浸泡消毒5min;3)浸泡消毒10min,n=9.然后镜面采样,对细菌群落培养并计数以评估细菌量,观察消毒效果。同时评估消毒后镜头的清晰度。结果:细菌负荷量为1×108/mL×50μL/镜头等于5×106/镜头。 NaDCC或乙醇消毒显著降低了细菌量;擦拭消毒时,75%的乙醇和NaDCC的消毒效果与氯霉素滴眼液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不能达到临床消毒要求,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浸泡消毒效果与时间正相关,75%的乙醇和NaDCC浸泡10 min最有效,能完全达到临床消毒要求,氯霉素滴眼液浸泡10 min仍然不能达到临床要求。但乙醇会影响镜头的清晰度。结论:NaDCC浸泡消毒10 min 或更长时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22日—2月20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由120急救车转入内科继续治疗的25例患者。对25例集中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进行观察,给予规范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消毒隔离与防护、一般护理、加强监测、药物的治疗与护理、中医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5例患者中发热21例,咳嗽、咳痰13例,乏力、肌肉酸痛7例,胃纳差12例,腹泻5例,胸闷12例,头痛5例。23例胸部CT示两肺单发或散在多发的多叶段的高密度斑片状磨玻璃影,2例出现了实变影和支气管充气征等。25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均达治愈标准并予以出院,1个月后随访未出现复发。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期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咳嗽、胃纳差、恶心、腹泻,部分患者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护理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不仅避免了自身感染风险,而且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实施和坚持与择业相关行为能力的信念[1],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指导领域的扩展。近年来,随着护理学高学历教育的崛起,护理硕士研究生数量迅速扩大,不少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自身专业特点、就业前景等情况尚未充分了解,包括其就业期望也常与就业形势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就业期间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及就业不理想等现象。有研究发现择业效能感与个体职业选择有较高的相关性[2],因此,本研究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纯水系统的细菌污染情况及消毒方法的效果。 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江苏省某医院纯水系统细菌污染状况及其消毒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该医院纯水系统系由过滤除菌组件与紫外线消毒组件组合而成。该医院纯水系统采集的水中存在细菌总数超标情况,并检出多种条件致病菌。经采用浓度为3 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过滤膜和纯水箱内部30 min后,细菌总数明显降低,未检出致病菌。 结论 该纯水系统处理的水中日常存在细菌污染现象,原因是系统中过滤器更换不及时,定期消毒维护不够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纯水系统及管路定期监测和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