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胆总管囊肿的10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21例患儿作为机器人组,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82例患儿为腹腔镜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其中,机器人组患儿的年龄为(3.85±0.79)岁,范围为1~11岁;Todani分型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型(Ⅰ型)17例,其他分型4例;囊肿最大径为(36.76±10.13)mm,范围为16~79 mm。腹腔镜组患儿的年龄为(3.71±0.67)岁,范围为3个月至12岁;Todani分型为Ⅰ型70例,其他分型12例;囊肿最大径为(35.98±8.25)mm,范围为10~82 mm。分析两组在一般资料及术前情况、术中及术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表现、Todani分型、囊肿最大径、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器人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一天及第三天腹腔引流液量、术后CRP值、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小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方面较传统腹腔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愈合好等优点,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等优点。不足之处为手术总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机器人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将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CTPV患儿,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接受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统计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随访1 a,对比两组消化道出血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CTPV患儿,可有效促进患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便携式水压灌肠器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收治儿童肠套叠796例,其中384例采用便携式肠套叠灌肠器复位,248例采用普通水压灌肠复位,141例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统计三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便携式灌肠器治疗肠套叠复位成功率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显著增高(P0.05),复位时间明显缩短(P0.05),灌肠并发肠穿孔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明显减少(P0.05),灌肠后的随诊复发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明显减少(P0.05)。结论便携式灌肠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复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们收治的24例外伤性动静脉瘘患儿临床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2~8岁。病变发生于上肢6例,下肢16例,颈部2例。对全部患儿行血管多普勒超声、CTA检查。22例管状型动静脉瘘行单纯瘘管结扎术,2例肢体末端囊瘤型动静脉瘘行动静脉瘘切除术。结果24例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肌张力正常,患肢或颜面部无肿胀,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对儿童外伤性动静脉瘘宜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以彻底治愈,若已经出现并发症,应先彻底关闭瘘口,再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皮肤缺损的病因、分类、治疗及预后,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3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发病特点、治疗过程、方法,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皮肤缺损305例,总结先天性皮肤缺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 3例患儿缺损皮肤均由羊皮纸样瘢痕组织愈合,无组织挛缩,无活动障碍.305例患儿中死亡8例;保守治疗234例;手术治疗63例,其中因瘢痕挛缩影响肢体功能者5例.该病致死率、致残率低,预后良好.结论 先天性皮肤缺损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创面表浅者多可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骨外露、重要脏器外露、深度缺损宜适时采用手术治疗,该疾病若能给予正确处理,预后良好,对患儿日常生活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探讨两性畸形患儿抚养性别选取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解决方法。通过对我院小儿科收治的63例小儿两性畸形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后随访,了解术前患儿社会抚养性别决定及术后患儿家属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术后大部分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社会集体生活中,早期手术治疗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两性畸形患儿性别选择需要早期以染色体核型为基础,性腺优势为主导,综合考虑表型性别、心理需求、长期癌变倾向、能否生育、后期治疗、患儿及家长意愿等,以此,选择最终性别并决定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2岁.因发现左上臂肿物5d于2011年7月14日入院.体检:左上臂内侧皮肤隆起,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0cm×4cm×3cm,呈梭形,上至腋窝,下至肘窝,质韧,中等硬度,无触痛,活动度差.彩超检查示:左上肢皮下肌层内见一范围约5.3 cm× 1.6 cm异常低回声区,与周边分界不清,其内是低回声及强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MRI检查示:左前臂软组织肿胀,自左侧腋窝至肘关节水平前内侧皮下组织及肌层内见不规则长T1长T2压脂高信号影,期间散在短T1压脂低信号影,病变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治疗的19名消化系统肿瘤的患几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运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送检.结果:19例均成功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并作出组织病理学诊断.除4例采取保守治疗外,其余接受剖腹手术治疗,术后1 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判断其手术可能性和预后转归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