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为及时掌握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和完善防治措施,1997年按照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GB 16885-1997)要求,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市(州、盟)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猪种布氏菌WboA-/-S2株对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生物学特性及启动T细胞应答能力的影响。方法:用粗糙型布氏菌WboA-/-S2株负载BALB/c小鼠的BMDC,并以光滑型S2株作为对照,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算吞噬率;用固体培养基涂布法测定负载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载菌量;用ELISA检测负载后不同时间点BMDC分泌IL-12和TNF-α的量以及与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BMDC对WboA-/-S2株的吞噬率高于对S2株的吞噬率(P<0.05),负载1小时BMDC的载菌量明显高于负载S2株的载菌量(P<0.05),但在24小时,WboA-/-S2株负载BMDC的载菌量明显低于S2株负载组(P<0.05)。WboA-/-S2株负载BMDC不同时间点上清中IL-12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S2株负载组(P<0.05)。且负载WboA-/-S2株的BMDC刺激T细胞所产生的IFN-γ量均明显高于S2株(P<0.05)。结论:WboA-/-S2株较S2株更易被BMDC吞噬和杀死,其活化BMDC、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也明显强于S2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1株粗糙型布鲁氏菌诱导株RB71的毒力及免疫效果,进一步验证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疫苗株的潜力。方法 通过药敏片扩散法检测诱导株RB71对β-内酰胺类及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受程度;通过对小鼠脾脏载菌量测定,评价诱导株RB71对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并确定其最小免疫剂量;利用小鼠感染模型进行毒力试验,比较诱导株RB71与亲本株的毒力差异。结果 诱导后的布鲁氏菌RB71株与亲本株相比,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未发生改变;诱导株RB71对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最小免疫剂量为109 CFU/只;诱导株RB71与亲本株相比毒力更小,安全性更高。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布鲁氏菌诱导株RB71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具有较低的毒力,具备成为疫苗株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及时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正确评价防治效果,1998年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重点监测点按照布病监测标准要求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如下。1 基本情况 在监测范围内,确定固定监测县(市、旗)14个,非固定监测县(市、旗)15个,其中固定监测乡(镇、苏木、场)61个,非固定监测乡(镇、苏木、场)81个。  相似文献   
5.
在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诊断中,由于耶尔辛氏菌0:9血清型感染所引起的假阳性反应是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国内外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试验方法能被广泛接受并得到大面积的应用。考虑到耶尔辛氏菌O:9血清型感染引起的与布鲁氏菌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是因为耶尔辛氏菌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猪布鲁菌S2株诱导巨噬细胞(M(φ))的凋亡、活化及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用猪布鲁菌S2株体外感染M(φ),并以大肠埃希菌作为对照,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感染后24小时M(φ)的凋亡率;ELISA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点M(φ)培养上清中IL-12和TNF-α及感染后M(φ)与T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的变化.结果: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布鲁菌S2株感染M(φ)后1小时体积明显增大,突起增多,胞浆内可见大量布鲁菌;6小时细胞内细菌减少,但胞膜仍完整;至12小时细胞核固缩,胞膜失去完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24小时M(φ)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大肠埃希菌感染组(P<0.05).ELISA结果显示S2株感染M(φ)12、24、48小时的上清中IL-12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2株感染后M(φ)与T细胞共培养24、48、72小时产生的IFN-γ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低于大肠埃希菌感染组(P<0.01).结论:S2株可以引起M(φ)的凋亡,同时可诱导M(φ)活化,产生IL-12和TNF-α;布鲁菌感染后的M(φ)可诱导T细胞活化,产生IFN-γ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正> 布鲁氏菌M-111菌种(以下简称M-111)系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兽医站合作研制成功的无凝集原性菌种。本菌种是从实验室保存的羊型菌种中,经人工培育诱变而成的粗糙型菌种。它具有羊种布氏菌的一般特性,毒力低、安全、稳定,对绵羊有较好的免疫效力,被接种动物不出现血清阳性反应。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免疫与自然感染在血清学鉴别诊断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布病疫情动态,正确评价防治效果,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6年继续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市(州、盟)设立了布病监测点,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辽宁吉林两省市鲁氏菌病疫情回升调查报告李元凯,沈尔礼,李文京,毛开荣辽宁、吉林两省都是在八十年代达到国家控制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省份,其中有68个县(市)已经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实践证明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检疫、淘汰病畜,免疫健畜的综合性防治措...  相似文献   
10.
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199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0~1995年连续6年,在14个省(自治区)15个地(市、州、盟)的全国重点监测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全国15个重点布病监测点,监测内容与方法,按二部颁发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人畜各种血清学检验和病原分离方法,按二部合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规定的方法。监测开始卫生和畜牧部门分别办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