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扶绥县胃癌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 对扶绥县1974~2005年胃癌发病登记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1974~2005年扶绥县男、女性胃癌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2.71/10万、5.41/10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发病率分别为11.47/10万、4.88/10万;世界标准人口调整发病率分别为18.88/10万、6.45/10万.结论 扶绥县1974~2005年男性胃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胃癌综合防治工作,以降低胃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韦忠亮  梁任祥  李云西  石建基 《广西医学》2009,31(11):1687-1689
目的探讨扶绥县32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分析扶绥县肿瘤防治研究所的肿瘤登记资料,分别计算1974—2005年各年度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世界人口标化率。结果扶绥县1974—2005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10713例,粗发病率89.10/10万,中国标化率84.64/10万,世界标化率108.03/10万。前5位恶性肿瘤为肝、胃、肺、鼻咽、恶性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85.49%。男女粗发病率性别比为3.04:1。结论扶绥县恶性肿瘤一直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肝癌发病,进一步加强肿瘤防治工作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对乙肝类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深入,原发性肝癌(PHC)与HBV、HCV感染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对206例PHC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探讨PHC与HBV、HCV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及肝癌高发区人群HBV及其基因型与肝癌发生及家庭集聚性现象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方法对HBV DNA进行检测,并用PCR-SSP进行HBV基因分型,对该地区的52例肝癌患者、肝癌高发区内的肝癌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250人中感染的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肝癌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肝癌患者HBVDNA阳性率分别38.80%(97/250)、21.20%(53/250)、96.15%(50/52),肝癌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HBVDNA阳性率显著低于肝癌患者阳性率(X2=105.97,P<0.01).肝癌高发家庭成员中A型3例(3.09%)、B型39例(40.21%)、C型1例(1.03%),无癌家庭成员中A型1例(1.89%)、B型34例(64.15%),肝癌患者中A型1例(2.00%)、B型33例(66.00%)、C型3例(6.00%),3组均未发现D、E、F等基因型,各组间HBV基因型的率无差别(X2=4.89,P>0.05).结论 广西地区、广西肝癌高发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广西肝癌的发生及家庭集聚性现象与HBV感染有关,但与HBV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西肝癌高发区TTV感染与HCC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区肝癌高发区中 TTV的感染在原发性肝癌 (HC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高发区中选择原发性肝癌4 9例 ,并按病例 -对照的配对原则 ,选择同乡镇 ,同职业 ,同性别 ,年龄± 5岁的正常人作为对照 ,采用套式 - PCR方法对两组血清进行 TTVDNA检测。结果 :病例组 TTVDNA的阳性率为 2 6 .5 % (13/ 4 9) ,对照组的阳性率为 2 8.6 % (14 / 4 9) ,两组 TTVDNA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P >0 .1) ;OR=0 .83(95 %可信区间为 0 .2 5~ 2 .8)。结论 :广西肝癌高发区中 TTV的感染率虽然很高 ,但 TTV的感染及复制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饮水类型与肝癌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村为单位,调查了全县饮水和肝癌死亡情况。结果发现,饮用塘水者,肝癌死亡率最高(67.08/10万人口),以下依次为泉水(57.77/10万人口)、浅井水(46.05/10万人口)、河溪水(45.59/10万人口)、水利水(35.95/10万人口)、深井水(27.50/10万人口)。又发现,同饮一江水,肝癌死亡率相差却十分悬殊。提示饮水污染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但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HBs(S基因 )和 HBx基因 (X基因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 ,为制定 HCC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配对原则在肝癌高发区选择肝癌高发家庭成员的同时 ,选择相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民族、同性别 ,年龄± 5岁的非癌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CR技术和探针杂交法及免疫荧光显影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 S和 X基因进行检测 ,应用配对χ2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基因在 HCC高发家庭成员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癌家庭成员组 ;两组的男、女性及男女合并后的阳性率及分别为 6 0 .5 % (4 6 / 76 )、5 2 .9% (1 8/ 34)、5 8.2 % (6 4 / 1 1 0 )和1 5 .8% (1 2 / 76 )、2 9.4 % (1 0 / 34)、2 0 .0 % (2 2 / 1 1 0 ) (P <0 .0 0 5、 P <0 .0 5、 P <0 .0 5 )。 X基因在 HCC高发家庭成员组中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非癌家庭成员组 ,两组的男、女性及男女合并后的阳性率分别为 2 6 .3% (2 0 / 76 )、1 4 .7% (5 / 34)、2 2 .7% (2 5 /1 1 0 )和 2 .6 % (2 / 76 )、8.8% (3/ 34)、4 .5 % (5 / 1 1 0 ) (P <0 .0 0 5、 P >0 .0 5、 P <0 .0 0 5 )。结论 :HBV的 S基因和 X基因与 HCC的家庭聚集性存在密切关系。 S基因的检出率比 X基因检出率高 ,可作为 HB  相似文献   
8.
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与HCC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在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分别选择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的HCC病人78例作为病例A组(肝癌高发区组)、B组(肝癌低发区组),并分别选择相同乡镇、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年龄±5岁、同性别的原籍健康人群2组分别78人作为对照组C组(肝癌高发区正常人组)和D组(肝癌低发区正常人组),应用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BVDNA、HCVRNA,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HBVDNA、HCVRNA、HBVDNA HCVRNA阳性率分别为:A组69.2%(54/78)、20.5%(16/78)、16.7%(13/78);B组52.6%(41/78)、6.4%(5/78)、5.1%(4/78);C组18.0%(14/78)、7.7%(6/78)、3.8%(3/78);D组10.3%(8/78)、2.6%(2/78)、1.3%(1/78);其中A组与C组,A组与B组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D组中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V、HCV、HBV和HCV的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肝癌高发区的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HBV的感染及复制在肝癌的发生中最为重要,高发区中HCV、HBV和HCV的重叠感染的致癌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TTV与HBV、HCV的重叠感染与HCC家庭聚集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输血传播病毒(TT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重叠感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巢式PCR和RT-PCR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TTVDNA、HBVDNA和HCVRNA进行检测,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C高发家庭成员组及无癌家庭成员组中TTVDNA、HBV DNA、HCVRNA阳性率分别为35.4%(46/130)、29.2%(38/130)、10.0%(13/130)和 24.6%(32/130)、10.8%(14/130)、3.8%(5/130),两组间TTVDNA、HBVDNA、HCVR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4、RR=1.81、95%CI=1.018~3.219;χ2=14.97、P=0.000 1、RR=3.765、95%CI=1.88~7.54;χ2=3.91、P=0.048、RR=2.84、95%CI=0.972~8.29).两组TTV与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7.7%(10/130)、3.8%(5/130)和1.5%(2/130)、1.5%(2/130),TTVDNA HBVDNA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91 4、P=0.018 0、RR=5.33、95%CI=1.15~24.84);而TTVDNA HCVRNA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1 3、P=0.250 4、RR=2.56、95%CI=0.49~13.44).结论:TTV、HBV、HCV感染以及TTV和HBV的重叠感染与广西HCC家庭聚集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 TTV和HBV重叠感染在致肝癌上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扶绥县1988~1997 年肝癌发病趋势和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广西扶绥县 1 988~1997年肝癌发病率和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 ,为制定肝癌防治规划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第 9次修订版 (ICD- 9)进行恶性肿瘤 3位数目编码。用 1 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人口构成推算年龄组人口数。用中国标准人口 (1 990 )计算标化发病率。结果  1988~ 1997年扶绥县肝癌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 51 .0 3/1 0万和 57.64/1 0万 ;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58.71 % ,居首位 ;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性比值为 5.1 3:1。 1 0年间肝癌发病率的变化不明显。肝癌患者 1 ,2 ,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 ,0 .84% ,0 .1 5%和 0 .0 5%。结论 扶绥县肝癌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但肝癌发病率相对稳定 ,不跟随广西乃至全国肝癌发病明显增加而上升 ,并且与 70年代资料比较呈下降趋势。这与该县多年来积极开展肝癌综合防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