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重建髓内钉治疗老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间,使用短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龄患者,分析评价其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3.5cm,平均手术时间7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1例术后第5周出现股骨钉松脱;1例术后17个月发生骨不连,需行切开植骨术。结论短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耗时少,组织创伤小,术后内固定稳定性强,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应成为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阶段加压联合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患者15例。治疗时先对患者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再分阶段逐渐加压,使耻骨联合分离处逐渐闭合最后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对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半年,患者耻骨联合间距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骨盆后环部的骨折和脱位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外固定架阶段加压联合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疗效显著,耻骨联合分离间距明显缩小,骨折或脱位均可获骨性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广泛应用麻疹疫苗以前,我省麻疹的发病率居各种法定传染病的前列。自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特别是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年降至1.71/十万,为历史最低水平。但1997年发病又有所回升。为确保我省控制麻疹工作的稳固发展,本文对我省199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材料疫情资料来源于1997年全省各市、县(市。区)的法定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和暴发点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部分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省统计局。2麻疹病例诊断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5.
6.
广东省1994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监测系统评价林永杰,陈树本,吴承民,林伟生,柯昌文为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我省1991年开展了急性驰缓性麻痹(简称AFP)监测系统工作,1994年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现将工作状况评价如下:资料来源与方法1资料来源1...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以来,广东省已连续3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表明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为进行消灭脊灰证实工作做准备,特将1994~1996年广东省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状况评价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广东省常规免疫数据报告质量,为指导今后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和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10-2012年儿童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灰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含麻疹成分疫苗(MCV)、乙脑疫苗(JE)、A群流脑疫苗(MenA)和甲肝疫苗(HepA)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采用D值法、R值法、脱漏率以及与疫苗用量比较法对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广东省8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1.31%~99.71%之间,估算接种率在39.38%~106.18%之间。各年HepB、PV、DPT、MCV的D值评价均为可信,HepA的D值评价均为不可信,JE的D值评价均为可疑,2011、2012年BCG和MenA的D值评价均为可疑。HepB、PV和JE的R值评价均为可信,HepA的R值评价均为不可信,2011、2012年BCG和MenA的R值评价为可疑。各年流动儿童HepB和MenA的脱漏率,以及2010年本地儿童MenA的脱漏率均超过10%。DPT和JE的估算损耗系数与参考损耗系数较为接近,而HepA的估算损耗系数与参考损耗系数有较大差别。结论广东省常规免疫报告接种数据存在漏报和虚报情况,报告接种率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接种情况,数据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复元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肾复元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S100B蛋白、NSE水平)、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脑损伤特异性生化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相应治疗后,2组hs-CRP、TNF-α、IL-6、S100B蛋白、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复元汤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脑损伤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