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08—2019年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R 3.5.1软件调用SQL语句筛选陕西省2008—2019年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重复感染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间分布及病原特征。结果 陕西省2008—2019年手足口病实际病例数为578 815例,年均发病率为127.62/10万,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率为2.21%,重症重复感染率为3.91%,轻症重复感染率为2.19%。重复感染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94 d(1.08年),重症重复感染中位时间间隔为590 d(1.61年),轻症重复感染中位时间间隔为392 d(1.07年)。83.37%的病例重复感染发生在初次感染后26个月内,再次感染发病时间特征分布与首次感染相同。男性重复感染率(2.37%)高于女性(1.96%),西安市重复感染率最高(3.08%),EV71重复感染率高于Cox A16。结论 3岁及以下男童手足口病重复感染较高,西安市重复感染较高,初次感染为重症,病原为EV71更易发生重复感染。应加强EV71疫苗宣传,做好流动人口聚集区和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避免发生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现行的两种流感暴发疫情报告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为流感暴发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无干预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干预模型。利用两种报告标准对疫情进行模拟干预,利用疫情持续时间、累计新发病例数、累计续发病例数、累计罹患率和罹患率降低百分比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本起疫情的基本再生数为8.2,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较为类似。在符合标准1(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10例)时采取干预措施流感暴发疫情的干预效果优于在符合标准2(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30例)时进行干预的效果。结论 标准1(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10例)较标准2(1周内累计新发病例数为30例)更有利于流感暴发疫情的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3.
杨国婧  朱妮  李欣欣  陈飒  曹磊  张义 《疾病监测》2021,36(12):1277-1280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重复报告对发病水平的影响,提高布病监测数据质量。  方法   收集陕西省2005—2020年布病报告卡,利用R3.5.1软件的sqldf包调用SQL语句分析布病重复报告情况。  结果   2005—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布病14 282例,重卡333张,跨年重卡(216张)多于年内重卡(117张)。 总重卡率为2.33%,除2010年外,总重卡率呈上升趋势。 重卡病例中94.94%重复报告了1次,疾控部门和医院报告重卡数较多,分别为173张(51.95%)和156张(46.85%)。 榆林市报告重卡数最多(253张),府谷县、榆林市、神木市报告重卡率较高。 2005—2020年陕西省布病年均发病率为2.36/10万,剔除重卡后发病率降幅为2.33%。  结论   2005—2020年陕西省布病总重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重复报告对陕西省尤其是府谷县、榆林市和神木市发病率影响较大,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陕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的情况,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再传播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陕西省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方式、初诊机构、实验室检测机构、诊断及时性等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陕西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409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快速诊断试剂(RDT)使用率由2015年的48.56%(36/74)提高到2019年的82.83%(82/99)。病例的初诊机构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67.97%,278/409)和县级医疗机构(10.27%,42/409)。病例的初诊诊断正确率呈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7,P<0.001)。实验室检测主要为市级医疗机构(69.44%)。病例的报告机构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66.99%)。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4 d,其中发病-初诊时间中位数为2 d,初诊-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27,P<0.001),其四分位数间距由2015年最长的4 d缩短为2019年的1 d。不同虫种的疟疾病例初诊-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28),以三日疟的初诊-确诊的中位数最长,为7 d。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就诊意识,持续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意识和水平,发挥医疗机构在消除疟疾后防止再传播监测工作中的哨点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陕西省2005-201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重复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剔除重复报告卡,获得陕西省乙肝调整报告发病率,比较我省乙肝查重系统运行前后重卡率和重卡数,评价乙肝查重系统使用效果。方法 收集陕西省2005-2019年乙肝报告卡,利用R3.5.1软件的sqldf包调用SQL语句分析乙肝重复报告情况。结果 2005-2019年陕西省共报告乙肝463121例,其中急性51980例,慢性271647例,未分类139494例。临床诊断病例55082例,确诊病例408039例。2016年前年内重卡数呈上升趋势,2017年后年内重卡数趋于稳定,年内重卡率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陕西省2005-2019年乙肝累计重卡数为31978张,累计重卡率为6.90%,累计重卡率平均增长率在2017年后明显下降。跨年重卡数2016年前呈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跨年重卡数较之前明显减少。2005-2019陕西省乙肝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1.99/10万,调整后乙肝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5.78/10万。结论 重复报告使乙肝报告发病率被高估,应探索乙肝报告管理新模式,充分利用乙肝查重系统,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中的4起典型案例的传播模式,为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绘制传播链,分析传播过程。结果 案例一包含13名病例,因病例1一家五口去武汉市自驾游返回后多次与朋友聚会聚餐引起。案例二包含6名病例,病例1从武汉市返回后,在潜伏期参加亲属祝寿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案例三包含10名病例,以院内传播为主的聚集性疫情。案例四包含4名病例,为工作场所内传播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结论 接触频率越高、空间越密闭,发生小范围暴发的可能性越高,且存在较长时间潜伏期传播的可能。在当前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重点关注于人群密集的场所、企业复工管理和医院内的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陕西省截至2020年2月22日COVID-19的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陕西省共报告245例COVID-19确诊病例,全省累积报告的确诊病例以轻型、普通型为主(87.7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不断扩大,以西安市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省报告总病例数近一半)。陕西省由输入型病例逐渐转为本地病例为主,而本地病例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家庭聚集性传播为主。陕西省不同来源确诊病例均造成了二代病例传播。2月7日之后报告病例数开始波动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目前陕西省疫情发展处于归零期。结论 陕西省的总体疫情形势已趋向缓和,但考虑到复工返学的到来,同时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防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陕西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 2017 - 2019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抽取3 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2~4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综合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和有效证件号填写率,并利用TOPSIS法进行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2017 - 2019年陕西省共抽取65家医疗机构,现场核查乙丙类传染病26种2 492例,其中2 476例进行网络直报,全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9.3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 = 10.920,P = 0.001)。报告及时率、传报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有效证件号填写率分别99.96%、93.37%、87.29%、84.04%和99.47%。二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最高,三级医疗机构次之,一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较差。结论 2017 - 2019年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漏报、报告不及时、报告准确率、一致率较差等问题,应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儿童生存质量的抽样调查,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了解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了解“留守”对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儿童生存质量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儿童进行抽样,通过入户的方式进行调查,利用PedsQL4.0儿童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测量儿童生存质量.通过计算量表得分来评价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现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重庆市留守儿童生存质量总分、生理功能得分、情感功能得分、社会功能得分、角色(学校表现)功能得分分别为82.50±11.56、87.03±13.58、77.55±16.05、85.64±14.85、77.05±14.22,非留守儿童上述各项得分分别为86.72±10.12、89.96±11.67、83.26±14.65、90.66±12.44、81.08±13.67,留守儿童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是否留守(留守状态)、年龄、家庭人均支出是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是否留守影响最大,且是否留守对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亦有重要影响.结论 消除“留守”现象是改善儿童生存质量、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直接手段.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尚存在差别、“留守”现象暂时无法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家庭、学校、社会应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共同构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保护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陕西省2009-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索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 MEM)判断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使用时空扫描方法对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域进行探索。  结果  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3.01/10万,男、女性别比1.47:1。患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1 d,中位年龄2岁。2009-2018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每年4月底-7月是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MEM模型显示,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在19周突破流行阈值,20周直接跨越低流行进入中流行,并持续11周,2018年31周进入低流行阶段,33周跌破流行阈值。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时间维度为2010年4月-2010年7月,空间维度覆盖西安、咸阳和渭南部分县区的聚集区(RR=5.71, 95% CI:5.70~5.73, P < 0.001),主要聚集区在10年中位置相对固定。  结论  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时间和地区分布规律,关中地区为发病聚集区域,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