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8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885篇
内科学   369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238篇
综合类   1619篇
预防医学   759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728篇
  8篇
中国医学   508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踝臂指数(ABI)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围术期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便利抽样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80例下肢ASO患者,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40例,依据ABI量化分析结果构建并落实预见性分层次护理方案。结果 两组组内术后不同时点A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ABI(第12周)、无痛行走距离(第12周)、最大行走距离(第4周、第12周)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ASO围术期规范采集ABI能够客观、有效反映术后患肢循环改善程度。基于ABI量化分析构建适合个体的围术期护理方案,有利于预防术后患肢高灌注损伤,改善远期患肢步行距离,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髓鞘转录因子1(MyT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靶向沉默MyT1基因的shRNA,包装慢病毒后感染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MyT1的表达水平,Br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变化,qPCR检测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了特异性靶向My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并成功感染了U-118MG和U-87MG细胞;两种细胞中My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P<0.05),细胞黏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靶向沉默MyT1基因对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MyT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诊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主客观评价结合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筛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的炮制方法,研究去腥矫臭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美洲大蠊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采用志愿者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鼻系统评价美洲大蠊生品与炮制品的腥臭气味差异,筛选较优炮制品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探究炮制去腥矫臭的作用机制。结果志愿者评分结果显示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38、1.25、2.88与3.04。电子鼻结果显示,醋炙品、酒炙品、麸炒品与生品间的欧式距离分别为7.34、3.77、1.60,但醋炙品的散点分布方向与酒炙品、麸炒品方向相反,提示可能作用机制有异。整合分析主客观评价数据,确定醋炙为最优去腥矫臭炮制方法。ROAV法确认美洲大蠊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为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庚醛、癸醛、苯乙醛、(E,E)-2,4-壬二烯醛、2-戊基呋喃、(+)-柠檬烯、肉豆蔻醛。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4种炮制品可被明显区分开,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生品与醋炙品中存在7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己醛、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醋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醋炙品含量较生品均有减少,其中关键性腥臭味成分己醛减少最为明显。结论醋炙为改善美洲大蠊腥臭气味的较优方法,其炮制机制是通过降低己醛等挥发性腥臭气味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自拟宁心定悸方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安全性及血清NO、ET-1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自拟宁心定悸方治疗。系统观察指标有临床疗效、安全性、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指标、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总心搏数、平均心率及室早个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各项目及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心定悸方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控制室性早搏患者心率、减少室性早搏个数、改善患者主观症状,调节室性早搏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作用安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草药及天然药物的研发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化学合成药研制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周期延长、成功率大幅下降,利用天然产物研发新药又重新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中草药及其复方成分多,机理极其复杂并且药理作用也多样化,开发一种新药的过程非常复杂,往往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因此,中药系统药理学方法应运而生。文章详细介绍了中药系统药理学用于药物开发及复方研究领域的主要方法,并且汇总了其在以上领域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强调中药系统药理学在药物发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寄希望于从中草药中为不同疾病探索有效的药物分子及新复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合雷火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太阴脏寒腹满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加味理中汤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中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疲乏无力、大便稀溏两项症候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NDSI评分及N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DSI评分及NDL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理中汤合雷火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太阴脏寒腹满证临床疗效佳,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性47例(28%),采用SSP-PCR和SBT-PCR对样本W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M患者中有11种WT1等位基因被检测出,WT1*010、WT1*012两等位基因在MM组中占有较高频率(WT1*010:OR=6.13,95%CI:3.5~10.75,PC<0.000;WT1*012:OR=2.06,95%CI:1.23~1.44,PC<0.051)。WT1*A5 的STR基因频率检测量到明显增多(OR=1.62,95%CI:1.18~2.23,PC<0.05)。基因型频率检测到WT1*010/010的频率明显增多(OR=6.28,95%CI:1.81~21.76,PC<0.05)。结论:WT1 等位基因在MM患者中具有高度多态性,WT1*010/010纯合子是MM的易感基因型,这表明MM的发生发展与WT1 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