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桂林市2008年及以后确诊的经性传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样本100例,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抗凝全血,提取病毒RNA,RT-PCR法行gag基因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100例样本中男女比例为2.125∶1;青壮年年龄组(20~49岁)患者为54%,>50岁年龄组患者为45%;职业为农民的患者为40%,学生为6%;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患者占69%;经异性和同性性接触途径传播的分别为93%、7%。100例样本最终成功扩增得到61例样本的 gag 基因序列, CRF01-AE 重组亚型48例, CRF07-BC重组亚型8例,B亚型5例。结论应更加重视婚检、孕检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关注老年人群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现象;采取针对低素质人群的有效防治措施;随着主要传播途径和主要亚型的变化,迫切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阻断HIV/AID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辐照法灭活生物羊膜中人工污染HIV-1ⅢB病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辐照剂量为25 k Gy处理,可使污染在生物羊膜制品的HIV-1ⅢB病毒滴度下降6.5个log以上。处理后生物羊膜制品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25 k Gy辐照法能够完全灭活生物羊膜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HIV-1毒株CRF01_AE亚型在省内和省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因素,为实施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19个省份1996-2014年已有的2 094条CRF01_AE pol区基因序列,利用PhyML 3.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传播簇,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传播网络,结合背景信息分析传播风险。结果 发现82个传播簇,包含255条序列(12.18%,255/2 094),省内传播簇数量和包含序列数(61个,173条)明显多于跨省传播簇(21个,82条)。传播簇中男男性传播人群的成簇比例随时间上升趋势明显,由1996-2008年的2.41%(2/83)上升为2013-2014年的23.61%(72/305)(χ2=27.800,df=1,P=0.000)。跨省传播簇的男男性传播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由1996-2008年的0.67%(2/297)上升为2013-2014年的6.36%(30/472),具有随时间的上升趋势(χ2=20.276,df=1,P=0.000)。跨省传播簇中男男性传播的比例(86.59%,71/82)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56.65%,98/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92,P=0.000)。含2种及以上传播途径的跨省传播簇的比例(33.33%,7/21)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13.1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3,P=0.039)。传播网络分析发现,跨省传播簇内高传播风险人群比例(51.22%,42/82)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26.59%,46/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2,P=0.000)。跨省传播簇以男男性传播人群为主。结论 我国HIV-1毒株CRF01_AE亚型存在复杂的传播网络,跨省传播簇快速增长,其中高风险传播者对HIV-1亚型的大范围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应深入进行传播网络研究以指导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京MSM人群HIV序列特征,预测北京该人群中HIV流行趋势。方法 汇总本实验室获得的北京MSM人群HIV序列,下载Los Alamos HIV Database中我国MSM人群及其他人群中流行的HIV序列,利用PhyML 3.0、BEAST等软件重建北京MSM人群系统发育树、估算突变速率、推断tMRCA、重建群体流行动态参数、计算再生指数R0值,分析北京MSM人群与其他人群HIV流行的相关关系,推断进化和流行特征。结果 北京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亚型包括B、CRF01_AE和CRF07_BC。在全国HIV毒株ML进化树中,北京MSM簇(北京MSM人群所占比例≥40%)共有3簇,即B-1簇、CRF01_AE-1簇、CRF01_AE-2簇。B1簇毒株是由至少3次传入事件进入北京MSM人群的,传入时间分别为1991年3月(1984年7月至1997年2月)、1994年1月(1989年1月至1998年1月)、1991年4月(1984年8月至1996年8月)。CRF01_AE毒株由2次传入事件进入北京MSM人群,传入时间分别为2000年12月(1998年3月至2003年1月)和2001年12月(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流行特征重塑分析显示,CRF01_AE-1簇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突变速率较高。结论 北京MSM人群中存在多种HIV亚型毒株流行,其中B亚型毒株传入时间最早,但增长趋势趋于平稳;CRF01_AE毒株传入时间较晚、但增长迅速,对HIV在北京地区的流行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对CRF01_AE毒株的防控有助于减少该地区HIV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in-house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方法 收集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检测的来自河南、广西130份血浆标本。以美国FDA批准的HIV-1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系统(ViroSeqTM v2.0)为参考方法,并与建立起的基因型耐药性检测方法(in-house)平行检测待检样本,比较二者在扩增效率、耐药突变位点检测以及耐药报告等方面的一致性。结果已知的14 850个耐药突变位点中,2种方法可同时对99.3%(14 752/14 850)的耐药突变位点准确检出;在对不同突变位点的检测中,2种方法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及两类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检测一致率分别为99.7%、99.0%和99.3%(Kappa值分别为0.909 9、0.952 1和0.948 8,P值均<0.01);2种方法出具的两类药物的耐药结果报告一致率94.6%(Kappa=0.637 4,P<0.01)。本研究共检测到34个ViroSeqTM数据库(ViroSeqTM software v2.7)未收录位点,其中2个突变位点对耐药的影响较大。结论in-house基因型耐药性检测方法与ViroSeqTM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系统在耐药突变位点检测以及评价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是一种快速准确、性价比高的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同时在耐药数据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WuT系列CD3FITC/CD4PE和CD3FITC/CD8PE试剂,检测我国不同地区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CD4和CD8细胞相对计数的效果。方法以美国BD公司的试剂为参比,用CD3FITC/CD4PE和CD3FITC/CD8PE试剂分别检测616人的CD4/CD3比值和584人的CD8/CD3的比值,用线性回归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D3FITC/CD4PE和CD3FITC/CD8PE试剂与参比试剂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CD3FITC/CD4PE试剂与参比试剂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关系(r=0.956,P<0.01),回归方程为y=0.922x 0.0047;CD3FITC/CD8PE试剂与参比试剂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关系(r=0.941,P<0.01),回归方程为y=0.9464x 0.0097。结论WuT系列CD3FITC/CD4PE和CD3FITC/CD8PE试剂检测我国不同地区艾滋病病人的CD4和CD8细胞的相对计数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ASPCR检测微量HIV-1 K103N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检测微量HIV-1 K103N耐药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ASPCR)方法,用于微量K103N耐药突变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首先建立检测K103N耐药突变的ASPCR方法,然后对方法进行验证,最后采用ASPCR方法检测对照样本.构建含K103N突变的质粒作为标准品,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以区分野生型和突变型模板,采用SYBR green法进行实时定量PCR,并绘制标准曲线.分别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扩增模板,根据二者Ct(cycle threshold)值结合相应的标准曲线判断是否存在K103N突变及突变比例.对ASPCR检测K103N突变位点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重复性等进行验证.结果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扩增等量野生型模板的Ct值之差(△Ct)可达13.56;当突变比例小于0.1%时仍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批内变异系数小于0.7,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6;检测灵敏度可达0.01%.检测阴性对照样本的△Ct显著高于临界值,阳性对照样本检测结果均为刚性.结论 ASPCR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HIV-1微量耐药突变的方法,可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患的病情,延长了患的生命,大大地降低了HIV/AIDS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耐药性的出现却极大地限制了HIV抗病毒治疗效果。选择一个能最大抑制HIV-1复制的方案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于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不但可能对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对其它药物亦会产生潜在的交叉耐药,因此耐药性的产生对救援治疗方案的效力亦具有很大的影响。即使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耐药病毒的感染也会限制初期联合抗病毒方案的病毒学和免疫学效力。研究证明根据耐药检测结果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可有效地降低病毒载量,升高CD4细胞,从而极大地改善HIV一1感染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因此许多专家组织,如IAS—USA、DHHS及EuroGroup已提供耐药检测的推荐和指南。目前HIV耐药性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基因型耐药检测、表型耐药检测和虚拟表型耐药检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为制定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的艾滋病教育、训练内容和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1年8月-9月采用现场试卷问答、专题讲课的方法,对224名在校学员和194名基层士兵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考核调查。结果 (1)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认识,如性传播、经血传播、垂直传播等主要传播途径和采用安全套进行预防等知识掌握的较好,分别为94.0%以上、85.7%以上。有80%以上的受试人员能选准六种以上高危人群;(2)有73.0%的人员认为应同情和关心艾滋病病人,70%-95%的人员能够选择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有31.7%的学员、45.4%的战士不敢自己不得艾滋病;(3)对艾滋人员能够选择正确的掌握程度学员组明显高于战士组,P<0.005,战士组经授课后正确率明显高于学员组,P<0.001。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可使广大指战员的艾滋病知识有较大的提高。增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报告。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艾滋病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