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架型人工血管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穿透溃疡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行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主动脉穿透溃疡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23±119)岁。2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慢性TypeB23例,急性TypeB1例,TypeA1例。主动脉穿透溃疡5例。术后随诊1~32个月。结果30例支架型人工血管均成功植入。5例有近端内漏,1例术中发生升主动脉夹层,2例分别在术后1d、7d发生升主动脉夹层。术后30d内死亡2例。术后30d内死亡率为67%。1例术后20个月因近端内漏接受第2次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术后随诊1~32个月,无死亡,亦无支架移位、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穿透溃疡的有效方法,中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成分与男性冠状动脉慢血流( SCF)的关系。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经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男性患者199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分为SCF组151例,正常对照组48例,比较2组临床变量。结果2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史和冠脉轻度狭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CF组年龄较低,而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血液细胞成分比较发现SCF组白细胞计数[6.70(5.62,7.94),6.12(5.38,6.65)]、血红蛋白[150(142,157),145(137,151)]和红细胞压积[43.2(40.74,5.0),42.2(40.4,44.2)]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高脂血症( P =0.014,OR 2.385,95%CI 1.197~4.753)和血红蛋白( P =0.030,OR 1.034,95%CI 1.003~1.066)是SC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脂血症和血红蛋白是男性冠状动脉SCF的临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105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曾发生一例输液后合并胸腔积液,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8岁,1983年6月11日因前置胎盘合并大出血,失血性休克(Eb6g)急症入院。因周围静脉萎瘪穿刺困难而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经三次穿刺方获成功,顺利置入15cm聚乙烯导管。导管回血通畅,但回血有中断情况。测CVP(中心静脉压)Ocm H_2O、测压管内液面随呼吸  相似文献   
4.
目的帮助心内科介入进修医师提高介入技能是国家卫计委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的重要工作。方法以介入诊疗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指标,将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单一师徒带教模式做对比。结果与传统教学组(24.0%)相比,PBL组的满意率为44.0%,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46);就学习兴趣而言,PBL和传统教学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有学习兴趣的比例分别是60%vs.48%,p=0.22);PBL组学习主动性可以的占66.0%,好于传统教学组(44.0%)(p=0.025);1年期培训后,PBL组(45人,90%)取得介入资格证书的人数多于传统教学组(40人,80%),但两组间未达到明显差异(χ~2=1.961,p=0.161)。结论 PBL教学法更有助于心脏介入进修医师提高学习主动性并获得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以提高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血气分析、D-二聚体、X线胸片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66例患者均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院,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非ST段抬高/非Q波心肌梗死23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最终通过肺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其中大面积肺栓塞17例,次大面积42例,小面积7例。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功能障碍59例(89.4%),无右心室功能障碍7例(10.6%)。确定诊断行放射性核素肺扫描32例、螺旋CT检查18例、磁共振检查9例、肺动脉造影7例。分析发现66例患者均伴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心电图呈特征性改变,多有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少数患者心肌酶升高。结论 ①肺栓塞患者胸闷、胸痛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伴心电图的T波深倒置、QⅢTⅢ型以及心肌肌钙蛋白、心肌酶的升高,是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②认真分析病史及全面体检,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定、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及早行肺核素或螺旋CT确诊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模拟天然骨组织的结构和成分,寻找适合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 方法 以透明质酸、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在微酸性环境中以一定配比与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钠混合,冷冻干燥得到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然后在乙醇/水/尿素环境中分别陈化0、2、4、8、12和24 h,以生成产物钙磷盐前驱体转变为羟基磷灰石,最终制备出一种深度矿化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并通过SEM、EDS等对支架进行表征,研究支架的形貌、成分及力学强度等性能。 结果 SEM观察显示,支架材料具有比较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为100~200 μm。EDS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在一次冻干之后形成的是磷酸氢钙(DCPD),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DCPD逐渐向羟基磷灰石(HAP)转化。而压缩强度则表明经过原位矿化的支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结论 通过该法得到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不同细胞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取第5代细胞随机分成A、B、C、D 4组,在A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b FGF,B组中加入b FGF和BDNF,C组中加入b FGF、BDNF和BHA诱导培养,D组为对照组,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诱导2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的nestin、NEFH和GFAP mRNA表达情况,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的变化。结果: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能成功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细胞发现,细胞均强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CD34、CD45和HLA-DR均未见表达。经定向诱导分化成类神经元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突起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nestin在A、B、C组均呈阳性表达,NEFH在A、B组呈阳性表达,而GFAP在A、B、C、D 4组均不表达。A、B组n EFH和nestin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培养的细胞扩增迅速,生物学性状稳定;与b FGF单独处理相比,b FGF联合BDNF更能有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二尖瓣患者瓣口狭窄程度同B型钠尿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4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二尖瓣口面积、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力等,同时测定BNP浓度,按超声测定二尖瓣瓣口面积将患者分为轻度(>1.5 cm2)、中度(1.0~1.5 cm2)、重度(<1.0 cm2)3组进行比较.结果 3组间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轻、中组进行合并后,同重度狭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Pearson分析后,瓣口面积与BNP之间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随着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浆BNP浓度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除外其他影响因素测定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BNP浓度有助于判断其瓣口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髓过氧化物酶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和临床预后。方法618例经冠脉造影术后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于入院当天抽血测MPO含量。随访6个月,分别在第1、3、6个月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中MP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中,当肌钙蛋白Ⅰ〈0.05μg/L,MPO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3)卡卜兰-迈尔图显示,MPO水平≥62.9AUU/L组的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MPO水平〈62.9AUU/L。结论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及危险分层是一个新颖的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在没有急性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为膝关节结核原因分析(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且可有关节外表现如眼葡萄膜炎、主要动脉根部损害及心脏传导阻滞等。据统计,我国AS发病率为0.3%。而误诊率极高,据冯小欣等[1]对22年来252例就诊的AS患者进行统计,发现AS的误诊率高达46.22%,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模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结核等。王雪梅等[2]报道235例AS误诊患者中,误诊骨关节结核16例,占误诊的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