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儿童脂肪重积聚(AR)时相提前的关联。方法 基于已经建立的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本研究共纳入2 896对母子对,收集孕妇孕前身高、体重、24~28周GDM情况,在婴儿42天、3月龄、6月龄、9月龄以及1岁后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连续追踪随访至6岁,获得其身长/高、体重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GDM与儿童AR时相提前的关联强度,并通过相乘、相加模型分析孕前BMI及GDM对于儿童AR时相提前的发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 母亲孕前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23.2%(672例)、66.4%(1 923例)、8.7%(251例)和1.7%(50例);GDM患病率为12.4%。儿童AR年龄为(4.38±1.08)岁,AR时相提前的儿童占3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1.67,95%CI:1.27~2.19)、肥胖(OR=3.05,95%CI:1.66~5.56)以及孕期患有GDM(OR=1.40,95%CI:1.11~1.76)是AR时相提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前体重不足(OR=0.60,95%CI:0.49~0.73)是AR时相提前发生的保护因素。与仅孕前超重/肥胖或孕期患有GDM相比,孕前超重/肥胖与孕期患有GDM并存,AR时相提前的发生风险更高,OR值(95%CI)分别为2.03(1.20~3.44)、3.43(1.06~11.12)。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显示,孕前BMI和孕期患有GDM对儿童AR时相提前无交互作用。结论 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孕期患有GDM是儿童AR时相提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并存的风险更高,但无统计学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MBO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肠梗阻相关症状改善情况、鼻胃管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拔管率、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及腹部X线检查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胃管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鼻胃管引流量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留置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MBO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酷似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的脑膜癌病(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癌病系癌肿向颅内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癌细胞弥漫性浸润脑、脊髓软膜,而脑脊髓内无瘤块。本病早先多为尸检诊断,临床上易误诊为各种脑膜炎。本文就15例脑膜癌病患者中,4例酷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  相似文献   
4.
5.
脑干诱发电位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效果判定中的作用李小真,杨任民,尹世杰32例经临床、铜生化、眼科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2~40岁(平均20.4岁)。于综合驱铜治疗前和治疗7~10周后,其中31例检测了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9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9例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此病患者,8例正常对照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此病患者组中4例(44%)异常,主要表现为峰间期(Ⅲ~Ⅴ)/(Ⅰ~Ⅲ)>1,Ⅴ波潜伏期、Ⅲ~Ⅴ、Ⅰ~Ⅴ波峰间期二耳间差值异常(>+3s)。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组全部异常(100%),其异常程度及异常发生率显著大于无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说明BAEP检测对无神经系统症状的HLD患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不如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饮食模式与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为马鞍山母婴健康队列1 241对母子。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母亲孕期饮食数据,分别在儿童出生时、3、6、12、18和24月龄6个时间段随访,收集队列儿童身高和体重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母亲孕期饮食模式类别,利用组基多轨迹模型拟合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母亲孕期饮食模式与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的关联。结果 母亲孕期饮食模式记为蛋白型、健康型、素食型、加工型和饮料型5种饮食模式,可解释总饮食变异的50.04%,其中蛋白型饮食模式能解释21.34%,为主要饮食模式。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记为偏瘦型、一般型和偏胖型变化轨迹,分别占42.9%、45.6%和11.5%。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健康型和饮料型饮食模式与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有统计学关联(P<0.05)。偏瘦型与一般型变化轨迹相比,健康型饮食模式低水平组儿童在生命早期更倾向于偏瘦型变化轨迹(OR=1.286,95%CI:1.002~1.651)。偏胖型与一般型变化轨迹相比,饮料型饮食模式高水平组儿童在生命早期更倾向于偏胖型变化轨迹(OR=0.565,95%CI:0.342~0.935)。其他饮食模式与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母亲孕期饮食模式会影响儿童早期BMI变化轨迹,其中低水平健康型饮食模式为偏瘦型变化轨迹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饮料型饮食模式为偏胖型变化轨迹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对55例单一服用苯妥因钠治疗的癫痫患者及53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叶酸、Vit B_(12)浓度测定。根据服药时间,55例患者又分为三组:Ⅰ组为<1年,共21例;Ⅱ组为1~2年,共20例;Ⅲ组为>2年,共14例。结果显示:血清叶酸浓度均值,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逐组降低,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Ⅰ组、Ⅲ组血清叶酸浓度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说明口服苯妥因钠可降低癫痫患者血清叶酸浓度,用药时间与血清叶酸浓度成反比,与血清叶酸浓度异常发生率成正比。血清Vit B_(12)浓度均值,患者组、Ⅰ组、Ⅱ组、Ⅲ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理论及临床价值方面的研究,仅国外有报道。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脑部病变弥漫,对其MLAEP进行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对MLAEP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32例HLD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儿期BMI峰值与6岁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方法 基于2013年建立的“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anshan Birth Cohort,MABC)”,对队列儿童连续追踪随访至6岁、定期体格测量收集相关信息,绘制BMI生长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期BMI峰值与6岁儿童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结果 婴儿期BMI峰值时点时的BMI水平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56kg/m2 vs. 18.14kg/m2,t = 5.155,P<0.01),峰值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7.10月龄 vs. 7.19月龄,t = Symbolm@@1.084,P>0.05)。婴儿期峰值时的BMI水平高是6岁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超重OR=1.58, 95%CI: 1.37~1.83;肥胖OR=1.38, 95%CI: 1.13~1.69)。峰值年龄与6岁儿童超重/肥胖之间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峰值时的BMI水平越高,6岁儿童患超重和肥胖症的风险越高,对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可从生命早期提供干预措施,以减轻学龄前儿童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