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209.24/10万;心脑血管病DALY、YLL和YLD分别为87.56、73.36和14.2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58.05%、44.24%和213.47%;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3552.24/10万和2988.01/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47.90%和52.43%,标化YLD率为564.23/10万,较1990年增加5.10%。2016年,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76万例和2.37万例;DALY分别为39.63和39.36万人年,较1990年(DALY分别为33.02和16.27万人年)分别增加20.02%和141.92%。结论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重,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显著;脑血管疾病的伤残负担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6年中国女性子宫纤维瘤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分析结果,分析1990年和2016年中国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女性子宫纤维瘤的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患病数、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DALY率等。标化率的计算使用2010-2035年WHO的世界标准人口进行。结果 1990年和2016年中国≥ 15岁女性子宫纤维瘤的患病人数分别为13 695 567和27 169 312人,患病率分别为2.48%和4.10%,DALY值分别为146 045.05人年和281 976.67人年,DALY率分别为26.40/10万和42.50/10万。1990年和2016年中国女性子宫纤维瘤的患病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5~49岁达顶峰,之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中国女性子宫纤维瘤40~54岁年龄段的患病数占总量的55.60%(1990年)和66.74%(2016年);该年龄段DALY值占总量的48.37%(1990年)和60.65%(2016年)。1990年和2016年DALY值较高的3个省份均为山东(1990年:12 574.67人年;2016年:22 728.12人年)、河南(1990年:10 849.29人年;2016年:18 454.32人年)和江苏(1990年:10 501.55人年;2016年:18 274.10人年),标化DALY率较高的3个省份在1990年和2016年均为黑龙江(1990年:48.20/10万;2016年:47.00/10万)、山西(1990年:44.50/10万;2016年:47.70/10万)和天津(1990年:43.80/10万;2016年:46.40/10万)。与1990年相比,2016年中国女性子宫纤维瘤的患病人数增加13 473 745人(变化率:98.38%),标化患病相对上升1.88%、DALY值增加135 931.62人年(变化率:93.08%)、标化DALY率相对上升5.92%。结论 2016年中国女性子宫纤维瘤疾病负担较1990年明显增加,尤其困扰绝经期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990-2016年中国高BMI导致的糖尿病疾病负担。方法 应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6年中国各省份与高BMI具有病因学联系糖尿病的死亡资料以及疾病负担[包括伤残损失寿命年(YLD)、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2010-2035年世界平均人口结构为标准,对死亡率进行标化,比较1990和2016年中国高BMI导致糖尿病死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6年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死亡数为40 310例,较1990年的15 008例有大幅攀升。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2.01/10万增至2016年的2.60/10万。高BMI导致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标化死亡率的增长高于女性,15~49岁组糖尿病患者归因于高BMI的标化死亡率增幅最大。同期高BMI导致的糖尿病DALY从108.91万人年增长至330.02万人年,YLL和YLD也呈现增长趋势。15~49岁人群高BMI导致的糖尿病YLD的增长速度最快。2016年高BMI导致糖尿病死亡数占糖尿病总死亡数的26.01%,较1990年的18.66%增长了39.39%。与1990年相比,2016年中国几乎所有省份高BMI造成的糖尿病DALY均呈大幅增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省、澳门地区、四川省和青海省DALY率的增长最为明显。结论 20余年间中国高BMI导致的糖尿病死亡病例显著增加,高BMI造成的糖尿病死亡率增幅显著。不同省份高BMI导致的糖尿病疾病负担差异很大。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不同。作为糖尿病防治相对空白的人群,男性和15~49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卫生资源分配的倾斜。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2013年中国不同地区、性别人群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2013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死因监测数据,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分性别、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压升高的人群归因分值(PAF),进而估计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SBP平均为(129.48±20.27)mmHg,血压升高[SBP高于(115±6)mmHg)]导致208.79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78%;男性SBP[(131.15±18.73)mmHg]、归因于血压升高的死亡数(115.17万例)、死亡率(165.56/10万)、标化死亡率(106.97/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27.79±21.60)mmHg、93.62万例、141.99/10万和68.93/10万]。农村人群SBP[(130.25±20.66)mmHg]、归因死亡数(112.34万例)、归因死亡率(178.58/10万)和PAF(23.59%)均高于城市人群[分别为(128.58±19.77)mmHg、96.45万例、132.87/10万和21.54%];东、中、西部地区人群之间的SBP水平接近,归因死亡数、归因死亡率和PAF在中部地区最高,分别为76.58万例、179.93/10万和26.72%。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死亡数为199.12万和9.66万,分别占心血管病总死亡数的52.31%和慢性肾病总死亡数的62.11%。血压升高导致疾病死亡数最多的前3种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66.56万例)、出血性脑卒中(53.31万例)和缺血性脑卒中(35.93万例)。若消除血压升高因素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可平均增加2.86岁,其中女性增加数量高于男性(分别为3.07和2.64岁),中部地区人群高于东西部地区人群(分别为3.48、2.56和2.58岁),农村人群高于城市(分别为2.97和2.59岁)。结论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国居民高盐饮食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定量估计中国居民高盐饮食相关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并分析在不同的控制场景下相关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变化。方法 利用全国死因监测系统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对中国居民24 h尿钠的估计值,按照比较风险评估理论,采用人群归因分值计算2013年中国居民高盐饮食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应用相同的方法预测在达到不同的控制目标下,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居民归因于高盐饮食的死亡约143万人,占全部死亡的15.6%,其中男性94万(17.4%),女性49万(13.0%),造成中国居民期望寿命损失达2.17岁(男性2.49岁,女性1.71岁)。高盐饮食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胃癌死亡分别约120万人、5万人和18万人,占该疾病死亡的31.5%、30.8%和64.8%。如果实现到2020年食盐摄入量下降10%,到2025年下降15%的慢性病防治规划目标,以及2025年下降30%的WHO自愿性目标,将分别避免死亡约22万人、34万人和73万人,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将分别减少0.30岁、0.45岁和0.95岁。结论 高盐饮食给中国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胃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有效的综合减盐干预,将带来很好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 25岁人群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死亡情况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计算分性别和地区的水果摄入量,采用潜在影响分值(PIF)分析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相关疾病死亡数、死亡率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情况。结果 2013年,我国≥ 25岁人群的水果摄入量平均为(113.3±168.9)g/d[男性为(103.6±160.1)g/d,女性为(122.7±176.6)g/d)],城市居民的水果摄入量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死因中的15.21%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造成的,水果摄入不足对相关疾病的PIF均约为35.00%。农村地区(16.50%)全死因的PIF高于城市地区(13.88%),东部(15.48%)及中部(16.27%)全死因的PIF高于西部地区(13.75%);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导致死亡数约为134.84万,相关疾病死亡数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47.25万)、出血性中风(33.88万)、缺血性中风(25.90万)、肺癌(20.84万)、食管癌(6.07万)、喉癌(0.54万)和口腔癌(0.36万);城市的全死因及相关疾病的归因死亡数明显低于农村地区,中部地区的全死因归因死亡数(45.27万)高于东部(53.11万)及西部地区(36.46万),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1.73岁(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农村高于城市,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 我国水果摄入量与推荐标准相差甚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相关疾病的PIF较高,且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我国≥15岁吸烟人群复吸情况,分析影响复吸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区/县的400个居委会/村,以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15岁居民吸烟和复吸的相关数据。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共完成个人问卷19 376份,应答率为91.50%。2018年我国≥15岁吸烟者中复吸率为66.05%,其中男性66.59%,女性55.79%;15~24岁年龄组复吸率最高(8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组(OR=4.618,95%CI:1.981~10.763)、现在使用电子烟(OR=9.782,95%CI:3.139~30.490)、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OR=1.710,95%CI:1.291~2.265)人群的复吸率较高;与家中室内允许吸烟或没有规定相比,完全不允许吸烟(OR=0.562,95%CI:0.439~0.719)和部分允许吸烟(OR=0.487,95%CI:0.366~0.647)的人群复吸率较低。结论 中国吸烟者的复吸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建议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干预以降低复吸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既定的控烟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90-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状况及25年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基于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3个省的5岁以下儿童主要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总体及分病种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数据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并分析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率)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患病率为17.26%,DALY率为776.26人年/10万,5岁以下儿童DALY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了71.42%。在过去的25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性别差距逐渐缩小。在5岁以下儿童主要营养缺乏性疾病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相对较高。与1990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DALY率仅下降了15.68%,低于其他疾病下降幅度。结论1990-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持续下降,疾病负担在不同疾病种类以及地区分布中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人群血清TC水平,计算分城乡、东中西部的高胆固醇人群归因分值,进而利用死因登记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高胆固醇的归因死亡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血清TC水平为(4.8±1.0)mmol/L,城市人群TC水平[(4.8±1.0)mmol/L]高于农村[(4.7±1.0)mmol/L],东部地区人群TC最高[(4.9±1.0)mmol/L],中部最低[(4.6±1.0)mmol/L],男性和女性TC均为(4.8±1.0)mmol/L。全部死亡中,2.9%归因于高胆固醇(264 998人),其中89.3%死于缺血性心脏病(236 540人),女性全死因人群归因分值(3.7%)高于男性(2.3%),城市(3.4%)高于农村(2.4%),东部最高(3.7%),西部最低(2.1%)。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归因死亡率为19.6/10万,女性(21.2/10万)高于男性(18.0/10万),城市(20.8/10万)高于农村(18.2/10万),东部归因死亡率最高(23.2/10万),西部最低(15.6/10万)。2013年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导致期望寿命损失为0.30岁,女性(0.35岁)高于男性(0.26岁);城市人群期望寿命损失(0.34岁)高于农村(0.28岁);东部人群期望寿命损失最高(0.36岁),西部最低(0.23岁)。结论 高胆固醇对中国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存在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女性、城市和东部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与2017年中国胰腺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7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描述1990年与2017年我国胰腺癌的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在总人群、各年龄组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结果 2017年中国胰腺癌发病人数为8.36万,发病率为5.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4.37/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230.94%、180.45%和49.88%;2017年死亡人数8.51万,死亡率为6.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10万,较1990年分别上升236.08%、184.80%和47.51%。1990年与2017年胰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2017年85~89岁年龄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1990年90~94岁年龄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胰腺癌标化DALY率由1990年的71.00/10万增长到2017年的94.32/10万,增长率为32.84%;标化YLL率由70.39/10万增长到93.42/10万,增长率为32.72%;标化YLD率由0.62/10万增长到0.90/10万,增长率为45.80%。从年龄分布来看,1990年与2017年胰腺癌DALY率、YLL率和YLD率随年龄增长基本呈上升趋势。2017年胰腺癌标化死亡率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江苏(7.61/10万)、上海(7.52/10万)和辽宁(6.84/10万),相比1990年,标化死亡率增长率最高的3个省份分别为河南(104.28%)、四川(94.02%)、河北(90.39%)。结论 我国胰腺癌的疾病负担在1990-2017年间有较大增长,需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