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种肺炎不同于一般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临床表现特殊,对一般常用于治疗肺炎的青霉素无效,最初称之为非典型肺炎。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过滤后接种于地鼠、棉鼠呼吸道可产生肺炎。志愿者吸入后可产生同样临床症状,曾认为是病毒引起,命名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直到1962年该病原体人工培养成功后,才证明是一种支原体,命名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经过多年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实了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1964~1975年美国加州对1483例肺炎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尿道阴道炎中生殖支原体(Mg)的致病性及临床特点.方法用本所生化室建立的套式PCR法对110例儿童尿道阴道炎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做了Mg检测,此法灵敏度为103cfu/ml,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果病例组中Mg检测的阳性率7.27%(8/11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0.病例组的8例患儿均为女性.Mg阳性病例中尿道阴道炎临床表现急性期者为12.5%(1/8),亚急性期者为37.5%(3/8),慢性期者为50%(4/8).结论Mg是儿童尿道阴道炎的病原体,女童易感,临床以慢性期表现为主,红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曹玉璞 《中国医刊》1999,34(11):16-17
小儿细菌性肺炎目前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但细菌病原学的诊断难度较大,原因是不易获得有诊断意义的标本,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培养不易获得阳性结果。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近年来文献报道卡他布兰...  相似文献   
4.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除细菌和病毒外,人肺炎支原体也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美国Seattle地区分折了 3,00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儿的病原学检查结果,除合胞病毒、副流感Ⅰ型和Ⅲ型病毒外,肺炎支原体占第四位。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88个国家的资料分析,认为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是鼻病毒、流感  相似文献   
5.
支原体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6.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病过去由于对肺炎支原体认识不足,认为它仅是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并不多见。如今已有大量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证明肺炎支原体不仅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也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之一。1977年日本7个国立医院308例肺炎的病因分析,病毒性肺炎占27.9%,细菌性肺炎占17.9%,混合型占13%,支原体肺炎占29.2%。1964~1975年美国加州对1483例肺炎进行病毒和支原体分离,357例分离阳性,其中支原体肺炎29.4%,呼吸道合胞病毒25.5%。首都儿科研究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能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及其它各系统。肺炎支原体的实验诊断在发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白色葡萄球菌肺炎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白色葡萄球菌肺炎25例,均为两次以上血培养白色葡萄球菌阳性,凝固酶阴性,其临床表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有较大不同。年龄小,多为2个月以内,易发生在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的体弱儿。病情相对较轻,起病多较缓慢,以迁延低热、不规则热、间歇热为主,热程长,X线以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主,很少脓胸或脓气胸,未见肺大疱。合并症、病死率比金黄色葡萄球菌低。49份白色葡萄球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以先锋霉素Ⅱ、新青霉素Ⅱ、庆大霉素较为敏感,疗程宜4~6周或以上。  相似文献   
9.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hu.ng tHo Hospital, Peiping Grieff, Pinkerton and Moragues (1).first demonstrated in 1944 that Para-aminobenzoic acid was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R. prowazeki and R. mooseri in yolk sacs. In the ensuing year, Anigstein and Badar (2) observed that the drug was potent against experimental spotted fever (R. ricketsii). WIurray, Zarafonetis and Snyder(3) and Snyder and Zarafonetis(4) also found that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with R. orientalis were amenable to the same drug when given simultaneously by the oral-as well as the parenteral routes. Hamilton (5) made observations on the mode of action of para-aminobenzoic acid on rickettsiae .and elementary bodies. Clinically para-aminobenzoic acid has recently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potted fever patients (6) as well as cases of murine (7, 8) and epidemic typhus (9). The present report deals with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s of the drug on 24 typhus patients in Peiping where both louse-borne typhus and fiea-borne typhus occur (10-I,5).  相似文献   
10.
支原体感染诊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原体的发现有一个认识过程,早在1898年就有人从患牛肺疫的病灶中分离出,命名为胸膜肺炎微生物(PPO)。以后陆续从羊、猪、鸡、猫、犬体内分离出类似的微生物,统称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认为这类微生物仅使动物致病。直到1937年首次自患前庭腺炎的脓汁中分庆出类似微生物,才发现它对人致病。1944年Eaton自非典型肺炎痰中分离出一种游过性病原体,能引起地鼠、棉鼠肺炎,被认为是病毒。1962年这种病原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成功,通过生物学特性、动物及人体实验,证明它既不是病毒,又不是细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