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对北京某所三甲医院老年病区暴发的一起诺如胃肠炎医院感染进行调查。方法根据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逐一对腹泻、呕吐患者进行个案调查;收集感染者的人口统计学等信息,同时采集便标本,使用实时RT-PCR检测诺如病毒,对第二轮产物进行测序,并通过BLAST进行诺如病毒基因库比较。结果 2007年10月31日-11月12日共发生24例诺如病毒胃肠炎医院感染,包括17例住院患者,5名医务工作者及2名其他人员;该病区68.0%的患者被感染;对收集到的13份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其中9份结果阳性,均属于GⅡ-4基因型。结论此次急性胃肠炎医院感染暴发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涉及患者、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于暴发3周后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野外采集标本中人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扩增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特异引物,通过多对半巢式PCR从采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蜱标本中扩增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和查菲埃立克体的16SrRNA全基因,一方面提供了这2种埃立克体存在于中国的证据,另一方面为今后进行埃立克体病的病原、媒介和宿主的调查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并从一只大林姬鼠的脏器中检测到EC16SrRNA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蜱中人粒细胞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应用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 HGE)的病原体的 1 6S r RNA基因序列的特异引物对采自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蜱标本进行扩增 ,首次从内蒙古大兴安岭采集的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和嗜群血蜱 ,以及从新疆精河采集的全沟硬蜱和草原革蜱中扩增出该病原体的 1 6S r RNA基因片段。所测出的 967bp序列与美国 HGE株 ( Gen Bank U0 2 52 1 )的同源性为 1 0 0 %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不同地区8种蜱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情况进行了分离培养,从内蒙获得2个分离株,对分离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新分离的两株莱姆病螺旋体同我国报道的CHY13p株具有高度同源性,CHY13p与CHNM4有2个碱基差异,CHY13与CHNM5只有1个碱基差异,而CHNM4和CHNM5两株螺旋体有2个碱基差异.可初步认定新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系Borrelia garinii.  相似文献   
6.
伯氏疏螺旋体分子生物学分型进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姆病是一种蜱传全球性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由W.Burgdorfer首次分离并被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根据DNA和蛋白质分析,伯氏疏螺旋体可以分为10个基因型或基因群,即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B31T,标准株为B31;B.为Borrelia.的简写)、B.afzelii(VS461)、B.garinii(20047)、B.japonica(HO14)、B.andersonii(21123)、B.lusitaiae(PotiB2)、B.valaisiana(vs116)、B.tanukii(HK501)、B.turdae(Ya501)和基因群DN127[1~7].分子生物学分型包括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评价不同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主要依据可分型性、可重复性、分辨率、易操作性、及结果易解释性.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较多,包括G+C mol%、DNA-DNA杂交、核糖体分型、PCR-RFLP、染色体DNA脉冲电泳、蛋白质电泳和多位点酶电泳、PCR-杂交、基因型特异性PCR及核酸序列聚类分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一种抗菌复合材料对SARS冠状病毒灭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含有抗菌添加剂的复合材料脲醛树脂对SARS冠状病毒的灭活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对污染在该抗菌材料表面的SARS冠状病毒灭活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同时,以不含抗菌剂的相同材料作对照。结果,在室温下,含有抗菌剂的脲醛树脂材料对涂抹在其表面的SARS冠状病毒作用4h和8h,病毒滴度均有显著降低(P<0.05)。作用48h后病毒滴度降低4个log以上,经传代未见典型细胞病变,说明作用48h后已无存活病毒。而对照组至72h仍有较高的病毒滴度。结论,含有抗菌添加剂的复合材料脲醛树脂对SARS冠状病毒有明显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囊虫病亦称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之幼虫——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常见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囊尾蚴可寄生于皮下、肌肉、脑、眼等组织,造成相应的损害,特别是脑囊虫病可致严重的后果。囊虫病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诊断常比较困难。免疫血清学试验对进行囊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不少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国外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 IFAT 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抗体阳性率为88.89%;非流行区健康居民抗体阳性率为3.92%。基本消灭丝虫病后8年的地区原微丝蚴血症者和阴性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4%和10.84%;基本消灭后15年原微丝蚴血症者和阴性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5%和5.16%;基本消灭后24年原微丝蚴血症者和阴性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7%和3.96%。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5年的地区人群抗体阳性率已降到非流行区健康人群水平(X~2=0.48 P>0.05)。因此认为 IFAT 可作为我省丝虫病防治后期和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病学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观察到微丝蚴血症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和阳性 GMRT 与微丝蚴密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莱姆病人工宿主模型进行实验传播研究,用从我国全沟硬蜱分离的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 CHNM4人工感染4种实验动物.结果表明,以0.1×106条/mL的剂量皮下注射3日龄昆明小鼠是比较理想的方案.由此建立的动物模型既能用作全沟硬蜱的血源动物,又能在15天内保持所感染螺旋体对全沟硬蜱的感染力,可作为人工宿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