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3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370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412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2736篇
内科学   106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科学   493篇
综合类   4387篇
预防医学   1912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81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527篇
肿瘤学   3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106篇
  2010年   1053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893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46篇
  2002年   558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近二十年国内外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护理领域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CNK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2-2022年国内外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2002-2022年国内外PD相关性感染护理研究发文量均呈持续增长趋势,中国、美国在全球PD相关性感染护理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与培训,儿童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延续护理为国内研究热点。国外近年研究前沿为标准规范的制定、外出口感染。国内则关注导管感染、人员培训。结论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PD相关性感染护理研究的关注度较低,缺乏高质量的深入研究。关注国外研究热点与前沿,有利于拓宽我国PD相关性感染护理研究的广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药品种类、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根据《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确定SADR,并对怀疑药品、SADR类型、 发生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共585例,按照ADR 报告评价标准确定64例为SADR,包括过敏性休克、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DRESS综合征、StevensJonhson综合征、窦性停搏、维甲酸分化综合征等。涉及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5岁老年患者20例 (31.25%)。20例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54例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8例停药或未停药未好转,1 例转归不详,1例死亡。药品种类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抗肿瘤药(20例,31.25%)、抗感染药物(14例, 21.88%)、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12例,18.75%)、免疫抑制药(5例,7.81%)、诊断用药物(4例, 6.25%)。累及系统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全身症状(23例,35.94%)、血液系统(9例,14.06%)、心血管系统(9例,14.06%)、皮肤及其附件(8例,12.50%)、消化系统(8例,12.50%)。结论:需要加强特殊人群、特定药品的用药前评估筛查、皮试、预处理和抢救准备措施,及时更新先进的救治技术, 规范救治流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提高救治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不良反应管理作用, 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 方法 使用MTT法确定壮药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RAW264.7细胞安全给药浓度范围,通过ELISA法测定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TNF-a、IL-12、IL-6、IL-1β含量,筛选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 结果 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在0.06~2.0 mg/ml浓度范围内,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在0.5 mg/ml以上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在0.5 mg/ml以下对细胞活力具有增强作用。二氯甲烷-甲醇洗脱部位高剂量能抑制炎症因子IL-12、IL-6、TNF-a、IL-1β释放,对NO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 结论 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的二氯甲烷-甲醇部位抗炎机制是通过抑制NO、TNF-a、IL-12、IL-6、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二氯甲烷-甲醇(50:1)洗脱部位和二氯甲烷-甲醇(30:1)洗脱部位的抗炎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HIV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措施,提高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月,在四川省泸州市某医学院校对4门选修课共1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自评感染风险、性态度、HIV检测情况、恋爱及性行为经历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大一、大二学生862例。6.4%(55/853)的调查对象有过HIV检测史。89.8%(767/85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每次高危行为后都主动进行HIV检测。年龄>18岁(OR=1.990,95%CI:1.021~3.878)、自评有HIV感染风险(OR=1.940,95%CI:1.073~3.509)、知道HIV检测可快速实现(OR=2.401,95%CI:1.329~4.337)、发生过性行为(OR=2.591,95%CI:1.208~5.560)是HIV检测的促进因素。结论 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HIV检测知识和可及性的宣传,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HIV感染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虫草素(Cor)抑制哮喘大鼠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模型(OVA)组、OVA+10 mg/kg Cor组、OVA+50 mg/kg Cor组。治疗7 d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重塑程度,Masson三色染色检测上皮胶原沉积。将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16HBE分为3组:对照组、TGF-β1组和TGF-β1+Cor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c-Jun的表达。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α-SMA、vimentin、Smad3、p-Smad3、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VA组的胶原纤维面积和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与OVA组相比,OVA+10 mg/kg Cor组和OVA+50 mg/kg Cor组的胶原纤维面积和细胞计数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OVA组的E-cadhe...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子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HGNECC)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和病理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新思路。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HG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相关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临床病理特点:72例HGNECC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5岁(24~71岁),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为主(86.1%,62/72),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CD56)81.9%(59/72)、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87.5%(63/72)、突触素(Syn)79.2%(57/72)、嗜铬粒蛋白A(CgA)52.8%(38/72),Ki-67阳性率为100%,其中Ki-67≥55%者占76.4%(55/72);(2)生存及复发情况: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5个月(1~10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42个月(2~11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8例,复发或转移者27例,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9%和51.4%;(3)单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分期≥ⅠB3期、淋巴结阳性[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灶中单纯HGNECC癌成分、宫旁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CgA阳性及Ki-67≥55%是影响HGNE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4)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ⅠB3期、淋巴结阳性及CgA阳性是影响HGNE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而FIGO分期≥ⅠB3期、淋巴结阳性及Ki-67≥55%是影响HGNE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结论:HGNECC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接触性出血,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差。FIGO分期≥ⅠB3期及淋巴结阳性是影响HGNE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gA及Ki-67是HGNECC患者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或可成为HGNECC预后评估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儿童血脂异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血脂异常诱导A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AP患儿62例,其中血脂异常诱导的AP 13例,占20.97%。男10例、女3例,年龄2~15岁,病程1天~1年,重型1例、轻型12例。13例血脂异常诱导的AP患儿均有腹痛;8例有恶心、呕吐;4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例休克;1例伴脂肪瘤,肝脾肿大,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2例肥胖;1例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4例、高胆固醇血症4例、混合性高脂血症3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例。3例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2例LPL基因变异,确诊为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10例影像学异常,其中9例B超有胰腺炎改变,8例MRCP示胰腺增大。治疗包括饮食管理、抑酸及生长抑素等,2例静滴左卡尼汀及口服烟酰胺片治疗;1例重型AP抗休克治疗。13例均临床缓解,1例出院后2周进食大量鱼汤复发。结论血脂异常诱导的儿童AP并不罕见,规范的饮食指导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