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完成曲棘新蚤(Neepsylla teratura Rothschild 1913)和思博新蚤(N.siboi Ye et Yu,1993)的杂交,证明二者杂交可育,不存在生殖隔离后,作者又以思博新蚤(N.s)和近代新蚤东方亚种(Neopsylla pleskei orientalis Ioff et Argyropulo,1993)(N.p.)为亲本进行了杂交试验。在平皿湿滤纸上培育出裸蛹,在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曲棘新蚤(NeopsylateraturaRothschild,1913)和思博新蚤(N.siboiYeetYu,1993)为亲本进行了杂交试验。亲本蚤自新疆野外采集,在实验室饲养两代以上纯化后用于杂交试验。两种蚤的饲养器具完全分开,采用平皿湿滤纸法培育蚤的裸蛹,并在蛹期即将雌雄分开,以保证同种蚤亲代两性间无交配。设正交、反交、子代自交和回交四种组合。以能产生F2以上杂种者为杂交可育,否则为杂交不育。以雄性第9腹板后臂鬃的形态、可动突形状及第8腹板后缘鬃序为判定杂交后代归属的形态学特征。杂交结果表明,两亲本蚤杂交可育,产生了F2以上杂种。在正交F1和F2、反交F1以及回交子代中均出现了两亲本蚤形态特征之间的中间型个体,说明两亲本蚤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种。本次试验的结果提示,目前蚤类分类工作中的传统的方法和标准有待通过遗传学试验及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加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组分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德国小蠊的聚集行为是由个体分泌的聚集信息素引起的 ,德国小蠊若虫的体表和粪便中均含有聚集信息素。用气相色谱 (GC)和气 质谱 (GC MS)联用技术测定了德国小蠊体表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和粪便的正己烷提取物 ,结果表明体表提取物中的活性组分全部是外表皮分泌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而雌成虫和若虫的粪便提取物的GC MS谱图完全一致 ,与体表提取物相比 ,多了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十八碳酸、二十烷醇和二十二烷醇 6种组分 ,其余 2 5种组分则完全相同。这些结果表明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主要组分是表皮碳氢化合物。在体表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3 ,7 /3 ,9 /3 ,1 1 二甲基二十九碳烷 (占总量的 2 2 2 % )。其次是 9 1 1 /1 3 /1 5 甲基二十九碳烷、3 甲基二十九碳烷、 5 甲基二十九碳烷、正二十九碳烷、1 1 ,1 5 1 3 ,1 7 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和 5 ,9 /5 ,1 1 二甲基二十九碳烷 ,含量依次是 1 3 5 5 %、 1 0 46%、 7 93 % 6 48%、6 1 4%和 5 5 2 %。粪便提取物中也是 3 ,7 /3 ,9 /3 ,1 1二甲基二十九碳烷的含量最高 (占总量的 1 2 86% )其次是 9 1 1 /1 3 /1 5 甲基二十九碳烷、油酸、 3 甲基二十九碳烷、正二十九碳烷、 1 1 /1 3 /1 5 甲基三十一碳烷和 1 1 ,1 5 1 3 ,1 7 二甲基二十九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适宜的综合实验条件下通过构建生命表 ,研究了杀虫隆对家蝇 (Muscadomestica)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杀虫隆对家蝇卵不具有杀灭作用 ,但能显著抑制家蝇幼虫的生长发育 ,使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延长 ,最后形成畸形蛹。蛹的羽化率降低 4 8 2 %~ 99 4 %,并羽化产生畸形成虫。成虫寿命缩短 8天~ 13天 ,雌虫首次产卵的日龄推迟 1天~ 2天 ,产卵抑制率达 6 7 3%~ 86 9%。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 (rm)降低 39 4 %~ 73 1%,净生殖率R0 降低 86 2 %~ 97 3%,周限增长率λ则由 1 2 31 d降低到 1 134 d和 1 0 5 6 d ,从而抑制了家蝇种群的生殖力 ,降低了种群的增长速率。  相似文献   
5.
川楝素和印楝素对家蝇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川楝素和印楝素2种药物对家蝇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药物处理饲料,对家蝇进行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有效浓度的川楝素和印楝素均能显著抑制家蝇幼虫的生长发育,使其发育迟缓,发育历期延长,个体变小,活动性降低,延迟化蛹,甚至形成永久性幼虫不能化蛹。2种药物均能使家蝇的一些蛹出现畸形,蝇蛹羽化率下降,并出现畸形成虫。川楝素和印楝素均降低家蝇成虫的产卵量,但前者的作用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川楝素和印楝素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药物作用后羽化出的成虫平均寿命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楝素和印楝素通过对家蝇生长分育和生殖能力的抑制,使其种群增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致倦库蚊(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产生的引诱产卵的信息素被鉴定为赤式-6-乙酰氧基-5-十六碳内酯。用环戊酮和十一碳醛经醇醛缩合产生2-(1-羟基十一烷基-1-)环戊酮,再通过拜尔-维利格反应和乙酰化作用合成了这种内酯的赤式和苏式异构体的混合物。合成产物由等比例的四种异构体组成,包括具有活性的赤式-(5R,6S)和它的对映异构体,以及另外两个苏式异构体。用合成的信息素对四种(亚种)蚊虫做了引诱产卵的生物测定,发现该产物对同种不同亚种的淡色库蚊(Cx.pipienspallens)和致倦库蚊均有引诱雌蚊产卵的活性,且对前者的引诱力更强,并能保持至少10天以上;而对同属不同种的三带喙库蚊(Cx.tritaeniorhynchus)和另一个属的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则无活性,表明该信息素具有种的(而非属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溴敌隆毒饵对大白鼠的灭效和适口性。方法 无选择和有选择摄食试验。结果 毒杀率均为100%,死亡高峰在第6~8d,摄食系数0.63。结论 该毒饵杀灭效果和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验室饲养研究了川楝素对家蝇(Musca  相似文献   
9.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化学防治具有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效果明显等特点,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大量使用有机杀虫剂,人畜中毒、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的害虫再猖獗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新型农药的研制开发有向“非杀生性农药(antibiocidal)”方向发展的趋势。寻求理想的,适合于害虫综合治理要求的,能够替代目前应用的广谱高效杀虫剂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growthregulator,IGR。又称…  相似文献   
10.
晋南地区恙虫疾疫源地的发现及其动物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省南部的翼城和绛县一带农区存在有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连年有恙虫病病例发生。通过连续数年的调查发现,该地的恙虫病属秋冬型,每年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为病例的发生高峰。主要疫源动物为大仓鼠(Cricetulustriton),在寄生于鼠类的节肢动物中,姬鼠纤恙螨(Leptotrombidiumapodemi)为绝对优势种,其数量约占当地恙螨科种类的93.2%,其季节消长与当地恙虫病的流行趋势一致,被认为是该地恙虫病流行的传播媒介,不同于北方地区其它已知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