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一种抗菌复合材料对SARS冠状病毒灭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含有抗菌添加剂的复合材料脲醛树脂对SARS冠状病毒的灭活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对污染在该抗菌材料表面的SARS冠状病毒灭活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同时,以不含抗菌剂的相同材料作对照。结果,在室温下,含有抗菌剂的脲醛树脂材料对涂抹在其表面的SARS冠状病毒作用4h和8h,病毒滴度均有显著降低(P<0.05)。作用48h后病毒滴度降低4个log以上,经传代未见典型细胞病变,说明作用48h后已无存活病毒。而对照组至72h仍有较高的病毒滴度。结论,含有抗菌添加剂的复合材料脲醛树脂对SARS冠状病毒有明显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褐家鼠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现已证实我国主要存在汉滩型(HTN)和汉城型(SEO)汉坦病毒。近年来,北京市HFRS发病出现不断上升趋势,流行形势比较严峻。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北京地区存在鼠间SEO型汉坦病毒感染。为了解近期北京地区HFRS流行毒株的型别和特点,从病原学角度阐明疫情原因,我们在对北京地区宿主动物进行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病毒分离和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引起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面积野鼠自毙疫情的病原体,以便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19只自毙野鼠样本,解剖取脏器进行鼠疫耶尔森菌病原体分离、噬菌体裂解实验、F1抗原、caf1基因等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排除鼠疫。同时,脏器样本接种绵羊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沙氏琼脂培养基等营养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真菌类病原体;选取10只组织腐败较轻的自毙鼠,按肺组织、脑组织、腹腔脏器组织分为3份样本后,研磨、离心,再以0.22μm滤膜过滤,收集离心上清液、滤膜滤出液和滤膜截留残渣共9份样本,腹腔接种雄性、体质量30~40g昆明小鼠,每组2只,每只0.5ml。另接种0.5ml Hank’s液2只鼠作对照。共接种昆明小鼠20只。死亡小鼠解剖观察病理变化,取脏器组织接种上述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鼠疫耶尔森菌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均为阴性;自毙野鼠脏器镜检、分离培养及接种实验动物均检出G- 短小杆菌,经梅里埃VITEK 2GN、GP卡、16S rRNA扩增鉴定为多杀巴斯德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Pm) ,概率为99%;分离到的G+粗大杆菌为腊样芽孢杆菌,概率为99%。结论 多杀巴斯德菌可能是这次发生野鼠大面积死亡的病原菌。该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
驻京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6月 ,驻京某部报告发生 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人。为做好防制工作 ,我们对该部队官兵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调查点及对象概况 :该部位于城乡结合部 ,属平原及丘陵地貌 ,植被丰富 ,营区被农田环绕。本次共调查了 15 8人 ,调查率 87%。所有对象均未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既往无出血热病史 ,近期无发热及其他类似出血热症状。 (2 )方法 :我们对一般情况、接触史、接种疫苗情况、既往病史及家庭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 ,并采血检测。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由本所细菌学实验室提供 ,工作稀释度为 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褐家鼠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与该地区汉坦病毒(HV)基因变异及其分布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市不同地区捕获褐家鼠,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HVM基因片段,获得的阳性标本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另一方面对不同HV来源的宿主个体和其对应种群内随机选取的其他个体,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鼠类作为参照,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获得褐家鼠基因组DNA多态性图谱,利用RAPDDIST和PHYLIP软件分析褐家鼠种群多态性,并与对应的北京地区的HV差异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选用5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有5个引物获得清晰、多态性高的RAPD谱带。不同区域种群RAPD标记不尽相同,北京市褐家鼠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大部分种群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其中采集于某农产品集散地的XFD种群遗传距离相对较大,有特异性标记条带。11个HV代表序列均为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差异为0.1%~8.0%,可分为2个主要的支系,多数毒株变异类型在不同地域中交叉分布,但BjFT01株变异较大,成一个独立的支系。通过Bootstrap分析和系统树图比较,种群分化较大的XFD种群与该区获得1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HV相对应。结论北京市不同区域HV及其褐家鼠DNA多态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种群尤其是输入性种群对北京HV流行影响程度不同,初步显示一些特定种群与特定的基因性别有一定的关联。XFD种群外源基因交流渗入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证明北京市HV随着鼠类种群迁移输入的可能性极大,但仍有待于选用一些特异性标记基因多态性进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北京不同生境鼠类及其感染汉坦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不同生境鼠形动物及其感染汉坦病毒(HV)的空间分布。方法选取北京5个区(县)9类生态环境.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春、秋季节采用夹夜法捕获以鼠类为主的HV宿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携带HV的情况。利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及其自然感染HV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387只,平均密度6.67%。6个调查点9类生境的鼠形动物群落构成(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特征不同、生物分配量不同,以褐家鼠在食堂、菜地的生物分配量最高,野栖型生境大林姬鼠的生物分配量最大,高于黑线姬鼠的生物量。携带的HV均为汉城型(SEC)),带病毒宿主主要为褐家鼠、小家鼠,分别占97.20%和2.80%。不同调查点阳性率:昌平区11.49%、海淀区西北部7.58%、海淀区中南部6.38%、延庆县3.57%,门头沟区和怀柔区均为0。9种生境的阳性率分别是:11.88%(养殖场)、10.44%(垃圾场)、8.82%(食堂)、8.16%(工地)、6.85%(菜地)、0(农梯田、低矮灌木、山林和民房)。总体家栖性生境和野栖型生境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4.658,P=0.031)。结论北京地区不同生境的鼠类密度、群落构成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鼠类及其HV感染空间分布广泛,尚未发现新汉滩型HV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北郊地区宿主动物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和病毒型别。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M片段部分序列并测序,并用Clustal X(5.0)和DNA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捕获宿主动物414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4.32%。其次为小家鼠,占22.72%。RT-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海淀区褐家鼠为13.14%,小家鼠为0,昌平区褐家鼠为17.46%,小家鼠为3.57%。对6份扩增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它们均为汉城型(SEO)汉坦病毒。毒株基于M片段部分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们可分为两个小进化分支。所测序列在此片段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多数与标准株完全相同,少数有1.40%~2.16%的差异。结论 北京市北郊地区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不同宿主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中国大林姬鼠是否存在Amur类汉坦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RT-PCR法扩增大林姬鼠肺组织中汉坦病毒M基因片段和S基因全长,目的片段经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后,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从东北大林姬鼠肺标本JilinAP06中分别扩增出长度383 bp(M基因)和1696 bp(S基因)大小的目的eDNA片段,其S基因全长由1696个核苷酸组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从37位核苷酸至1323位核苷酸,共1287个核苷酸,编码429个氨基酸的蛋白。JilinAP06 S基因与1378、Liu株同源性最高,与H5株同源性次之,与AP63、AP61和AP1371同源性为91.0%~91.7%,与76.118同源性为81.0%。S全序列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汉坦病毒已知序列比较显示:JilinAP06与AP1371同源性最高(98.4%),与AP61同源性为98.1%,与AP63和Liu、B78和H5株同源性为97.2%~97.9%,与76-118同源性为95.1%。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JilinAP06与Amur类汉坦病毒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M基因片段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分析结果与基于S基因全长得到的结果一致.结论 中国大林姬鼠存在Amur类病毒,大林姬鼠很可能为Amur类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人群Amur类病毒感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西尼罗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建立西尼罗病毒 (WestNilevirus ,WNV)RT PCR检测方法 ,为WNV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Vero E6细胞进行WNV培养 ,通过乳鼠脑内接种病毒培养液获得WNV感染脑组织。在病毒基因组E区和C区设计 3对引物 ,以WNV培养液 ,建立并优化病毒核酸RT PCR分析方法。然后 ,以此对感染蚊虫模拟标本和乳鼠脑组织进行检测。PCR产物测序后 ,用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用RT PCR在WNV培养液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核苷酸片段 ,并通过改变循环数 ,模板稀释倍数等参数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 ;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检测感染蚊虫模拟标本和感染乳鼠脑组织 ,均检测出WNV目的基因片段 ,且扩增效果与病毒培养液无明显差异 ;套式PCR能显著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 10 8-10 9倍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WNVRT 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可用于WN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前期从云南蚊虫获得的病毒分离物作进一步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采用甲病毒通用引物进行RT-PCR检测,在5株病毒分离物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新分离株4株来自三带喙库蚊,1株来自中华按蚊。它们可使白蚊伊蚊细胞(C6/36)、猴肾细胞(Vero)及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发生规律性细胞病变。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5株病毒与盖塔病毒( Getah virus, GETV)同源性最高,与GETV中国云南YN0540株、河北株 HB0234、海南株 M1及南韩株、 LEIV MPR 株、鹭山病毒的同源性为96.4%~99.2%,5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4%~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离株与上述GET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证实5株病毒分离物为盖塔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