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肠道传染病防控需要,2012年起上海市创新探索腹泻病综合监测模式,监测科学布点、系统采样、多病原集合、联通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一个监测、多个病种;一份样本,多种病原"的监测模式,对全年龄段人群进行持续的主动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人口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病原检测、药敏监测等病例信息。监测取得了如下初步成效:掌握真实世界的腹泻疾病特征及周期变化规律,发现本市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为诺如病毒;发现了少见病原体或病原体血清型,提供疫情溯源线索;促进了公共卫生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未来腹泻病综合监测将朝扩展监测广度和监测深度、智能化辅助诊疗、暴发疫情预警、流行趋势预测、应用检测新技术等方向提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38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占全部新发肿瘤的23%,全球每年死于乳腺癌的人数超过45万[1].随着乳腺癌的筛检、早期诊断和治疗护理水平的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得以长期生存.癌症被视为一种慢性病而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乳腺癌患者在整个生存阶段受到身体、情感、女性身份、社会关系、职业和经济等各种问题的挑战[2].生命质量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3].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已成为全球癌症控制战略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以及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眼科门诊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临床研究,于2013年7月-2013年11月对全国23个省45个城市的94家医院的眼科门诊主诉有干眼症状的31124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随后进行干眼诊断的相关特异性检查。结果眼科门诊主诉有干眼症状的就诊患者干眼患病率为67.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2.8%,女性为72.7%,女性患干眼危险性高于男性。小于25岁年龄组男性患干眼的危险性高于女性,而其他年龄组的女性患干眼的危险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研究对象的干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对象有角膜屈光手术史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1.28,研究对象有糖尿病史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2.11。女性泪膜破裂时间和SehirmerI试验结果值随着年龄增加变小,而各年龄组男性差别不大;女性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中国眼科门诊主诉有干眼症状的就诊患者干眼患病率高,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上升。角膜屈光手术和糖尿病是干眼的危险因素。高年龄组女性的临床客观检查结果值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为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22家监测点医院的肠道门诊中开展腹泻症状监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流行病学资料和主要症状,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送至医院所在区CDC检测诺如病毒,分析2013-2018年不同人群和季节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人群感染诺如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2 083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9.28%(2 330/12 083),主要型别为GⅡ群(83.63%)。其中男性检出率(20.78%)高于女性(17.73%),30~44岁组人群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21.51%),2015年检出率最高(23.6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感染以10月至次年4月为高发季节。诺如病毒阳性患者以水样便居多(75.94%),35.84%患者伴有呕吐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30~44岁组、干部职员、冬季及外出史是感染诺如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成年人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率高,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高发,在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季节采取特异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定量评价社会心理干预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标准化均数差(SMD)为合并统计量,应用Stata11.0软件对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人6项研究,658例研究对象,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短期(〈1个月)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02,95%CI:-0.093~0.496.P=0.180),经敏感性分析显示此结果稳定性较差;干预组患者中期(1—6个月)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命质量提高(SMD=0.268,95%CI:0.101~0.436,P=0.002).且此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社会心理干预后,中期生命质量得到改善,短期效果不明确。社会心理干预可以作为乳腺癌三级预防的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上海市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式。方法 建立以ICD10诊断编码与传染病病例报告触发标准为技术支撑、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介质、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方式。结果 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方式提供智能提示病例报告、推送信息功能、优化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与其他业务系统推送信息、开展预警。结论 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式改变并优化传染病报告和质量控制方式, 为实现区域信息共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上海市一起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在潜伏期传染的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感染来源和病例传播链。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要求,2020年1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5例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鼻咽拭子和痰液等标本,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追踪排查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医学观察,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分析传播链等,并及时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病例一于2020年1月20日发病,有与COVID-19确诊病例共同环境的暴露史,2月1日确诊;病例二于1月22日发病,1月27日确诊;病例三于1月25日发病,1月30日确诊;病例四于1月20日发病,2月1日确诊;病例五于1月23日发病,1月31日确诊。5例病例中,除病例二死亡外,其余4例病例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本起疫情中,排除其他的共同暴露因素后,1月19日病例一和病例二及病例三参加了6 h的聚会,病例一在潜伏期内可能造成病例二和病例三的感染,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节点。结论 COVID-19病例在潜伏内可能具有传染性,这对后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病例的季节分布等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2014-2017年22家上海市成人腹泻病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进行主动监测,通过访谈形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间隔抽样采集病例的粪便标本。由监测点医院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采用集中度值及圆分布方法分析不同病原感染性腹泻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2014-2017年,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系统共监测≥ 18岁成年人腹泻病例96 067例,共采集9 573例病例的粪便标本,标本检测阳性率46.44%。流行特征上,成年人感染性腹泻共有夏、冬季2个发病高峰,夏季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感染为主,冬季以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有季节集中倾向(雷氏检验P<0.001),细菌感染季节性强于病毒感染。病原学检测显示病毒感染占比达60.19%,病原谱分析显示前5位优势病原依次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结论 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门诊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为诺如病毒,发病具有季节性,呈现夏季的细菌感染高峰和冬季的病毒感染高峰。对腹泻病开展持续监测可掌握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趋势,进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为输入性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数据及上海市各级CDC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相关防控措施信息来源于政府相关部门官网及发布平台。采用EpiData 3.1、Excel 2019和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171例(确诊病例17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其中,中国籍122例(71.3%,122/171),外籍49例(28.7%,49/171);年龄中位数为23(P25P75:18,35)岁,男女性别比为1.3∶1,学生占56.6%(97/171);入境前发病者占45.6%(78/171);临床分型为轻/普通型病例占96.5%(165/171),中国籍和外籍病例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行曲线按确诊日期于3月24日达到峰值,随着防控措施“口岸联防联控机制闭环管理模式”落实,病例数逐渐下降。171例病例来源国主要为英国(37.3%,64例)、美国(18.6%,32例)、法国(11.0%,19例)和意大利(9.4%,16例)等24个国家及地区。需中转至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病例占40.4%(69/171)。病例发现方式主要为海关检疫和社区留验点,分别占43.9%(75/171)和31.0%(53/171)。结论 上海市COVID-19早期境外输入病例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各国输入风险与其疫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口岸联防联控机制闭环管理模式”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发现及管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市首例由腹泻综合监测系统报告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coli)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例的发现过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O157∶H7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病例的流行病调查资料及临床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历史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5年上海市腹泻综合监测点累计采样8 441例,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2016年6月首次由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产毒株,采集密切接触者共8份粪便标本和环节样本3份,均未检出O157∶H7。结论本起E.coli O157∶H7感染散发疫情由腹泻综合监测系统发现,应强化腹泻综合监测系统的作用,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