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随访一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1067例症状发作24h内入院并进行血脂检测的ASTEMI患者.观察基线情况、住院时症状、诊断、治疗及检查结果.随访1、6个月和1年的药物使用及MACCE(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患者入院时HDL-C水平均值,分为<1.27 mmol/L组587例(低组)和≥1.27 mmol/L组489例(高组).随访1、6个月及1年时低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高组(分别为1.4%vs.0.0%,P=0.01;2.8%vs.0.4%,P=0.003; 4.8%vs.0.9%,P<0.001),随访6个月及1年时低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高组(分别为18.3%vs.13.7%,P=0.04; 23.7%vs.18.1%,P=0.03).年龄(HR=1.02,95%CI:1.006~1.035,P=0.005)、糖尿病(HR=1.05,95%CI:1.053~2.171,P=0.03)、HDL-C水平(HR=0.56,95%CI:0.340 ~ 0.921,P=0.02)是ASTEMI患者1年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HDL-C水平高的ASTEMI患者随访1年和6个月时的MACCE(主要是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1个月时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HDL-C水平低的患者,并随时间延长其差异越明显.年龄、糖尿病及HDL-C水平是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体重指数(BMI)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辽宁地区20家医院1414名STEMI患者,根据中国成年人BMI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0 kg/m2)485例、超重组(24.0 kg/m2≤BMI< 28.0 kg/m2) 736例和肥胖组(BMI≥28.0 kg/m2)193例,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及病死率、随访3个月和1年时治疗情况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结果STEMI在肥胖组中更多为男性(P<0.001),且年龄偏低(P<0.001),以及较高的糖尿病(P=0.013)、高血压(P<0.001)和血脂异常(P<0.001)患病率;住院期间肥胖组更多接受再灌注治疗(P=0.018),主要方式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P<0.001);其他药物治疗以及病死率三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以及1年,肥胖组更多服用阿司匹林(3个月:P=0.018;1年:P=0.002)和β受体阻滞剂(3个月:P=0.025;1年:P=0.030),而MACCE发生率和累积生存率与体重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测1年MACCE的危险因素为年龄(HR=1.045,95%CI:1.028~1.062,P<0.001)、糖尿病(HR= 1.530,95%CI:1.107~2.3 01,P=0.041)、血脂异常(HR=2.127,95%CI:1.317 ~ 3.435,P=0.002);保护因素为紧急PCI(HR=0.473,95%CI:0.307~ 0.728,P=0.001)、随访3个月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HR=0.373,95%CI:0.195~ 0.713,P=0.003).结论 STEMI肥胖组患者可伴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虽获得更积极治疗,但其3个月及1年时MACCE的发生率与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相当,并无明确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随访一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1067例症状发作24h内入院并进行血脂检测的ASTEMI患者.观察基线情况、住院时症状、诊断、治疗及检查结果.随访1、6个月和1年的药物使用及MACCE(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患者入院时HDL-C水平均值,分为<1.27 mmol/L组587例(低组)和≥1.27 mmol/L组489例(高组).随访1、6个月及1年时低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高组(分别为1.4%vs.0.0%,P=0.01;2.8%vs.0.4%,P=0.003; 4.8%vs.0.9%,P<0.001),随访6个月及1年时低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高组(分别为18.3%vs.13.7%,P=0.04; 23.7%vs.18.1%,P=0.03).年龄(HR=1.02,95%CI:1.006~1.035,P=0.005)、糖尿病(HR=1.05,95%CI:1.053~2.171,P=0.03)、HDL-C水平(HR=0.56,95%CI:0.340 ~ 0.921,P=0.02)是ASTEMI患者1年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HDL-C水平高的ASTEMI患者随访1年和6个月时的MACCE(主要是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1个月时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HDL-C水平低的患者,并随时间延长其差异越明显.年龄、糖尿病及HDL-C水平是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室性早搏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对3005名3~14岁在校儿童进行全面体检,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等不适宜入组的疾病,描记体表15导联心电图。按年龄分组,记录各组室性早搏患病率。结果发现室性早搏的儿童7例,均无自觉症状,查心肌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未发现心肌炎、心肌损伤及其他结构性心脏病,所有室性早搏的儿童均诊断为良性室性早搏。3~14岁在校儿童总体患病率为0.23%(7/3005);3岁组室性早搏患病率为0.96%(2/209),4~11岁组未见室性早搏患儿(0/1564),12~14岁组室性早搏患病率为0.41%(5/1232)。各年龄组儿童的患病率比较,3岁组与12~14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较4~11岁组高,4~11岁组较12~14岁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岁及12~14岁儿童室性早搏患病率明显高于4~11岁儿童。因此,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常规体检中加入体表心电图项目,将有助于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儿童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用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Newburger等报道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川畸病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和用法有关以来,国内外围绕小儿川崎病静注丙种球蛋白优选方法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我们对应用典型的IVIG常规剂量多日静注或单日大剂量静注的小儿川畸病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63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03~2004-08我院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2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发现有63例合并2型糖尿病(DM)。本文将合并DM与未合并DM(ND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作对比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合并DM63例,男4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7岁。吸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在体心肌短暂缺血不同时间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0、5、10、15、30、60min后,再灌注45min,连续监测从缺血前至再灌注后45min的心电图变化。取心肌组织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冠状动脉缺血7~10min有心律失常的发生,为室早、室速、室颤。可自愈。再灌注期:缺血5min组,再灌注后室早发生率20%;缺血10min组,再灌注后室速发生率为100%,室颤发生率100%;缺血15min组,再灌注后室早发生率80%,室速发生率40%,无室颤;缺血30min组,再灌注后室旱发生率40%;缺血60min组,无再灌注心律失常。随缺血时间的延长,MDA逐渐增高,SOD逐渐下降(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与缺血持续时间呈“钟”型分布,氧自由基在再灌注心律失常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及面积的影响.方法 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再灌注组、硫酸镁组、胺碘酮组.制备在体大鼠心梗模型,缺血10 min,再灌注30 min,连续监测从缺血前到再灌注后30 min心电图变化.采用Lambeth规则及Wagner等心电图QRS计分方法分析心电图并给予评分,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取心肌组织制备10%组织匀浆并测定Ca2+含量.结果 对照组无心律失常,评分0,Ca2+含量(5.65±0.79)mg/L,心肌梗死面积0%;再灌注组均有室颤发生,评分(3.95±0.15)分,Ca2+含量(9.51±1.30)mg/L,心肌梗死面积(16.4±1.90)%,硫酸镁组心律失常较再灌注组减轻,评分(1.62±1.82)分,Ca2+含量(7.23±1.15)mg/L,心肌梗死面积(12.8±2.1)%;胺碘酮组心律失常较再灌注组减轻,评分(1.89±1.66)分,Ca2+含量(7.51±0.98)mg/L,心肌梗死面积(11.9±1.80)%,再灌注与硫酸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与胺碘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与胺碘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对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有减轻作用,且能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收集本院2000-2005年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但心电图缺乏心肌缺血表现的患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54-80岁,既往无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临床有典型心绞痛57例,不典型心绞痛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合并高脂血症38例,原发性高血压36例,糖尿病29例,吸烟4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导管术后出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手段。方法入选39例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与同时期3645例无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导管术后患者进行对照,对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行x^2检验。结果女性,高血压病,年龄,动脉鞘管型号≥7F和术中肝素化在两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高血压病,年龄,动脉鞘管型号≥7F和术中肝素化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