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资料,采用SPSS 25.0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发病率、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APC的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与世标率分别由2010年的200.08/10万、147.03/10万、162.5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89.63/10万、195.85/10万、209.74/10万,APC分别为5.02%(4.39%~5.65%)、4.29%(3.77%~4.81%)、3.87%(3.36%~4.39%),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发病率历年均是男性高于女性(P<0.05)。2011年与2015年城市与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年份恶性肿瘤发病率均是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恶性肿瘤发病率均明显上升(P<0.05)。2010年重庆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与世标死亡率分别为152.10/10万、103.49/10万、117.91/10万,2018年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与世标死亡率分别为184.77/10万、110.87/10万、125.53/10万,死亡率以年均3.15%(2.33%~3.98%)上升(t=4.03,P=0.005)。恶性肿瘤死亡率历年均是男性高于女性。2010-2018年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以3.46%(2.63%~4.29%)与2.63%(1.92%~3.36%)上升(t=4.36,P=0.003;t=3.43,P=0.011)。2010-2018年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8年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以年均3.05%(2.33%~3.77%)上升(t=4.03,P=0.005)。结论: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普及早诊早治,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量化逐日温度对重庆市人群死亡率及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0-2013年重庆市主城区全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空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拟合逐日平均气温与逐日死亡数及逐日YLL的关系,分析高温和低温对不同疾病别、不同人群死亡率及YLL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日死亡数和日YLL呈"U"或"W"形。高温当日可增加人群死亡风险,累积滞后效应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持续2周;低温滞后1周后才表现出危害效应,持续时间长达30 d。高温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 ℃,人群非意外、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7 d累积相对危险度(CRR)分别为1.05(95%CI:1.03~1.07)、1.08(95%CI:1.05~1.11)、1.05(95%CI:1.01~1.09),YLL分别为23.81(95%CI:12.31~35.31)年、14.34(95%CI:8.98~19.70)年、4.43(95%CI:1.64~7.21)年;低温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 ℃,人群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14 d CRR分别为1.06(95%CI:1.04~1.08)、1.09(95%CI:1.06~1.12)、1.06(95%CI:1.02~1.11);YLL分别为23.34(95%CI: 10.04~36.64)年、16.39(95%CI:10.19~22.59)年、2.61(95%CI:-0.61~5.82)年。高温和低温对≥65岁年龄组的影响明显大于<65岁年龄组。高温时,女性死亡率大于男性,男性的YLL大于女性;低温时,女性的死亡率和YLL均大于男性。结论 重庆市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和YLL,≥65岁年龄组的人群更敏感, 高温对年轻男性影响较大,低温对女性和老年男性影响较大,应有针对性保护极端温度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疾病负担现状及特征,为开展结直肠肛门癌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分析2018年重庆市32个区县结直肠肛门癌个案资料(ICD-10:C18-C21),采用SPSS 25.0 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残疾所致寿命年损失(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不同地区与性别间发病率、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8年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0.38/10万与19.17/10万,男性发病率(36.18/10万)高于女性(24.4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P<0.001)。城市发病率(32.97/10万)高于农村(29.2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24)。结直肠肛门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为13.84/10万与8.12/10万,死亡率男性(16.83/10万)高于女性(10.8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P<0.001),城市与农村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67)。结直肠肛门癌DALYs率为3.37人年/1 000,其中YLLs率与YLDs率分别为3.01人年/1 000与0.36人年/1 000。 结论 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与疾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重视结直肠肛门癌的防治,提高结直肠肛门癌的早诊早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对居民健康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与行为的影响,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建议。方法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重庆市4个示范区与4个非示范区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相关知识认知与行为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别调查4 000和3 997人,示范区居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超重肥胖危害的知晓率、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糖尿病高危因素知晓率、健康成人每天食盐摄入推荐量知晓率、健康成人每天烹调用油推荐摄入量知晓率、推荐成人身体活动水平的知晓率均高于非示范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区居民自觉控制体重的比例、自觉控制食盐摄入的比例、自觉控制油摄入的比例(32.15%、41.90%和36.15%)均高于非示范区(18.71%、30.82%和2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区居民每天吸烟率、有害饮酒的比例(20.15%、13.53%)与非示范区(19.36%、13.9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示范区居民过去1周主动锻炼的比例、过去1周身体活动水平为充分的比例(77.45%、71.88%)均高于非示范区(67.83%、5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区居民过去1年有健康行为的比例(30.43%)高于非示范区(2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提高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烟草控制和有害饮酒等危险因素控制将是今后示范区建设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对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比较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差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6年非示范区报告死亡率(783.79/10万)高于示范区(704.2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9,P0.01)。非示范区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636.85/10万)高于示范区(588.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1)。非示范区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17.18%)高于示范区(1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1),非示范区的恶性肿瘤早死概率与示范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早死概率(6.88%、2.25%和0.52%)均高于示范区(5.65%、2.04%和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71,29.28和42.43,P0.01)。结论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低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对降低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有积极的影响,应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COPD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江津区和丰都县各抽取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0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测,COPD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OPD患病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α=0.05)。结果共计调查1 771人,男性与女性分别调查了709人与1 062人,平均年龄(58.86±10.28)岁,吸烟率为34.05%,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0.43%与14.51%,高血压检出率为43.48%,COPD患病率为16.1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OR=4.62,95%CI:3.06-6.98)、年龄(OR=0.55,95%CI:0.45-0.68)、从事采煤炭、采矿、采石、采气等接触粉尘和/或有害气体(OR=4.88,95%CI:3.18-7.47)、从事农田生产作业如扬脱谷麦等接触粉尘和/或有害气体(OR=1.93,95%CI:1.09-3.41)是COPD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COPD患病率高,应针对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COPD防治工作应当作为重庆市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及分布情况,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部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10,ICD-10)对脑卒中(I60-I64)死亡个案进行编码,数据经SPSS 19.0统计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16年重庆市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7.35/105与63.19/105,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的16.04%。男性脑卒中死亡率(130.74/105)与标化死亡率(75.72/105)均高于女性(103.50/105与50.51/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1.710,P=0.000; χ2=27.346,P=0.00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137.95/105)与标化死亡率(73.44/105)均高于城市(63.54/105与35.2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3.078,P=0.000; χ2=37.190,P=0.000)。50岁前脑卒中死亡率均低于50/105,5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6年脑卒中早死亡概率为2.88%,男性脑卒中早死亡概率(3.74%)高于女性(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6.999,P=0.000)。农村脑卒中早死亡概率(3.33%)高于城市(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1.043,P=0.000)。脑卒中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s,AYLL)为10.87人年。结论: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与早死亡概率高,农村居民与男性是重点人群,应加强脑卒中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探讨社会支持与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系,以期为预防中老年慢性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于 2018年9月—2019年2月进行,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重庆市11 014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社会支持及慢性病患病状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5 667人(51.5%)患有高血压,3 743人(34.0%)患有高血脂,2 683人(24.4%)患有糖尿病, 1 011人(9.2%)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026人(27.5%)社会支持评分为0分,只有651人(5.9%)社会支持评分为4分。校正性别及年龄后发现,社会支持评分高的研究对象患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较低,但其患高血脂的风险较高(P<0.05)。进一步校正其他社会人口学特征后,社会支持评分与高血压的关联消失,而社会支持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联减弱;该关联在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生活方式因素后也不再显著(P>0.05)。社会支持评分与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脑卒中关联均不显著(P>0.05)。与家人总是提供经济帮助相比,家人偶尔提供经济帮助可降低高血脂患病风险(P<0.05);家人有时提供经济帮助则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的患病风险(P<0.05)。过去1年从未与他人一起参加活动的研究对象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每月与他人参加活动至少9次的研究对象的1.30倍(P<0.05)。而每月与他人参加活动次数越少,患高血脂风险越小。处于危机时从未获得人们的帮助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低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给予中老年人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中老年人预防慢性病及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参照成都市第五水厂制水过程,就取消预氯化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其在防止饮水致突变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预氯化能提高三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效果,如要取消预氯化,则需分别增加77.7%和86.4%的投药量;碱式氯化铝,在实用浓度范围内对预氯化和不预氯化原水的混凝效果基本一致,因而在取消预氯化时,不必增加投药量;取消预氯平均约能降低饮水的致突变性34%(TA100)和38%(TA98)。据此认为,取消预氯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病例:王某,女,53岁,农民.因停经70天,持续下腹痛4小时,于2002年4月30日急诊人院,患者于4小时前无诱因突发下腹痛,呈持续性剧痛,伴头晕、恶心、口渴、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