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质金属蛋白酶-9(MMP-9)-1562C/T(rs3918242)以及MMP-2-1306C/T(rs24386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遗传易感性以及与中心性肥胖交互作用。方法 对545例NAFLD患者和636例正常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rs24386以及rs3918242基因型、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各基因型与脂肪肝发病易感性关系,利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GMDR)法分析rs3918242、rs243865与中心性肥胖的交互作用。结果 MMP-9 rs3918242位点T基因携带者(TT/CT)与非T基因携带者(CC)的NAFLD罹患风险明显增加(OR=1.67,95%CI:1.32~2.12,P=0.001;调整OR=1.65,95%CI:1.31~2.01,P=0.008);而MMP-2 rs243865位点T基因携带者(TT/CT)与非T基因携带者(CC)的NAFLD罹患风险明显降低(OR=0.68,95%CI:0.53~0.86,P=0.001;调整OR=0.66,95%CI:0.49~0.90,P=0.007)。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结果显示,rs3918242与中心性肥胖在NAFLD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P=0.001)。利用非条件logistic校正年龄、性别、腰围、BMI、LDL-C、HDL-C、FPG、胰岛素抵抗指数后,分析显示,携带rs3918242 TT/CT基因型中心性肥胖个体罹患NAFLD的风险高于携带CC基因非吸烟个体(OR=4.50,95%CI:2.78~7.17,P=0.007)。结论 MMP-9基因的rs3918242以及MMP-2基因的rs243865与NAFLD患病罹患风险紧密相关,rs3918242与中心性肥胖在NAFLD发病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特征,为其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9年12月 ~2021年8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胃镜诊断为PU且合并CKD的患者47例为研究组,从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积液总蛋白(ascitic fluid total protein, AFT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在良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以腹腔积液原因待查收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及感染科的210例(良性腹腔积液133例,恶性腹腔积液7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AFTP、CRP、SAA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腹腔积液组患者的AFTP、CRP、SAA均高于良性腹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FTP、CRP、SA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42、0.750。AFTP、CRP、SAA诊断恶性腹腔积液的敏感度分别为67.5%、88.3%、83.1%,特异性分别为78.9%、54.1%、69.2%。良性腹腔积液组中非门脉高压性腹腔积液组AFTP、CRP、SAA均高于门脉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0.9%,特异性为95.5%。其他原因恶性腹腔积液组中AFTP、SAA均高于肝癌恶性腹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TP、CRP、SAA是鉴别良恶性腹腔积液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在鉴别门脉高压性腹腔积液和非门脉高压性腹腔积液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ub Med、CNKI和EMbase数据库系统检索:CCND1 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与对照组CCND1 G/A位点各种基因模型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效应指标,并用Egger检验和Begg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有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1108例肝癌患者和147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表明:CCND1 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其中(AA vs GG:OR=1.33,95%CI:0.98~1.82,P=0.07;GA vs GG:OR=1.07,95%CI:0.92~1.24,P=0.37;GA+AA vs GG:OR=0.93,95%CI:0.82~1.05,P=0.23;AA vs GG+GA:OR=1.08,95%CI:0.95~1.22,P=0.24)。结论基于目前研究结果,尚不能认为CCND1 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英文文献,收集有关中国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关联性的文献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1996年6月至2012年2月。根据NOS评分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5篇。 Meta分析结果表明,HLA-DQB1*02可能为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基因( P<0.05)。 Meta分析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HLA-DQB1*02基因可能为中国人群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2-08关于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CD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1.4软件计算合并效用量OR及其95%CI,运用Egger’s回归法、Begg秩相关法检测论文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1670例患者和3312例对照.各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0基因819T/C多态性多态性与CD风险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共显性遗传模型T/TvsC/C:OR=0.90,95%CI(0.70,1.17);T/CvsC/C:OR=0.84,95%CI(0.56,1.27);显性遗传模型:OR=0.97,95%CI(0.86,1.10);隐性遗传模型:OR=0.90,95%CI(0.71,1.14)].结论:基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CD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脂肪肝病相似的疾病,是西方国家肝脏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形式,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多种致病因素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作为一种细胞自我保护机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通过影响肝细胞内多种代谢途径参与其发病机制。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自噬相关离子通道,自噬与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关系,药物与生物活性物质对自噬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线粒体途径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用0.6 mmol/L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油酸(OA)组、二甲双胍低剂量组(1 mmol/L)、二甲双胍高剂量组(10 mmol/L)。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分布,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用DCFH-DA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氧的生成量;用双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淋巴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淋巴瘤2、细胞质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油酸可诱导HepG2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加,低、高剂量二甲双胍均可减少细胞内脂滴堆积,二甲双胍高剂量组比二甲双胍低剂量组作用更加明显;OA组HepG2细胞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分别为(43.41±7.11)U/L、(29.56±4.11)U/L;二甲双胍低、高剂量处理后细胞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降低,分别为(32.44±4.08)U/L、(19.31±3.03)U/L和(26.00±3.11)U/L、(15.11±4.1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CFH-DA法检测结果提示油酸组细胞活性氧荧光强度为41.21%±4.23%,二甲双胍低、高剂量组细胞活性氧荧光强度均降低,分别为27.44%±3.91%和17.55%±5.1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结果显示,O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on组(12.12%±0.72%比3.04%±0.57%,P<0.05),二甲双胍低、高剂量处理HepG2细胞后凋亡均明显降低(8.71%±0.71%,5.71%±0.61%,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与Con组相比,OA组B淋巴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均增加,而B淋巴细胞淋巴瘤2降低(P值均<0.05),低、高剂量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后B淋巴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细胞质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均降低,而B淋巴细胞淋巴瘤2增加(P值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脂肪变性,改善HepG2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RE1α-JNK通路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作用。方法 将20只C57/B6小鼠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空白载体组、IRE1α-shRNA组;饮食干预前空白载体组,IRE1α-shRNA组分别腹部肝区注射空白慢病毒载体和IRE1α-shRNA慢病毒载体。对照组小鼠正常饮食,其余组小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NAFLD。HE染色观察肝内脂肪变性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自噬相关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α-JNK通路蛋白、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IRE1α-JNK通路激活,与空白载体组比较,IRE1α-shRNA组IRE1α-JNK通路被抑制。油红O染色显示与空白载体组比较,IRE1α-shRNA组肝脏脂肪变性加重。电镜观察提示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自噬相关结构增加,与空白载体组比较,IRE1α-shRNA组自噬相关结构减少。Western blot法检测提示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中肝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Beclin-1、LC3Ⅱ/Ⅰ明显增加, P62明显降低 (P均<0.05),注射IRE1α-shRNA慢病毒载体后Bax、caspase-3、P62蛋白表达均增加,而Bcl-2、Beclin-1、LC3Ⅱ/Ⅰ减少(P均<0.05)。结论 IRE1α-JNK通路通过调节自噬和凋亡对早期NAFLD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差异表达关键基因,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中下载2个NAFLD相关的表达矩阵,分别是GSE48452和GSE63067,利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别筛出健康样本和NAFLD样本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P<0.05,|log2FC|>0.5)。采用R4.1.0软件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上下调基因,做出火山图和热图,对共同的差异表达上下调基因做出Venn图。为了了解DEGs的生物学功能和通路,使用DAVID在线工具分别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P<0.05为判定标准。使用String 11.5网站对DEGs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功能模块和关键基因。结果 经筛选共获得25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个,下调基因18个。基因本体分析提示,DEGs在中性粒细胞激活、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核受体辅助因子的活性、ATP酶活性、细胞-基质交界处、细胞-细胞交界处、细胞周期、内吞作用等方面富集。利用Cytoscape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分别是MMP9、IGF1、CHI3L1、CXCL10、CDKN1A、CCL20、IGFBP2、NRG1。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8个NAFLD疾病相关特征差异表达关键基因,旨在为更深入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