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而,一九六九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冠心病(简称CHD)为最大的流行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目前在许多国家约占人口死亡中的40-  相似文献   
2.
人群脉压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目的:探讨脉压(PP)在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1997年北京城市、农村自然人群高血压普查资料(35-74岁),共29707人,分析PP在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血压水平、不同类型脑卒中分布频率(%)。结果:(1)随着血压的增高PP的分布频率也在增高,血压正常人群,PP在40-49mmHg(1mmHg=0.133kPa)频率最高,在血压I期人群中频率最高的PP在60-69mmHg,在血压Ⅱ期人群中PP70-79mmHg分布频率最高,在血压Ⅲ期人群中频率最高的PP在90-99mmHg;(2)人群缺血性卒中PP高于出血性卒中PP。(3)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年龄早于城市4.3-6.4岁,城乡人群发病年龄有显性差异(P=0.0000);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P=0.0000);农村人群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高于城市(P=0.0000)。结论:PP增宽是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高危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
11省市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本文对全国11省市35-64岁男女两性27527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男女两性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和13.9%,4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7倍,45岁以后两性无明显差异。(2)存在明显地区间差异,呈北高南低,最高与最低之比,男性为12:1,女性为4.8:1。(3)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5岁以后明显上升:(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年龄、家族史、血糖、腰臀围比、心率和体力锻练独立相关。(5)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个体中有聚集现象,高血压患者中伴有任一其它危险因素的占58.9%,非高血压患者伴有任一其他危险因素的占49.3%(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在我国人群中进行心血管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我们在两所高等院校来用人群对照设计开展了心血管病原发预防。一年后的结果示:两组的血压、胆固醇水平改变及吸烟和饮食习惯改善情况,干预组优于常规组,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有:研究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偏低;对干预组的干预强度尚不足;常规组人群本身对其危险因素现状敏感性提高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6对冠心猝死病例及其对照的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吸烟者发生冠心猝死的相对危险为2.2,其中小于每日10支的为2.0,大于每日10支的为2.3。  相似文献   
6.
1998年WHO关于代谢综合征(Mets)的工作定义发表后掀起了Mets研究的高潮.由于近30年来探讨多重危险因素致心血管病的机制一直是各国科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Mets的正式出台正迎合了这种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对比并评价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北京市25~64岁人群中进行了5次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按性别、城乡分组,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城乡人群中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从1984—1999年,北京市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1.城市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城市男性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上升趋势。2·各组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5年间,城乡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年分别增加0·06mmol/L(2·3mg/dL)和0·08mmol/L(3·1mg/dL)。3·除城市女性外,其他各组人群的体重指数(BMI)水平、腰围、超重+肥胖率(BMI≥24)、肥胖率(BMI≥28)和腹型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4·吸烟支数和吸烟率在农村男性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各组人群中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女性中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北京城乡人群的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普遍高于城市人群,均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研究在多省市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的分布情况,分析正常高值血压[SBP 130~139 mm Hg及(或)DBP 85~89 mm Hg]与心血管病(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在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基础上,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78人的基线血压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CVD[包括冠心病(CHD)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占32.1%,与高血压的比例为1.2:1.0.2)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血压为对照,正常高值血压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56%(RR=1.559;95%CI 1.163,2.089);增加CHD发病危险44%(RR=1.441;95%CI 0.996,2.086);增加总的CVD发病危险52%(RR=1.522,95%CI 1.206,1.919).正常高值血压对出血性卒中的作用(RR=2.082,95%CI 1.116,3.885)大于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RR=1.474;95%CI 1.050,2.069).3)在总的CVD事件中,14.4%归因于正常高值血压;其中12.4%的CHD事件和15.2%的脑卒中事件归因于正常高值血压.结论 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比例很高.正常高值血压增加人群脑卒中和CVD发病危险.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健康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已经过了4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从最早的人群防治首钢模式,到规模化的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各种层面的高血压社区人群防治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试点成效。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分析了北京地区70万自然人群1986~1987两年中发生的22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长短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的中位数时间为2.7小时。时间拖延的构成为:病人发病至通知亲属或周围人的时间占总时间的8%;亲属或周围人得知其发病至决定去医院的时间占80%;从决定去医院至到达医院的时间占12%。此结果提示,目前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到得到医疗时间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途径缩短病人发病至决定去医院的时间,而不在于大量投资改善冠心病急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