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描述临床分离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不同时间的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并分析不同感染部位分离菌的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差异。方法 将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热带假丝酵母菌鉴定后分别接种在牛血清蛋白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和羊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后检测蛋白酶活性、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结果 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24、48和72 h时均具有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但未表现出磷脂酶活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在48 和72 h时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在24 h时的活性,在72 h范围内,溶血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增长;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蛋白酶活性(P=0.368)和溶血活性(P=0.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热带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培养不同时间具有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但无磷脂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利锋  李娟  卢金星 《疾病监测》2016,31(5):427-432
奇异变形杆菌是临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消化道、泌尿道等各种类型的感染。其导致的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病情严重、持久难治。近年来,有关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报道日益增多,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主要从奇异变形杆菌对-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着手,通过描述其生物学特征、耐药机制、主要耐药基因类型及流行情况、临床感染及治疗情况、未来发展趋势5个方面来介绍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143份鸽粪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鸽粪中酵母样真菌的菌种分布及新型隐球菌的携带率。 方法 采用沙保培养基、科玛嘉真菌鉴定显色培养基、多巴培养基、尿素培养基、API 20C 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剂条以及ITS序列测序比对分析,对143份鸽粪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 结果 143份标本中共分离到酵母菌123份,其中隐球酵母属46株,占酵母菌的37.40%,新生隐球菌为6株,占酵母菌的4.87%;红酵母属33株,占酵母菌的26.83%;绒黑粉类酵母属32株,占酵母菌的26.02%;假丝酵母属6株,占酵母菌的4.87%;汉逊德巴利酵母3株,占酵母菌的2.44%;酿酒酵母属3株,占酵母菌的2.44%。 结论 鸽粪中酵母菌以非致病性酵母菌为主,偶有可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新型隐球菌的携带率远低于文献报道的20%~50%。对于有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力抑制患者的养鸽家庭,应注意采取必要的消毒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了解农村社区艰难梭菌流行状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河南省济源市某乡村医疗机构送检的7株艰难梭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进行MLST分型分析,同时与北京某三甲医院的84株艰难梭菌进行对比,用eBURST软件聚类分析,寻找其中可能的关联.结果 源自河南济源市某乡村医院的7株菌均属艰难棱菌,PCR毒素基因鉴定结果显示,其中两株为A-B+菌株,其MLST分型结果是ST37;5株为A+B+菌株,其中4株对应ST35,1株对应ST3;两重来源的菌株中均是毒素基因A+B+菌株占优势;乡村医疗机构的7株艰难棱菌中未发现新的与David MLST数据库中不同的ST型别,未发现不同于北京城市医院的ST型别.结论 David方案适合种群结构和全球流行病学研究,且其数据库全球共享,便于数据交换;该次研究中未发现新的ST型别,所有菌株ST呈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 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北京、广州、济南)分离的64株艰难梭菌临床株进行PCR 核糖体分型,并对不同型别的26株代表菌株的A、B毒素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64株艰难梭菌中,毒素基因型以A+B+型(45株,70.31%)为主,A-B+型19株(29.69%)。共存在9种PCR 核糖体型别,以017型(21株,32.81%)为主要型别,其次为001型(13株,20.31%)、012型(11株,17.19%)。A-B+菌株中,14株(73.68%)是017型,1株是001型。A、B毒素基因呈现一定的多态性,其中有7种A毒素序列型别(TSTA),6种B毒素序列型别(TSTB),8种A、B毒素序列型别组合(TSTG)。结论我国部分地区的艰难梭菌可能以PCR 核糖体017型为主,A、B毒素基因在菌株间存在多态性,且核糖体型别与毒素基因多态性间存在相对应的关联。应进一步扩大菌株数量和范围,探寻适合我国的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方法,从而帮助医院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艰难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分离的艰难梭菌的分子型别和耐药特征,为后续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2010 — 2020年云南、山东、上海、陕西、河南和北京6省市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通过厌氧培养分离和鉴定艰难梭菌。 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毒素基因检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核糖体分型,采用Etest条测定其对10种药物的耐药性。  结果  分离的99株艰难梭菌中,ST3、ST54、ST35为主要型别,以tcdA+tcdB+cdtA-cdtB-菌株为主;RT012/ICDC007/ST54型菌株最为常见,1株菌为RT078/ICDC028/ST11。 所有菌株均对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敏感,7株多重耐药菌株均来自<2岁患者,tcdA-tcdB+分离株中的多重耐药菌株数远高于tcdA+tcdB+菌株数(P=0.008)。  结论  5岁以下腹泻患儿分离的艰难梭菌多为产毒株,其中包括ST37型(tcdA-tcdB+)和来自<2岁患儿的高毒株RT078型,提示应加强家庭和医院的双向保护,积极开展艰难梭菌的检测监测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7.
受卫生部和农业部资助和委托,我所承担了我国动物莱姆病的研究工作。初期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已在全国部分重点疫区设立了调查点,并分别收集了部分人和动物血清,同时研制了马、牛、羊、狗、鹿的ELISA、IFA和Western blots诊断试剂盒,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正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8.
产气荚膜梭菌通过产生大量的毒素导致人类和动物患气性坏疽、肠炎和肠毒素血症。目前,已知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20多种毒素和水解酶。不同的毒素类型与特定的疾病类型相关。毒素分型已由毒素基因的分子检测替代了传统的血清分型方法。因此本文围绕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种类、基本特征、致病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和展望,为后续的毒素分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免疫抗原筛选、抗体制备以及相关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艰难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能够产生肠毒素A和细胞毒素B,是导致假膜性结肠炎的主要致病菌,并能引起牛、猪等动物腹泻.2001年以来,艰难梭菌感染在欧美各国广泛流行,住院患者感染率在英国占15.0%、法国1.7%~6.4%、西班牙8.8%、加拿大17.0%、印度15.0%;在中国,由于开展厌氧菌培养鉴定的实验室很少,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临床患者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艰难梭菌带菌及感染状况,分析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收集20例要求做粪便培养的患者标本,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对标本进行厌氧培养与分离,并进行耐氧实验,用API 20A生化条进行确证.结果 20例患者经艰难梭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后,8株疑似菌落进行涂片镜检和耐氧实验,6株革兰阳性杆菌耐氧实验阳性,再经API 20A鉴定,4株为艰难梭菌,占所有患者的20%;毒素阳性1例,占5%.结论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某些内科基础性疾病的存在相关;水样的粪便标本更易于培养出艰难梭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