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松质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植骨方式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伤椎 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术后疼痛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伤椎 Cobb 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改善,并且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缓解(P <0.01),但术后15个月时因内固定物已取出,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从而再次引发腰背痛。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伤椎椎板融合增加了伤椎后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但内固定取出后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导致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临床应考虑多种植骨方式结合来治疗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rs155209和受体活性蛋白1(RAMP1)rs3754701两个基因位点突变是否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预后有关。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317例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收集其抗凝血,提取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实验平台进行SNPs分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GRP及RAMP1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预后的关系。结果 携带RAMP1基因rs3754701T者更容易出现DNA应答和ALT应答(OR=2.277,95% CI:1.386~3.741,P=0.001;OR=1.694,95% CI:1.073~2.675,P=0.024),而携带CGRP基因rs155209C者更不易出现DNA应答和ALT应答(OR=0.150,95% CI:0.083~0.271,P<0.001;OR=0.583,95% CI:0.367~0.925,P=0.022)。结论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CGRP基因的rs155209和RAMP1基因的rs3754701位点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预后有关,rs3754701T在干扰素治疗后的DNA应答和ALT应答中起保护作用,而rs155209C携带者不易出现DNA应答和ALT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与软肝化坚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肝脾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肝纤维化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30.77%和7.6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5);但肝脾影像学参数包括门静脉直径,脾脏长度和脾脏厚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软肝化坚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5.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运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性别、年龄和民族进行频数匹配,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总慢性并发症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总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OR值:高C反应蛋白(CRP)(OR=5.568)、血脂异常(OR=4.400)、高尿素氮(BUN)(OR=4.399)、高LDL-C(OR=3,594)、住院总时间(OR=2.612)、病前喜食油腻(OR=2.300)、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747)、病后缺乏锻炼(OR=1.672)、糖尿病病程(OR=1.509)、精神压力大(OR=1.427);保护因素及其OR值:睡眠质量高(OR=0.606)、血糖控制佳(OR=O.517)、血脂控制佳(OR=0.299)、使用胰岛素(OR=0.155).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BUN、高血压、高CRP、高LDL-C.糖尿病眼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BUN、高CRP、病前喜食油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喜食甜食.结论 (1)高CRP、血脂异常、高BUN、高LDL-C是导致T2DM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使用胰岛素、血脂控制佳是T2DM慢性并发症的主要保护因素.(2)心血管并发症独有的危险因素为高LDL-C、精神压力大,神经病变独有的危险因素为病后缺乏锻炼、喜食甜食,眼病并无其独有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共同的保护因素为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6.
李哲  刘文宣  杨磊  郭淑琴  刘殿武 《慢性病学杂志》2013,(5):331-332,335+333-3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及影响从糖尿病发病到开始出现并发症时间长短的因素,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收集194名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资料,糖尿病诊断日期和诊断第一种慢性并发症时的日期,定义两个日期的时间间隔为生存时间,定义糖尿病某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为观察终点。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时间及生存率(n年后患者未发生慢性并发症者占总观察人数的比例),用Log-rank检验比较每个研究因素各水平间生存率差异,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194名T2DM患者1年后未发生并发症者占总观察人数的82.7%,5年占60.8%,10年占31.1%。中位发病时间为7.42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糖尿病诊断年龄、是否有血脂异常、是否经常有精神压力3个因素各水平之间2型糖尿病患者未发生慢性并发症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从糖尿病发病到开始出现并发症时间长短的因素及其OR值为:精神压力(OR=1.394,95%CI=1.086~1.790)和诊断年龄(OR=2.967,95%CI=1.296~6.797)。结论 194名患者患并发症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42年,糖尿病诊断年龄、精神压力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早晚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指尖FPG)筛检社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的切点,为人群普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以社区内45岁以上居民3250人为筛查对象.对指尖FPG≥5.1 mmol/L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2 h静脉血浆血糖(2hPG),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糖尿病及IFG、IGT的切点,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230例(7.3%),IFG 166例(5.2%),IGT 204例(6.7%);以指尖FPG为测试变量,以是否FPG≥7.0 mmol/L及或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切点为6.0 mmol/L,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0%和89.3%;以是否FPG<5.6 mmol/L、是否FPG<7.0 mmol/L及7.8 mmol/L≤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19,最佳切点均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50.3%、28.0%;60.8%、28.0%).结论 用指尖FPG 6.0mmol/L为切点筛查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相对可靠;但指尖FPG筛查IFG、IGT不可靠.指尖FPG筛查社区人群简便、快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基因rs2856718和rs9275572两个位点突变是否与HBV感染的不同结局有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收集825例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同时收集其外周血,提取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实验平台进行D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LA-DQ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结果 携带HLA-DQ基因rs2856718G(524例)和rs9275572A(369例)的个体感染HBV的风险降低(OR=0.702,95%CI:0.558~0.856,P=0.001;OR=0.548,95%CI:0.365~0.847,P=0.005),且HBV自然清除能力强(OR=0.589,95%CI:0.478~0.892,P=8.81×10-3;OR=0.673,P=0.014,95%CI:0.457~0.860)。携带rs9275572A的个体由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进展到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风险降低(OR=0.759,95%CI:0.538~0.914,P=0.041)。结论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HLA-DQ的两个SNP位点(rs9275572和rs2856718)与HBV感染后的不同结局有关,rs9275572A和rs2856718G为HB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在HBV自然清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进展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460 C/T和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Met72Thr T/C基因多态性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溶解(HRM)曲线法分析77例健康对照人群和160例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包括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和92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基因型,比较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PEDF Met72Thr T/C基因多态性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无相关性。(2)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VEGF-460CC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PDR组和对照组(P<0.05)。(3)等位基因C携带的基因型的PDR发病率是TT基因型的2.39倍。(4)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以及病程是2型糖尿病发生PDR的危险因素。(5)VEGF-460C/T和PEDF Met72Thr T/C两者基因多态性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PDR发生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PDR的易感基因。VEGF和PEDF基因型的交互作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运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性别、年龄和民族进行频数匹配,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总慢性并发症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总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OR值:高C反应蛋白(CRP)(OR=5.568)、血脂异常(OR=4.400)、高尿素氮(BUN)(OR=4.399)、高LDL-C(OR=3,594)、住院总时间(OR=2.612)、病前喜食油腻(OR=2.300)、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747)、病后缺乏锻炼(OR=1.672)、糖尿病病程(OR=1.509)、精神压力大(OR=1.427);保护因素及其OR值:睡眠质量高(OR=0.606)、血糖控制佳(OR=O.517)、血脂控制佳(OR=0.299)、使用胰岛素(OR=0.155).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BUN、高血压、高CRP、高LDL-C.糖尿病眼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BUN、高CRP、病前喜食油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喜食甜食.结论 (1)高CRP、血脂异常、高BUN、高LDL-C是导致T2DM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使用胰岛素、血脂控制佳是T2DM慢性并发症的主要保护因素.(2)心血管并发症独有的危险因素为高LDL-C、精神压力大,神经病变独有的危险因素为病后缺乏锻炼、喜食甜食,眼病并无其独有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共同的保护因素为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