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近期我们应用天普洛欣(国产尿激酶)治疗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AMI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1岁,平均59岁;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23例,下壁1.5例,下壁+正后壁7例。所有溶栓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无抗凝治疗禁忌。1.2给药方法将天普洛欣100~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Inl内静脉点滴,于30~60分钟内滴完;然后续接极化液十肝素75~100mg静脉点滴,连用7天,并同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一次。在静脉溶…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搏通为一台有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为探讨开搏通对冠心病患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清脂蛋自、载脂蛋白的影响,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196例AMI患者分为老年组(108例)和非老年组(88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是否进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情况、近远期疗效。结果老年组患者多有冠心病史(44.4%vs23.9%,P=0.003);老年组梗死相关动脉(IRA)以LAD(50.9%)和RCA(44.4%)为主,非老年组IRA以LAD(59.1%)为主(P=0.005);两组IRA狭窄程度、病变形态无差异性(P均〉0.05);老年组常有2支或3支冠脉病变(80.6%),非老年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46.6%,P=0.001);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支架植入前常需进行球囊预扩张(89.2%vs72.3%,P=0.004),但植入支架直径、长度及血运重建程度无差异性。住院及随访期间老年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死亡率均较非老年组偏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AMI患者进行直接PCI安全有效,但与非老年患者相比,支架植入前常需进行球囊预扩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辛伐他汀、氨氯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的影响。方法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n=24)18周,8周后改用普通饮食并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停用高胆固醇饮食,改普通饮食(n=8);辛伐他汀组给予喂饲辛伐他汀进行药物干预8周,氨氯地平组给予喂饲氨氯地平进行药物干预8周(n=8)。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8):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6周。然后取静脉血分别用Chalmers A.H、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实验组血中CO,取主动脉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主动脉组织中HO-1的表达;并比较组间各项参数的差异。结果16周末模型组血脂水平、血浆一氧化碳水平、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辛伐他汀组血浆TC、TG、LDL下降明显,HDL升高;血浆一氧化碳水平及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均明显降低。而氨氯地平组血脂无明显变化;血浆一氧化碳水平、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亦明显降低。结论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辛伐他汀、氨氯地平均可以通过下调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系统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及其受体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及其受体水平。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a、IL-6及其受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心功能Ⅰ~Ⅳ级各亚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只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的特点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5月期间281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接受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静脉溶栓、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比较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静脉溶栓、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患者分别为51例、182例、34例、14例,接受再灌注治疗以男性为主,常伴有糖尿病史,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年龄偏小。心肌梗死部位无差异性,发病至入院时间无差异性,入院至再灌注治疗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冠状动脉造影示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补救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冠状动脉搭桥组梗死相关动脉分布、狭窄程度、病变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病变血管数有明显差异(P〈0.001),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有显著性差别(P〈0.001)。住院期间仅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有4例行再次血运重建,四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无差异性,但四组患者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21例患者失访,随访期间四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因支架内再狭窄分别有6例和9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切割球囊+支架植入术。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不同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重视对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开展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8.2%),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入选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冠脉造影术的病例728例,收集其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总胆红素(TBIL)、血脂、尿酸等临床资料.同时收集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以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评分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以冠脉病变积分及是否诊断为冠心病评价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统计学处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5个危险因素是影响冠脉病变积分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是冠脉病变程度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OR=3.1179 P=0.005).相关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TBIL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并未进入回归方程,在本研究中并为冠脉病变程度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男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对于血脂水平较低的中国人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ultip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Methods Seven hundred and twenty eigh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selected from Qilu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8 to December 2009. The clinical data about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cluding age, gender, hypertension, smoking statu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yslipidemia, high uric acid level, low total bilirubin level,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 were collected. The severity and extent of coronary stenosis was evaluated by ACC/AHA coronary scoring system and CHD was diagnosed by angiography. Analyses were achiev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gender,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low HDL-C were prominent predictors of severity and ext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M was the primary controllable risk factor of CHD (OR=3. 1179, P=0. 005). Conclusions The age, gender,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low HDL-C are correlated with angiographic severity and extent of CHD. Consequently, controlling these five risk factors is important in the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CH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375例,迟发冠心病患者519例,对照334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Pro200Leu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携带CT+TT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CC基因型更容易患冠心病,多因素调整后,OR=1.96(95%CI=1.17-3.31);迟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多因素调整后则无统计学意义(OR=1.75,95%CI=0.76-4.02)。结论 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