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5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504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1218篇
内科学   814篇
皮肤病学   188篇
神经病学   254篇
特种医学   2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60篇
综合类   3106篇
预防医学   991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828篇
  15篇
中国医学   1070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维生素D(VitD)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其缺乏与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目前,成人哮喘与VitD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的探讨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肺通气功能、最小诱发累积剂量(Dmin)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79例初诊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流量峰值(PEF)、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及Dmin;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Dmin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EF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占预计值百分比及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不足、缺乏的哮喘患者Dmin低于血清25(OH)D水平正常的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缺乏的哮喘患者Dmin低于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哮喘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Dmin呈正相关(r=0.300,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成人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无关,但与Dmin呈正相关,故血清25(OH)D水平对评估成人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AHR)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 SEER数据库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部早期下咽鳞状细胞癌(hypopharyngealsquamouscellcar cinoma,HPSCC)患者(T1/2N+)生存的影响,构建并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提取 SEER数据库中 2004~2015年确诊 的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早期 HPSCC(T1/2N+)患者 1168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 Cox风险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取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 HPSCC患者 2年、3年及5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sur 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survival,CSS)。采用一致性指数(C index)、ROC曲线及校准图检验预 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 Kaplan Meier和 Log rank检验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3年和5年 OS 率分别为 51.4%、41.5%,3年和 5年 CSS率分别为 60.3%、53.8%。多因素 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T分 期、N分期、是否手术、是否放疗及是否化疗是影响局部早期 HPSCC患者(T1/2N+)OS及 CSS的独立危险因素。OS 的 C index为 0.618,其 2、3、5年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56、0.639、0.615;CSS的 C index为 0.629,其 2、3、5年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57、0.635、0.623,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准确度,预测结果可信。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结果显示,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 OS和 CSS均优于单纯放疗患者(P<0.01)。亚组分析发现手术能明显改善 T1分 期肿瘤患者的 OS(P=0.046),且N1及N2分期的患者的化疗与更好的 OS及 CSS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建 立的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早期(T1/2N+)HPSCC列线图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生存率,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8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胃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 04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症、骨折至确诊DVT时间、入院时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其中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肥胖、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脊髓损伤;入院时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包括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肌酐(creatinine,Cr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根据患者入院后至手术前下肢静脉超声结果是否诊断DVT进行分组,将发生DVT患者设为DVT组,未发生DVT患者设为非DVT组。先对上述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骨折术前DVT的危险因素。结果:1 046例脊柱骨折患者中,术前发生DVT共137例,未发生DVT者909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OR=3.116,95% CI:1.816-5.346,P<0.001),低蛋白血症(OR=2.508,95% CI:1.583-3.974,P<0.001),术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4.645 mmol/L (OR=2.586,95% CI:1.394-4.798,P<0.001),血浆D-二聚体>558.00 ng/ml (OR=23.916,95% CI:15.108-37.860,P<0.00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3.81μg/ml (OR=3.873,95% CI:2.614-5.739,P<0.001)及年龄是脊柱骨折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36~50岁、51~65岁、65岁以上分别是18~35岁患者发生DVT的2.49、2.59、4.02倍。结论:脊柱骨折术前DVT的发生率13.10%(137/1 046);术前合并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4.645 mmol/L、血浆D-二聚体>558.00 n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3.81μg/ml及年龄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且年龄越大,发生DVT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患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SFTS)发病期和恢复期的凝血和血栓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4月12日至8月12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SFTS患者,其中SFTS发病期36例,SFTS恢复期18例,并招募36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浆标本。回顾性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浓度。统计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FTS发病组PT[12.5(12.1,13.6)s比10.8(10.5,11.5)s,P<0.05]较长,但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14.0~21.0 s);APTT[49.1(42.0,58.2)s比28.5(26.6,30.4)s,P<0.05]较长;FDP[6.07(2.67,8.64)μg/ml比1.00(0.80,1.87)μg/ml]和D-D[2.27(1.04,2.98)μg/ml比0.30(0.21,0.47)μg/ml]较高(P均<0.001);血浆TAT[16.05(8.05,26.58)ng/ml比3.55(2.60,4.85)ng/ml]和PIC浓度[4.44(2.52,5.54)μg/ml比0.84(0.60,1.35)μg/ml]较高(P均<0.001);TM[(19.41±8.29)TU/ml比(9.33±1.89)TU/ml]和t-PAIC浓度[(37.52±21.10)ng/ml比(7.06±3.37)ng/ml]较高(P均<0.001)。SFTS恢复组患者血浆中TAT浓度为9.10(3.95,18.40)ng/ml,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4 ng/ml),PIC浓度低于SFTS发病组[1.91(1.45,2.93)μg/ml比4.44(2.52,5.54)μg/ml,P<0.05],TM和t-PAIC低于SFTS发病组(P均<0.05)。结论SFTS患者发病期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恢复期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减轻,但机体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系统障碍,提示当体内病毒清除后,仍需继续监测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3 776例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的关系,为重庆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 776例2015年至2019年间在重庆高康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咨询的儿童、青少年的左腕骨X线骨龄片、骨密度、身高、体重。应用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层分析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中的儿童、青少年在各年龄段均出现骨龄发育提前,其中四个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骨龄年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骨密度同龄比、生活年龄为骨龄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性别、年龄和BMI分层的各亚组中,骨龄发育提前的概率在骨密度较低段有少量上升然后下降,在骨密度较高段呈上升趋势,在体格消瘦和正常组中最明显;各年龄段的骨龄发育提前趋势相当;随着BMI的增加,超龄发育概率逐渐向0.8~1.0区间靠近。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骨龄发育提前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与性别、骨密度、肥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干预对三聚氰胺致急性肾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90例三聚氰胺致急性肾衰竭行CRRT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测定量表(ESCA)]、营养状况[包括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并发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ESCA、TRF、ALB、PA、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三聚氰胺致急性肾衰竭行CRRT治疗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对血清趋化素(chemerin)、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的影响。 方法 入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STEMI患者60例,之前均未服用他汀或其他降脂药物。急诊PCI术后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依洛尤单抗(每2周140 mg皮下注射)和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疗程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chemerin、IL-37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a)[LP(a)]。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hemerin水平明显下降,IL-37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变化的更明显[chemerin:(114±18)ng/ml 比(125±15)ng/ml,IL-37:(63±6)ng/L 比(58±6)ng/L,P<0.05]。血脂方面,两组患者的TC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下降的更明显[TC:(3.6±1.3)mmol/L 比(4.6±1.3)mmol/L,LDL-C:(1.8±0.9)mmol/L 比(2.6±0.8)mmol/L,P<0.05]。试验组的L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42±94)mg/L 比(314±100)mg/L,P<0.05]。TG和HDL-C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肝功能异常、肌酶增高等不良反应。 结论 依洛尤单抗可降低chemerin水平,升高IL-37水平,在快速有效降脂的同时发挥抗炎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STEMI患者早期应用PCSK9抑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43例43颗牙作为实验组,重度牙周炎患者41例41颗牙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根管内组织和龈下菌斑,构建含有8种待测细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建立定量标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消化性链球菌(Digestive streptococcus,D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anus endodontics,Pe)数量。结果实验组根管内组织与其龈下菌斑中Ds、Pe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其余6种病原菌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龈下菌斑中Ds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其余7种病原菌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根管内组织与其龈下菌斑中Ef、Pe、Pg、Td、Tf细菌数量密切相关,Ef(r=0.347,Ρ<0.05)、Pe(r=0.363,Ρ<0.05)、Pg(r=0.437,Ρ<0.01)、Td(r=0.471,Ρ<0.01)、Tf(r=0.679,Ρ<0.01)。结论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见病原菌在根管内组织中数量低于龈下菌斑但根管内病原菌数量与龈下菌斑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期间在控制牙周组织感染的同时,还应重视牙髓组织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