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10省(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哨点监测纳入的流感成年人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中国10省(市)SARI哨点监测医院纳入的符合SARI定义的≥15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调查,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按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流感住院组和非流感住院组,分析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重症危险因素。结果 10家哨点医院共纳入3 071例SARI成年人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40例(7.8%),以A(H1N1)pdm2009和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病例年龄M为63岁,≥65岁老年人占47.1%。144例(60.0%)患有至少1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流感病例肺气肿比例(7.9%)高于非流感病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47)。19.4%的流感育龄妇女为孕妇,240例流感病例中仅有1.1%在过去一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流感住院病例中咽痛、呼吸困难所占比例高于非流感住院病例。17.5%的流感病例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与非流感住院病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3.1%的流感病例在发病后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高于非流感住院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住院病例中41.5%出现并发症,病毒性肺炎比例明显高于非流感组(P<0.001)。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入院时间>7 d(RR=1.673,95%CI:1.071~2.614)、患有哮喘(RR=15.200,95%CI:1.157~199.633)、免疫抑制疾病(RR=5.250,95%CI:1.255~21.960)、怀孕(RR=21.000,95%CI:1.734~254.275)是流感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人流感住院病例主要集中在≥65岁组,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足,应推荐孕妇、老年人、慢性病病例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流感住院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2013年全国登革热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利用2013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5省监测点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3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 66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4 29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2 894例)、云南(1 538例)、浙江(37例)、河南(36例)和福建(33例)。部分监测点高发季节布雷图指数显著高于预警值,提示传播风险较大。结论我国已存在登革热输入病例增加、多点本地暴发和重点地区蚊媒密度较高等诸多风险因素,发生登革热本地暴发的风险不断增加。加强病例与蚊媒监测,促进社会动员与部门合作,在疫情早期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肺炎是全球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但中国的肺炎疾病负担还知之甚少,因为很多数据资料都是以非英文文献的形式发表的.方法 系统回顾了中国大陆关于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中文和英文文献,这些研究都是具有第一手数据的研究,1985-2008年有37篇论文符合纳入标准.结果 各项研究的质量差异较大.5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出现人、猪、禽流感病毒基因来源的新型重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导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暴发,随后疫情迅速跨国、跨洲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于6月11日宣布全球进入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大流行第六阶段[1].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指导基层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及降低死亡,中国CDC组织专家,参考WHO和美国CDC相关技术指南,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指南)。指南系统回顾了狂犬病的病原学及实验室诊断、临床学、流行病学、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机制、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置,以及暴露预防处置方法等内容的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对狂犬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的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等技术给出推荐建议。指南适用于从事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等专业人员。本指南也将根据国内外狂犬病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全国各省传染病疫情监测人员与工作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部门完成调查。使用Excel软件和R(i386 3.2.2)软件完成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32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从事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的人员以30~岁(42%)年龄段、硕士学历(47%)、预防医学专业(75%)和中级职称(45%)为主。除个别省份外,疫情监测数据的周、月、年等常规分析及专题分析、反馈机制较为健全。但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辖区医疗机构的单位仅为6家(19%)。多数省份采用较为传统的疫情分析技术与方法开展数据分析,仅8个省份利用软件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析,其中有4个省已在全省(市、区)范围内对新技术方法进行了推广。全国共有23家单位(72%)有派学员到中国CDC进行疫情数据分析技术和统计方法学为主的短期进修需求。结论 我国省级疫情监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普遍偏少,人员结构有待优化。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机制已经形成,但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反馈。疫情数据分析利用普遍不够,分析技术有待创新,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 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北京、广州、济南)分离的64株艰难梭菌临床株进行PCR 核糖体分型,并对不同型别的26株代表菌株的A、B毒素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64株艰难梭菌中,毒素基因型以A+B+型(45株,70.31%)为主,A-B+型19株(29.69%)。共存在9种PCR 核糖体型别,以017型(21株,32.81%)为主要型别,其次为001型(13株,20.31%)、012型(11株,17.19%)。A-B+菌株中,14株(73.68%)是017型,1株是001型。A、B毒素基因呈现一定的多态性,其中有7种A毒素序列型别(TSTA),6种B毒素序列型别(TSTB),8种A、B毒素序列型别组合(TSTG)。结论我国部分地区的艰难梭菌可能以PCR 核糖体017型为主,A、B毒素基因在菌株间存在多态性,且核糖体型别与毒素基因多态性间存在相对应的关联。应进一步扩大菌株数量和范围,探寻适合我国的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方法,从而帮助医院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艰难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阳江某刀具厂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揭示广东省阳江某刀具厂急性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 ,探讨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工厂管理人员、中毒患者、经治医生、生活用水的污染过程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排放细节进行现况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员工的发病情况和主要暴露因素。结果 发病 36例 ,罹患率为16 .4 % (36 2 2 0 )。饮用水集中在当天下午上班后 13∶0 0至 15∶30 ,发病高峰在 15∶0 0左右 ,潜伏期中位数为 90min。不同饮水量的工人罹患率不同 ,随着饮水量的增加 ,罹患率也增加 ,存在比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χ2 趋势 =79.115 ,P <0 .0 1)。实验室检测工人饮用后的残留水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结论 此事件为一起饮用水被亚硝酸盐污染导致的急性中毒。当地刀具生产企业对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学品的保管使用、供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排放后对人群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值得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截至2013年5月27日通过中国国家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系统发现的H7N9流感感染者的完整病例系列的特征。设计 病例系列研究。 研究场所 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的554家哨点医院的门诊和急诊 病例通过实验室确诊的H7N9感染病例和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发现的病例间的相互对照来发现感染病例。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系统发现的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流感样病例定义,每周每家监测医院采集10~15例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用于病毒学检测。我们通过与地、省级和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公共卫生调查,获得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通过病历回顾获得临床和实验室数据。主要研究指标 病例系列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结果 截至2013年5月27日实验室确诊的130例H7N9感染病例中,5例(4%)是通过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系统首先发现的。5例病例的平均年龄为13岁(2~26岁),均无基础性疾病。5例病例的暴露史、地理位置和发病时间与其他实验室确诊病例均类似。仅有2例病例需要入院治疗,所有5例病例均表现为轻度或中度感染且康复过程顺利。结论 我们的发现支持H7N9流感病毒感染存在“临床冰山现象”,强调需要加强关注H7N9病毒感染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从公共卫生角度看,本研究为H7N9病毒感染存在相当大比例的轻症病例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