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2016年1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2月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疫情将逐渐上升;流行性感冒发病水平将继续上升;寨卡病毒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后在南方蚊媒条件适宜的地区仍有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将持续发生,且诺如病毒仍将为主要致病原。结论 预计全国2016年12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11月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寨卡病毒病和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2016年11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11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10月有所上升,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疫情将会逐渐上升。寨卡病毒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后在南方蚊媒条件适宜的地区仍有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在东北和华北等燃煤自采暖家庭中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将明显上升。结论 2016年11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一般关注季节性流感、寨卡病毒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所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2023年8月在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预计2023年8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将与7月相近,以猴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等传染病类事件为主。我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处于较低水平,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影响较小。猴痘疫情仍处进展阶段,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持续传播风险较高,一般人群感染风险较低。霍乱处于高发季节,预计仍会出现散发病例,存在聚餐或水体污染引起的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可能。8月仍是洪涝、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灾区需要关注灾后水源性、食源性和生物媒介传染病风险。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予以特别关注,对猴痘予以重点关注,对霍乱、自然灾害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2016年10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0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9月相当。登革热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部分南方重点省份将继续发生本地疫情。寨卡病毒病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输入后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加。黄热病输入风险较前期有所下降。同时,需继续关注中东地区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疫情动态和输入风险。近期我国内地仍可能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也可能有散发病例报告。病毒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仍较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结论 2016年10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将与9月相当;需关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媒介伊蚊传染病、以及人感染禽流感、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文献、媒体等报道的相关资料,对黄热病输入我国的风险和输入后的扩散风险进行定性评估认为,黄热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但输入风险和输入后在本地传播的风险均较低。 针对持续存在的输入风险和输入后可能的继发传播风险,要进一步加强我国赴“一带一路”疫情国家旅行人员黄热病疫苗接种和防蚊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强归国人员的卫生检疫和对黄热病等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力度,持续开展蚊媒监测和控制,防范疫情输入和输入后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2017年7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既往监测数据,预计7月全国总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6月下降,主要与学校放假、传染病暴发事件下降有关。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高发,我国输入病例将持续增加,南方重点省份的本地传播风险将上升;而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其他蚊媒传染病也存在输入性病例和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食物中毒事件将继续上升。7-8月也是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且毒蘑菇中毒往往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死因。洪涝灾区灾后发生的水源性、食源性、动物源性和接触性传染病风险将有所上升。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7月将继续下降,但仍可能发现散发病例。7月持续高温潮湿天气,中暑病例易出现高峰。结论 预计2017年7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相对较少;需重点关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一般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霍乱和高温中暑。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流感的每次大流行都给人类带来灾难,其中以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最为严重。近100年来,随着对流感病毒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检测技术的长足发展和监测手段的逐步丰富,人类面对流感大流行并非如前般无所适从。为努力延缓和降低其危害,人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应对准备工作,以期实现早期预警或尽早发现具备大流行潜能的流感病毒,以及在大流行期间,通过实施应对准备计划中相应的防控措施,延缓高峰出现和控制疫情流行,从而达到降低影响的目的。本文回顾了百年来WHO和中国的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工作的策略、重点及其随时间的演变与发展进程,以温故而知新,为今后不断完善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2017年6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6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5月有所下降,事件类别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为主。预计6月仍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发病强度仍可能高于往年同期,不排除出现该亚型禽流感聚集性病例以及人感染其他亚型动物流感病毒病例的可能。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出现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的输入性病例,存在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可能。手足口病仍将处于高发季节。食物中毒事件将会增多,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结论 2017年6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将较5月有所下降;需关注人感染禽流感、蚊媒传染病、手足口病、霍乱等传染病疫情及食物中毒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3-2016年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包括传染病病种、输入我国省份、感染来源地、来源国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境外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中国CDC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境外输入传染病病例信息,应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我国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共报告境外输入传染病16 206例,以疟疾为主(13 471例,占83.12%),其次为登革热(2 628例,占16.22%)。境外输入传染病以男性为主(14 522例,占89.61%),病例多为20~50岁青壮年。除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以春节前后输入病例稍多外,其余大部分病例以夏秋季多发。输入省份因传染病种类而有所不同,主要为中国云南、江苏、广西、广东等省份。输出国家因病种有所不同,主要为缅甸等亚洲地区的国家和加纳、安哥拉、赤道几内亚等非洲地区的国家。结论 根据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种类及其来源国家等流行病学特征的不同,建议对出国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国前健康教育;节假日前后要加强自疫区归国人员健康筛查和追踪、随访;建立健全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等,以减少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发病水平及引起本地传播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规律及特点,为制订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医院感染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7年全国共报告66起因医院感染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2 340例,其中医务人员485例。夏季是医院感染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居前3位的传染病分别是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和麻疹,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1%(47/6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精神科、康复科和内科。结论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及肠道传播传染病是我国医院感染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种。开展包括健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及民众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加强个人防护等在内的综合性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是减少医院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