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正> 手足口腔病是肠道病毒所致的一种新型出疹性疾病,1991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东方红地区首次发现本病,现将收治21例病儿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2岁16例,2岁以上5例,发病时间在5月28日至6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23天,因皮疹23天腮肿3天于1990年9月23日入院。患儿系一胎足月顺产,生后见头顶有黄豆大淡红色皮疹。20天增大如蚕豆,周身出现皮疹,腮肿,哭闹,吃奶少,无发热。其母孕期无服药或放疗史。查体:体温36℃,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营养发育好,前囟处皮肤见红色圆形硬结约4.5×5cm,中心紫色疱疹如蚕豆大。额面及躯干散在大小不等暗紫色皮疹,双腮及领下肿胀,有触痛。心肺未见异常,肝3.5cm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0g/L,红细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腔病是肠道病毒所致的一种新型出疹性疾病,1991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东方红地区首次发现本病,现将收治21例病儿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2岁16例,2岁以上5例,发病时间在5月28日至6月15日,17例病儿有密切接触史,全部病儿均服过麻痹糖丸。临床表现:1.发热:21例均有发热,体温在37.6℃~40.50℃之间,持续发热3—5天10例,2—3天11例。 2.皮疹:发热前1—2天出疹8例,发热同时伴  相似文献   
4.
366例风疹流行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66例风疹流行调查报告邹云山,代建,姜守军1992年6~12月份东方红地区发生一次出疹性疾病流行,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风疹。现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二中、第一、二小学共计1800人,显性感染366人,发病率20.3...  相似文献   
5.
头孢哌酮致上消化道出血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98年起,我们在应用头抱赈酮治疗肺部感染时,有7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64~78岁。所用的头饱赈酮钠注射剂为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3583050)。7例均确诊为肺部感染,其中5例伴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例伴有泌尿系感染,2例既往有十H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其中d例静脉给药头拖赈酮3g,2次用,4-sd后出现黑色柏油状稀便;另3例静脉给药头抱吸酮ig,z次/d,14~18d后解黑色柏油状稀便。7例患者大便潜血(——),血红蛋白下降,最低为55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时停用头抱呢团纳,经静脉点滴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留置时间分为A、B、C三组,导管细菌培养进行菌种分类分析。结果三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0.05)。病原体G~+球菌占44.82%、G~-杆菌占37.93%,真菌占17.24%。结论留置1~2周时间是安全的,超过2周以上感染率上升。严格无菌操作对避免感染发生至关重要,应针对其因素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抢救重症肺炎合并反复呼吸心跳骤停成功1例报告马晓晖,代建,李英158402黑龙江省虎林东方红局职工医院1病历摘要病儿男,37天。因咳嗽十余天,咳后憋气发绀,口吐白泡沫2天于1993年6月12日17时入院。第1胎足月正常产,母乳喂养,3天前有呛奶史。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流动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流动女工心理健康的改善.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整群随机抽取某电子企业2560名流动女工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流动女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检出率为15.08%.结论 该企业流动女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年龄偏小、文化程度偏低等有关,建议适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并加强女工的再教育等预措施以减轻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煜  代建  黄诚  汪涛  程兆海 《安徽医学》2014,(3):343-344
目的:分析内镜下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P)的效果,为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22例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rouse(2000)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 T 1期4例,T2期6例,T3期12例;随访6个月~7年。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联合鼻外入路下完整切除肿瘤,并发症少。总复发率为13.63%(3/22);单纯鼻内镜手术10例,1例复发,复发率10.00%(1/10);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7例,1例复发,复发率14.29%(1/7);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入路5例,1例复发,复发率为20.00%(1/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IP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对于T 1、T2期I P可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对于累及上颌窦的T3期病变,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和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入路,疗效相似,但泪前隐窝入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