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UCS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术中神经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 monitoring,IONM)主要是为神经外科、骨科服务。本文主要分别介绍他们所进行的监测模式和方法,供中国同行参考。IONM主要的监测模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常规开展的模式,包括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活性对点燃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84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致痫组、致痫+腺苷A1 R拮抗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组、致痫+腺苷A1 R激动剂(2-氯化腺苷,2-CADO)组,每组21只.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采用电刺激点燃癫痫模型.正常组未进行手术和电刺激致痫等处理;致痫组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前后未注射任何药物;致痫+DPCPX组大鼠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前1 h和成功后1 h尾部静脉注射0.3 mg/kg DPCPX;致痫+2-CADO组大鼠癫痫模型成功前1 h和成功后1 h尾部静脉注射0.6 mg/kg 2-CADO.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TUNEL神经元凋亡测定法观察各组在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后1 d、15 d、30 d时的海马CA3区组织学病理变化及神经元凋亡指数(AI)变化情况.结果 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动物在点燃癫痫后1 d、15 d、30 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无规则,轮廓模糊,边缘欠清晰,胞核萎缩,胞浆空泡等神经元结构损害;相同时间点,致痫+DPCPX组的神经元结构损害程度较致痫组加重,致痫+2-CADO组较致痫组减轻.正常组在不同时间点的AI变化不明显(P>0.05),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的AI随着癫痫发作时间的延长,AI逐渐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点,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的A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致痫+DPCPX组的AI均明显高于致痫组(P<0.05);致痫+2-CADO组的AI明显低于致痫组和致痫+DPCPX组(P<0.05).结论 癫痫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和凋亡,其可能与腺苷A1 R活性降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浓度增加有关,谷氨酸兴奋性增加可诱导神经元凋亡,这可能是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红细胞实验室A B O血型鉴定工作主要是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但存在一定缺陷[1]。以DNA为检材的基因分型技术克服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限制,已是一种独立简便的分型方法,为临床解决了一些疑难血型鉴定问题,得到广泛应用。从提高输血安全性方面考虑,向临床提供基因定型相符的血液产品是大势所趋,因此,ABO基因分型技术也是红细胞实验室的技术发展方向[2]。笔者研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Rh血型系统是国际输血协会(ISBT)已确认的29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主要包括D、E、C、c、e5种抗原,D抗原(ISBT004.001;RH1)的免疫原性最强,是临床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最重要的血型抗原,其在红细胞上质和量的改变可产生弱D、部分D和Del型,统称为D变异型。  相似文献   
5.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以往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主要采用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随着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建立从基因水平上进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目的:介绍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7/2007—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LA technolog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7/2007—07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2篇,选择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有关的文献55篇。将初步筛选的文章进一步查找全文,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内容相似的选择发表在权威杂志或近3年发表的文献,最后共纳入30篇进行综述。文献评价:文献对不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6篇为中文文献,24篇为英文文献。资料综合:传统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分型准确性较差。随着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直接测序、基因芯片等各具特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不断出现,使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分型更加准确、精细、简便、实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结论:各种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这也是由人类自细胞抗原系统的高度多态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根据不同的用途可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器官移植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肝移植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肝脏移植作为器官移植的一部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然而供体来源不足、排斥问题、技术问题等,一直困扰着我国器官移植专家,而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立足国情,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它成为解决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并为其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心脏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逐渐成为解决终末期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从心脏供体的来源,心脏移植技术,克隆技术问题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心脏移植面临的问题及一些值得深思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河北汉族人群NAT2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河北汉族人群中氮乙酰基转移酶 2 (NAT2 )基因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 2 37名河北籍健康汉族人的NAT2基因型。结果 在河北健康汉族人群中 ,NAT2各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Wt =0 .4 874 ,M1=0 .0 5 0 6 ,M2 =0 .15 6 1,M3=0 .30 5 9,M4 =0。快速乙酰化基因型 16 9例 (71.31% ) ,其中纯合的个体 6 2例 (2 6 .16 % ) ,杂合个体 10 7例 (4 5 .15 % ) ,并以Wt/M 3为主 (6 9例 ) ,占样本的 2 9.11% ;慢速乙酰化基因型 6 8例 ,占 2 8.6 9% ,其中纯合的个体 2 4例 (10 .13% ) ,杂合个体 4 4例 (18.5 7% ) ,并以M2 /M3基因型为主 ,共 31例 ,占样本的 13.0 8%。该结果经Hardy Weinberg吻合度检验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χ2=7.2 5 33,υ=8,P>0 .0 5。结论 在河北省汉族人群NAT2突变基因中 ,以M3为主 ,但主要以Wt/M3形式存在 ,M1突变最少 ,未发现M4。这可能是该地区慢速乙酰化基因型较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乔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8):1194-1195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 ,痴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而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i-mentia,VD)是痴呆的常见类型。本文总结了 4 9例 AD和 33例VD并加以对比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院自 1998- 0 1~ 2 0 0 3- 0 1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 AD组 4 9例 ,符合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学会 (NINCDS- ADRDA)很可能 AD的标准 ,其中男 31例 ,女 18例 ,年龄 5 5~ 82岁 ,平均病程 (4 2 .8±19.6 )个月 ,平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分为 15 .8±7.9,平均 …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红梅  周霞  邓芳明  李波  乔芳  唐慧 《护理研究》2004,18(22):2042-2043
[目的 ]改进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方法 ]将 3 69例儿科监护室的住院病儿随机分为常规置入静脉留置针组 (182例 )与新式置入静脉留置针组 (187例 ) ,分别观察两组置入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结果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常规置入组 74.3 3 %,新式置入组 88.4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留置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新式置入方法明显提高了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