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婴幼儿可以经胎盘或哺乳从母亲获得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因此常规的HIV抗体检测无法诊断其是否感染HIV,应用HIV核酸检测技术可实现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在实际工作中遇到1例婴幼儿HIV感染早期诊断阳性,满18个月后出现抗体难以确定的病例,在此报告对其诊断及检测情况。1 病例情况病例2012年8月12日出生,男,浙江省户籍,双亲均为HIV感染者,其母亲于妊娠3个月后采取母婴阻断至顺产,人工喂养。2012年9月24日(出生4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1对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夫妻中,妻子处于暴露风险后的感染状况,探讨HIV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HIV阳性丈夫的首次确证阳性血清用Sedia公司和Maxim公司的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免检测试剂盒进行新发感染检测,对阳性丈夫和其配偶F两次(距离暴露时间为12天和26天)采集抗凝全血,进行HIV抗体和HIV-1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丈夫检测为RECENT(新近感染),第一次采集的血浆两种核酸定量检测方法结果分别为100拷贝/mL和160拷贝/mL,属于低病毒血症。配偶F两次采集的血浆核酸定量检测均为TND(核酸未检出),其全血和淋巴细胞富积液样本的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定性检测结果均为TND。暴露140天后配偶F检测为HIV抗体阴性且HIV-1p24抗原阴性。结论核酸检测技术能用于HIV暴露后的早期检测,预测HIV感染和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TaqManTM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TaqMan^TM定量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提供手段。方法:通过分析蜡样芽胞杆菌16SrDNA、23SrDNA、16S-23S ITS、gyrB、groEL、cereolysin AB、HBL(hblA、hblC、hblD)、NHE(nheA、nheC、nheD)、bce—T等目的基因,对比所选取的不同目的基因优缺点,最终选择合适的目的基因16S-23SITS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根据GenBank公布的蜡样芽胞杆菌16S-23SITS基因的保守序列,用引物与探针专业设计软件自行设计引物和TaqMan^TM探针,并利用硅胶模型^TM 基因组DNA提取法制备DNA标准品,通过对TaqMan^TM实时荧光PCR退火温度、探针浓度、引物浓度、Mg^2+离子浓度、缓冲液浓度及酶用量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蜡样芽胞杆菌的实时荧光TaqMan^TM,陕速定量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模拟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选取的16S-23S ITS基因同源性达到99%以上,特异性好;所有蜡样芽胞杆菌均含有两段16S-23S ITS基因,有利于提高反应的灵敏度。通过对各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出蜡样芽胞杆菌TaqMan^TM实时荧光PCR的最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起实时荧光TaqMan^TM定量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3h左右完成整个检测过程。结论:实时荧光TaqMan^TM定量检测法不但灵敏度好,而且特异性高,检测时间短,能提高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和检测准确性,可望应用于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快速准确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MSM中的HIV-1新近感染者的毒株亚型组成和传播特征.方法 233例2011年新报告的MSM感染者经BED捕获酶免试验(BED-CEIA)检测为新近感染,其中107例纳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收集血浆样本提取RNA核酸,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IV病毒的pol基因片段,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07例研究对象与当年MSM新近感染者在社会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列获得率为94.4%(101/107),CRF01 AE占比最高(62.4%),其次是CRF07 BC(31.7%),另有3例B亚型,1例CRF55_01B和2例独特重组型.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主要分为CRF01 AE的簇1、簇2和CRF07_BC的簇3,杭州地区的毒株散播于各个进化分支.共发现10个传播簇,80%涉及≥2个的地市,90%与现住址为杭州的病例有关; 共发现有3个样本各存在一个监测性耐药突变,分别为M46I、T215S和G190A,传播性耐药率为2.97%.结论 浙江省MSM的HIV亚型呈现复杂性趋势,但传播性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HIV的跨地区传播较为普遍,杭州在地域上可能发挥着核心传播作用,全省已形成混杂交织的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艾滋病病毒(HIV)传播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其三种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最应避免,也最易阻断。在国家大力推广婚检、孕前检测、孕检的情况下,已极大地降低了HIV的母婴传播。但由于孕产妇自身复杂的免疫状态,极易因非特异性反应导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1-2],给临床诊断决策带来困难。对于已经临盆待产的孕产妇,更是急需判断HIV感染状况和风险,以便正确地实施后续的母婴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PCR检测HIV前病毒DNA的方法,并应用于婴幼儿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TaqMan技术,组建针对人类核糖核酸酶P( RNase P)和HI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LTR)基因的双重荧光PCR体系;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pTG19-T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该方法灵敏度的评价;采用11例已知健康人的血样和98例已知HIV感染者血样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验证;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浙江省各地妇幼保健医疗机构上送的96份婴幼儿样本,用新方法进行HIV的早期诊断,并将检测结果与罗氏HIV DNA定性检测试剂盒作比较。结果双重荧光PCR新方法能特异性检测HIV前病毒DNA,特异性为100%,检测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新方法和罗氏HIV DNA定性检测试剂盒检测96份婴幼儿样本,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经济便捷、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易于推广,有望用于婴幼儿HIV早期诊断,并为HIV前病毒DNA的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和正常体质量成人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Ala55Val多态性,初步探讨UCP2基因Ala55Val不同基因型与肠道菌群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检测86例成都地区成人(单纯性肥胖组43例,正常体质量组43例)的UCP2基因ALa55Val多态性,并分别比较不同基因型间6种肠道菌群数量的差异.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质量组均存在UCP2基因Ala/Ala、Ala/Val、Val/Val多态,两者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P<0.05);单纯性肥胖组UCP2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单纯性肥胖组、正常体质量组和研究总体中不同基因型人群的6种肠道菌群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可能是成都地区人群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但该基因ALa55Val变异与肥胖的关联可能与肠道菌群数量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估计浙江省2010-2012年重点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新发感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方法 收集浙江省2010-2012年665例HIV哨点监测阳性样本和4030例新报告确证阳性病例样本,应用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法(BED HIV-1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新发感染,利用公式I=[F×(365/W)×R]/[N+F×(365/W)×R/2]×100% 估算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并对同期新报告确证阳性病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 结果 浙江省2010-2012年HIV监测哨点重点人群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1新发感染率最高,分别为3.52%(2.22%~4.83%)、6.63%(4.65%~7.94%)和6.33%(4.83%~7.84%),其他人群均较低。浙江省2010-2012年报告阳性病例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7.08%、26.09%和30.35%,2011年和2012年MSM报告阳性病例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40.17%和42.05%。 结论 浙江省MSM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2010 2011年增长较快,2011-2012年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其他人群相对较低。报告阳性病例中MSM人群新发感染比例也较高。浙江省MSM人群HIV流行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应加大对该人群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9-2014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浙江省2009-2014年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且年满15周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基本情况、治疗效果。绘制不同基线信息免疫学恢复的Kaplan-Meier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浙江省2009-2014年累计治疗9594例艾滋病患者,平均年龄(38.7±13.0)岁。男女性别比为4.11:1,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55.9%)和同性性传播(40.0%)为主,参加抗病毒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以200~349个/μl为主(45.4%),基线CD4的中位数为221(IQR:123~298)个/μl。基线CD4<200个/μl组的CD4恢复成功的中位时间分别为CD4200~349个/μl组和CD4≥350个/μl组的3.48倍和11.58倍。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抗病毒治疗方案、最近一周漏服药和CD4恢复情况,是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毒抑制成功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建议采取扩大HIV筛查检测、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对抗病毒治疗的高危人群进行特别随访关怀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浙江省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与粪便性状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肠道菌群与粪便性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取受试者的粪便,将其分级后培养,计数粪便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菌落数,比较不同级别的粪便中各细菌数量及所占比例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I级与III级、II级与III级粪便的所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级与II级比较,双歧杆菌、6种菌的总菌落数、厌氧菌、益生菌、硬壁菌门/总菌数、硬壁菌门/非硬壁菌门菌、产气荚膜梭菌/总菌落、拟杆菌/总菌落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道细菌与粪便性状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粪便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肠道菌群数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