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7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曹丽君  高明 《武警医学》2014,(2):160-163
目的 通过CT数据对人体足部主要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并对跗跖关节进行准稳态有限元受力分析.方法 对一成年女子行足部螺旋CT扫描,将所得图像经Mimics、GUG、ANSYS等软件处理得到三维有限元数字模型,并对跗跖关节进行准稳态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 建成了足部包括全部骨骼、韧带、皮肤、软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数字模型,并在正常及模拟碾压伤情况下对跗跖关节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结论 在正常及模拟碾压伤情况下第二跖骨所受应力最大并集中于第二跖骨基底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基本规律.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初诊的鼻咽癌148例,全部经鼻咽部及颈部MRI扫描,颈部淋巴结的分区引用鼻咽癌08分期标准,比较各分区之间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原发部位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在各区分布特点及跳跃性转移情况.结果 148例鼻咽癌其中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37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0例,基底细胞型鳞状细胞癌1例.病灶局限左或右侧壁18例,局限顶后壁9例,同时累及侧壁及顶后壁的广泛病灶112例,原发病灶不明显9例.143例(96.6%)伴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转移124例(83.8%),颈部淋巴结转移117例(79.1%),其中26例(17.6%)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19例(12.8)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98例(66.2%)为咽后及颈部淋巴结均有转移.在各区的分布是Ⅰa区0组,Ⅰb区7组,Ⅱa区94组,Ⅱb区105组,Ⅲ区62组,Ⅳ区25组,Ⅴa区11组,Ⅴb区14组,咽后区202组,腮腺淋巴结转移7组.2例(1.3%)出现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1例,多处骨转移1例.2例(1.3%)发生跳跃性转移.结论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以咽后淋巴结、颈上深组(Ⅱ区)淋巴结转移最多见.淋巴结转移首站与早期局限性病灶位置有关,原发或累及顶后壁病灶比单纯侧壁病灶的咽后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局限于鼻咽部单侧病灶可出现双侧或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转移路径与解剖上鼻咽部的淋巴回流路径一致,跳跃性转移率低.  相似文献   
3.
4.
我院近十年发现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猝死病人,现就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以及一些相关问题提出粗浅看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病人中,男5例,女1例;年龄48~59岁,平均53.5岁。1.2 死前原有疾病及诱因 冠心病2例,高血压病3例。其中1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诱发因素不明确,2例发生在静脉高营养过程中,1例发生在“T”管造影后2h。1.3 临床表现与经过 病人手术前后的原发病都处于稳定状态,而突然发病、瞬间死亡发生在手术后的4-16d,猝死前4例有心前区疼痛和胀闷感,6例都有…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7岁,因车祸伤及头、胸、背21小时由某军医院转入我院ICU病房。(1996年6月23日2pm入院)。查体:T38.6℃、P126次/分、R38~45次/分、BP16/10kPa。神志恍惚、躁动不安、呼吸窘迫、唇指紫绀。右眼睑皮下及右眼球结膜出血、右鼻孔流血。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气管略左偏,双侧胸反常呼吸,双背部Ⅱ°擦伤30cm×55cm,双肺呼吸音低,右肺更低。第六脊神经平面下触痛觉消失。腹胀,肠鸣音极弱。X线胸片: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2周为一疗程.各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症状及体征记分比较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腰背部疼痛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比较长的特点。在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中,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越加的严重,腰背部疼痛的疾病亦逐渐的多见起来[1]。在有关腰痛的诊断方面,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的过程中,常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治疗,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实际上这一带有普遍性的做法究竟有多大的临床意义呢?为此笔者对181例各种急性中毒患者的抗菌素应用及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统计。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及统计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90年元月至1997年2月采用利多卡因、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梅尼埃眩晕症、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眩晕症以及颈原性眩晕症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O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0~55岁之间,平均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