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磁共振波谱是一种量化分析组织物质改变的技术,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肌醇、乳酸、脂质、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复合物体素特征,与“亨特角”波谱图特征在脑肿瘤、脑创伤、痴呆等疾病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出现白天嗜睡及其程度与病情的相关性,以及OSAHS患者白天嗜睡程度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疑似OSAHS的患者65例,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符合OSAHS诊断标准者57例,纳入此研究,其余8例作为对照组(非OSAHS组)。排除标准为有头部创伤、癫痫、脑肿瘤、脑出血、代谢中毒、感染等病史,以及服用影响神经系统兴奋性药物病史者。OSAHS组57例,根据PSG结果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9例)和重度组(33例)3组。采用Epowrth嗜睡评估表(Epowrthsleepinessscale,ESS)对所有65例患者进行测评,比较非OSAHS组及不同程度OSAHS组ESS评分的差异及其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ESS评分与呼吸紊乱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呈正相关(r=0.81,P<0.01);与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呈负相关(r=-0.62,P<0.01);OSAHS组ESS评分显著高于非OSAHS组(t=2.82,P<0.01);重度OSAHS组ESS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OSAHS组ESS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组,3组之间ES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9.19,P<0.01)。结论:ESS是评价OSAHS患者白天嗜睡程度的较好指标,ESS评分对于OSAHS的轻重程度有明显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0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COM)患者随机分组,观察针刺与高压氧结合治疗COM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其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C0FM,明显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病人的微循环血流加速,使组织灌流量增加,对患者的脑组织康复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学龄前儿童血铅与身高体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哈尔滨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以及其对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310名4~7岁学龄前儿童,测定其身高、体重,并采集空腹血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血铅水平。以CDC 1991年制定的儿童铅中毒标准:血铅水平≥100μg/L为判定铅中毒的依据。结果 本次调查儿童铅中毒率为14.9%;4~5岁儿童血铅水平与其身高、体重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体重=-0.158,P<0.05;r身高=-0.242,P<0.01,6~7岁组儿童血铅水平与身高体重无显著相关。结论 铅对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韩晶 《中医药学报》2002,30(1):9-11
介绍了运用中药加针刺 ,合理食疗加锻炼的整体疗法治疗各型高血压病的体会。通过多途径降压祛除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损害 ,使机体调节功能恢复正常。结果显示 :这一综合作用不但能起到各类西药所拥有的降压药理作用 ,而且具有西药所达不到的安神镇静作用。它降压平稳 ,作用持久 ,无毒副作用 ,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铬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将8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实验组(不同剂量的葡萄糖酸铬),高脂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实验组(不同剂量的葡萄糖酸格),每周称重1次,并于第8周末断头取血,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瘦素及生长激素,同时称取大鼠的肝,脾,肾和睾丸,计算脏/体比值.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铬对大鼠体重影响不大,但可改善饮食诱导的“Leptin抵抗”的现象,并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光子治疗仪联合金马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创面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光子治疗组(B组)、金马洗剂组(C组)及光子治疗联合金马洗剂组(D组),治疗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5 d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为80.0%,B组有效率为90.0%、C组为95.0%、D组为97.5%,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各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B、C组,且各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优于A组。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金马洗剂能明显促进痔术后水肿吸收消散,优于单纯光子治疗仪照射和金马洗剂坐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姜黄素(Cur)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DTPI)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姜黄素4和8 mg/kg干预组(Cur 4,Cur 8),每组10只。磁铁压迫法构建深部组织损伤模型,每隔48 h于创面注射姜黄素,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伤口愈合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α、TGF-β、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伤口逐渐恶化,病理学改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Cur 8组伤口愈合明显加快(P<0.05);Cur 8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新生血管密度增多。Cur 8组TNF-α、IL-6的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IL-10、VEGF-α和TGF-β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Cur 8组VEGF-α、TGF-β、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DTP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及促进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韩晶  汤后林  李健  许娟 《疾病监测》2017,32(6):472-476
目的 探讨2011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新报告且至少接受过2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描述并比较其末次与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4 222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月均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速率中位数为-2.00(IQR:-7.81~3.601) cell/l,其中60.9%的HIV感染者末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且随着首末次检测间隔时间的延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较大和同性传播的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结论 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大部分仍处于疾病进展阶段,应加强对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尤其是高年龄组以及同性传播感染者的随访,定期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长期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在线血容量监测,观察组实施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单用米多君组为单独使用米多君治疗。比较三组病人临床疗效,透析前及透析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记录三组病人透析期间不适主诉、低血压发生率以及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和单用米多君组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00,P=0.105)。三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透析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单用米多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时间2、3 h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及单用米多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适主诉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0,P=0.119)。观察组脱水量为(2.34±0.51)L高于对照组脱水量(1.83±0.34)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0,P<0.001),但观察组与单用米多君组脱水量(2.09±0.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2,P=0.07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实施在线血容量监测联合米多君治疗,有利于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减少病人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提高脱水量,减少病人不适感,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