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8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5年肾及泌尿系统不明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肾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现状及2006—2015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江苏省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分析城乡、不同性别、年龄别的肾癌发病/死亡率和(0~74)岁累积率,结合2015年江苏省户籍人口资料,估计全省肾癌发病/死亡数,并计算2006—2015年全省发病/死亡标化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2015年江苏省35个肿瘤登记处覆盖人口38761144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50.87%。据推算2015年江苏省共新发肾癌3359例,粗发病率为4.41/10万,中标发病率为2.70/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31%;全年估计发生肾癌死亡1185例,粗死亡率为1.56/10万,中标死亡率为0.85/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09%。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都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2006—2015年间,江苏省城乡、不同性别居民的肾癌中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t值为3.07~14.13,P<0.05),农村女性中标死亡率明显上升(t=2.63,P<0.05),年平均增长4.62%。在导致肾癌发病和死亡率升高的因素中,非人口因素的影响分别占67.8%和69.7%。结论江苏省肾癌的发病和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容忽视,农村女性为死亡的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73-1975年、1990-1992年、2003-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数据以及2010-2011年江苏省死因监测登记数据,分别计算糖尿病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由1973-1975年的2.21/10万上升到2010-2011年的14.08/10万,累计增长536.67%.标化死亡率由1973-1975年的1.80/10万上升到2010-2011年的4.43/10万,累计增长145.41%.各时期女性糖尿病死亡率均大于男性,且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5岁以上年龄组糖尿病死亡率近40年来上升显著.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均明显增长,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居民.结论 近四十年来年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上升明显,应加强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于20世纪70和90年代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本省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并随后在部分地区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不合理以及生活方式、环境状况等的变化对居民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解现阶段本省城乡居民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和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2006年本省组织开展了第三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为验证这次调查资料的代表性,本文对抽样调查人群代表性和数据质量年龄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1973-2005年江苏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金意  武鸣  杨婕  覃玉  陶然  韩仁强 《中国肿瘤》2010,19(12):811-814
[目的]了解江苏省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以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苏省8个抽样地区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主要肿瘤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江苏省居民1973~197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6.45/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118.92/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55.66/10万;1990~1992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78/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118.67/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56.88/10万;2003~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3.36/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109.39/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46.40/10万;30年来,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国标化死亡率稳定。在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食管癌由70年代的第1位下降到第4位,肝癌由70年代的第3位上升到第1位,肺癌由70年代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江苏省居民的肺癌和肝癌的粗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了351.18%和75.40%。女性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乳腺癌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江苏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不同恶性肿瘤的变化趋势和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苏省肺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制定癌症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死亡率和减寿率为主要指标,分析2003年~2005年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并与前两次死因调查进行比较。结果:2003年~2005年江苏省居民肺癌粗死亡率为39.67/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28/10万,占恶性肿瘤的18.98%,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江苏省肺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2003年~2005年肺癌死亡率与1973年~1975年相比,粗死亡率上升488.58%,标化死亡率上升225.88%;与1990年~1992年相比,粗死亡率上升61.06%,标化死亡率上升18.55%。结论:肺癌成为影响江苏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肺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区大丰市人群中绿茶饮用及其与吸烟、饮酒和暴露于烹调油烟等危险因素间交互作用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区大丰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523名肺癌病例和1 924 名健康对照,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表.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和调整可能混杂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饮用绿茶与肺癌发病危险之间的关联,以及饮用绿茶与其他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规律饮用绿茶可使肺癌发病危险显著降低[调整OR值(ORAdj)=0.520,95%可信区间(CI):0.392~0.691];并且肺癌发病危险有随着开始规律饮绿茶年龄减小而降低的趋势(Pfor Trend Adj<0.000 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规律饮绿茶分别与曾经吸烟、总吸烟量≥30包·年、曾经饮酒以及经常暴露于烹调油烟等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尤其与曾经吸烟和总吸烟量≥30包·年间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其可显著降低吸烟者肺癌的发病危险,ORAdj分别为0.575(95%CI:0.425~0.777)和0.706(95%CI:0.500~0.999).结论:长期规律饮用绿茶对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肺癌高危人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用于肺癌的化学预防.  相似文献   
7.
8.
摘 要:[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9—2018年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全省质控合格的48个肿瘤登记处的2018年肿瘤登记数据,分城乡、性别计算不同癌种的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并结合2018年全省户籍人口资料,估算全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和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以及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顺位等指标。利用江苏省16个登记处2009—2018年肿瘤登记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中标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变化趋势。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计算。[结果] 2018年江苏省估计新发和死亡恶性肿瘤病例分别为26.72万例和16.79万例。全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其中标率分别为341.60/10万和184.62/10万,死亡率及其中标率分别为214.63/10万和102.20/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中标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及其中标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肝癌是江苏省发病第1~5位的癌种,其构成合计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59.64%。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是导致江苏省居民死亡第1~5位的癌种,其构成合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0.98%。60~79岁老年人是江苏省恶性肿瘤防控优先考虑的重点人群,其次为40~59岁中年人,其发病数分别占全人群的55.19%和25.84%。2009—2018年江苏省男性恶性肿瘤的中标发病率以年均0.70%的速度明显下降(P<0.05),而全省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则明显升高,年均升幅为0.40%~2.10%(P均<0.05)。同期全省男性、全省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中标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其AAPC为1.20%~1.80%(P均<0.05)。[结论] 江苏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处于较高水平,且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恶性肿瘤的整体防控形势严峻。应针对恶性肿瘤高发人群,根据不同地区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逐步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9.
韩仁强  武 鸣  陈万青 《中国肿瘤》2012,21(11):805-811
[目的]分析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和死亡数据,分析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构成、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发病及死亡顺位、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等,并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和死亡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03~2007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8.60/10万,中标率为4.05/10万,世标率为5.91/10万;死亡率为3.29/10万,中标率为1.44/10万,世标率为2.30/10万.前列腺癌在全部癌症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2.93%和1.56%,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12位.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相比,2003~2007年中国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但5年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 2003~2007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其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汪 荃  韩仁强  李 莹 《中国肿瘤》2019,28(11):838-844
摘 要:[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5年胃癌发病和死亡现状及2006~2015年胃癌发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疾控中心收集并质控后的35个登记处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从中抽取胃癌数据,计算分城乡、性别及年龄组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累积发病(死亡)率(0~74岁)、截缩发病(死亡)率(35~64岁)等指标。结合江苏省2015年户籍人口资料,估算全省胃癌发病(死亡)数。汇总2006至2015年全省肿瘤登记资料,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胃癌世标发病(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15年江苏省估计胃癌新发病例32 744例(男性22 928例,女性9816例),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4.05%,位居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2位;估计胃癌死亡24 663例(男性17 085例,女性7578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87%,位居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第2位。江苏省胃癌发病率为42.97/10万,中标率为23.83/10万,世标率为23.67/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95%。胃癌死亡率为32.37/10万,中标率为17.00/10万,世标率为16.68/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91%。江苏省胃癌发病中标率在2006至2015年AAPC为-3.97%(95%CI:-4.9%~-3.0%),胃癌死亡中标率AAPC为-3.98%(95%CI:-5.0%~-3.0%)。[结论] 2006至2015年江苏省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胃癌发病、死亡仍处于较高水平,城乡流行存在差异,应针对性加强重点人群尤其是城市中老年人群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