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现况及其与伤害行为相关性,为提出网络成瘾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年2---4月抽取北京市65所初中、76所高中、34所职业技术学校和12所大学的学生共39 798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高中、大学卷)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总体报告率为7.6%,其中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6.1%,8.4%,9.0%,城区和郊区分别为8.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倾向与打架、受欺侮、自残、自杀等伤害行为及孤独感、心情郁闷、失眠等心理问题有相关性(P值均<0.01).结论 网络成瘾是大、中学生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网络成瘾与伤害有关心理、行为密切相关.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时,应考虑采取心理、行为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现况及其与物质成瘾行为的关系,为有效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北京市高中76所、职业技术学校34所、大学12所的学生共24 520名,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了解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其与物质成瘾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高中、大学学生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7.31%和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0.05%发生过被迫性行为,有32.29%的学生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安全套的使用率为63.61%,有10.03%的学生曾经发生/造成意外妊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现在吸烟、现在饮酒、重度饮酒、醉酒、吸毒、擅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等均与性行为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性行为已经成为北京市大、中学生的重大健康问题.早期、多角度地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一起大型国际田径锦标赛期间场内票务工作人员聚集性腹泻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为大型活动中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提供案例与参考。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搜索病例、了解发病情况和可疑感染途径,采集并检测食物、患者粪便等样本,进行34种肠道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该起疫情共发现病例49例,均为某票务公司票务工作人员,罹患率为20.85%(49/235),发病高峰为2015年8月27日01:00至08:00。南部检票口的病例数多于北部。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2份病例粪便样本产气荚膜梭菌特异性基因阳性。本次聚集性腹泻事件的可能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可能的感染途径是集中进食被产气荚膜梭菌污染并保存不当的食品。大型活动组织中,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对场内人群进行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15年北京市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及北京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对手足口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各组间的率与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5年北京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28 677例,发病率为133.28/105,低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共21 325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4.36%。全市发病率较前一年下降40.58%。发病率前三位的区为平谷区(249.49/105,1 171例)、顺义区(215.72/105,2 171例)和大兴区(213.01/105,3 259例)。发病率性别比为1.43∶1(男∶女)。患者以0~5岁病例居多(87.77%)。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53.88%)和托幼儿童(37.34%)。结论应在夏季针对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中5岁及以下儿童、散居儿童等进行综合干预,以防控手足口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北京市部分企事业单位人群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4 372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6组,分别测定身高、体重及空腹血脂指标,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北京部分企事业单位人群总血脂异常率为30.75%,男性为44.75%,女性为18.66%。男性、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肥胖者更易于患有血脂异常,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升高血脂异常率增高。结论该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性别有关,提示30岁以后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1-202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以及北京市16个区(县)的29家哨点医院的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间分布以及病原学构成和变化。结果 2011-2020年, 北京市≥6岁人群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8 183例, 其中重症46例(占0.12%), 年均报告发病率19.04/10万, 男女性别比为1.37∶1(22 064∶16 119), ≥6岁人群手足口病构成比由2011年的7.56%(2 606/34 488)增加至2020年的24.54%(546/2 225)。顺义区、延庆区和通州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较高。哨点监测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6.78%(1 976/2 959), 2014年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构成比为45.29%(101/223), 2020年无检测出EV-A71阳性, 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构成比从2016年的15.11%(34/225)提高到2020年的8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5-2021年北京市霍乱弧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特征, 为霍乱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2015-2021年分离到的霍乱弧菌, 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实验;对收集的霍乱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北京市2015-2021年共分离76株O1群霍乱弧菌(来源分别为人源性61株、环境涂抹10株和水产品5株), 包括68株小川型菌株和8株稻叶型菌株, 其中6株为O1群小川型菌株ctxAB基因阳性, 均分离自散发病例。PFGE结果显示, 76株分为33种带型。北京市2015-2021年共报告霍乱疫情38起, 以散发疫情为主(92.11%, 35/38);累计报告病例45例, 6-9月占97.78%(44/45)。北京市有9个行政区报告霍乱病例, 朝阳区和昌平区分别占42.22%(19/45)和31.11%(14/45);霍乱病例的年龄分布在19~63岁, 44例病例均出现腹泻症状, 1例临床症状不详。腹泻次数为3~9次/d的占84.09%(37/44)。临床症状中, 出现黄色稀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的分别占95.45%(42/4...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一直处于我国法定传染病首位。手足口病给众多家庭及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本文主要聚焦近年来我国关于手足口病经济负担相关的研究,系统地阐述我国手足口病经济负担的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准确估算手足口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诸多研究显示手足口病,尤其是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应着重减低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的风险,同时减低轻症病例的发病水平,以降低手足口病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