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华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金华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现状。方法:依据卫生部制订的《县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督导检查表》[1]标准要求,对14家医疗用血单位的输血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4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输血科设置、仪器设备、项目开展、制度建设、输血文书的规范等问题。结论:各相关部门应对临床输血管理引起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 ,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解金华市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现状 ,我们对 2 0 0 1年来我站第一次参加献血的人员进行梅毒感染的结果统计 ,其结果应引起关注。一、材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 2 0 0 1年 1月~ 12月来我站第一次参加献血者共 1673 6人 ,其中男 10 83 3人 ,女 5 90 3人 ,年龄 18~ 5 5周岁。2 .检测试剂 吉比爱生物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产品梅毒 (TP)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 ,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的批批检。TPHA确证试剂为OMEGADLAGNOS TICSLIMITED产品。3 .检测方法 ELIS… 相似文献
4.
孕妇IgG型血型抗体效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ABO溶血病50%发生在第一胎,其发病与IgG型血型抗体的效价相关.为评估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我们对228对ABO血型不合夫妇作了孕期IgG型血型抗体的效价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健康人HEV感染233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HEV感染233例流行病学分析陈森泉钱炳祥黄方取浙江省金华市中心血站321000SubjectheadingsHepatitisE/epidemiology主题词肝炎,戊型/流行病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126为了解HEV在我地区的流行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五金工业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听力计测定某镇五金工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并使用声级计测定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调查作业工龄,用直线回归法分析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所调查五金工业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为27.97%,各级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长期暴露在工业噪声下可引起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经回归分析,要保护95%的作业工人不发生噪声性耳聋,接触噪声总剂量应控制在119dB.年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术后黏膜形态和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72例经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于术后予以常规综合辅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术后鼻腔黏膜形态恢复时间及功能转归情况,并记录2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鼻腔黏膜形态转归各个阶段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3个月的纤毛传输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FESS术后辅以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转归,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贮存期血液K^+的改变与临床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森泉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3):261-262
目的 对贮存期血液K^ 浓度变化的观察,探讨在临床大量输血及对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时,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在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内,以5天为间隔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定贮存血液K 浓度改变。结果 血K^ 浓度的变化,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贮存时间达5天后,血液K^ 浓度平均达到10.27mmol/L,大大高于人体生理水平(3.5-5.5mmol/L)。结论 在临床大量输血及对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应避免输注贮存期长的全血。若不得已输注贮存期超过5天以上的全血时,应进行血液K^ 浓度的检测观察,同时应大力提倡输注成份血,避免输血后引起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9.
五金工业噪声作业工人的扩展高频测听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噪声作业工人扩展高频听力状况,探讨扩展高频测听对早期发现噪声性聋的敏感性。【方法】应用频率范围为0.5~20kHz的纯音听力计对588名五金工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进行检测,以180名健康年轻人作为对照。【结果】在99.05dB(A)的噪声强度下,当0.5~6kHz的阈值未出现异常时,10~18kHz的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0~18kHz,P〈0.01),对最大输出没有反应耳数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18kHz,P〈0.01)。不同工龄组比较,6~10年工龄组的10~18kHz的阈值明显升高。【结论】高强度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10~20kHz听阈的变化早于0.5~6kHz.工龄影响10~20kHz听闻,其对最大输出引不出反应和听阈阈值的变化可作为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及噪声易感者的指标。扩展高频测听对早期发现噪声性聋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