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天津市1981年~2000年结肠癌发病年龄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1981年~2000年天津市结肠癌发病年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为确定结肠癌高发人群 ,探讨结肠癌病因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天津市肿瘤登记处的肿瘤发病资料 ,分性别、年份计算发病中位年龄 ,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20年结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64岁 (男性 :64岁 ,女性65岁 ) ,以70岁年龄发病人数最多 ,发病年龄在54岁~72岁之间者占发病总数的50%。1981年~2000年结肠癌发病中位年龄呈上升趋势 ,20年共上升6.0岁。结论 :天津市1981年~2000年结肠癌发病年龄变化趋势表明 ,应进一步加强对高年龄组人群结肠癌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1981-2006年期间天津城市居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计算PTC的平均发病率,性别、年龄别发病率以及PTC占全部甲状腺癌新发病例的构成比情况。依据时期发病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26年来PTC发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结果 1981-2006年天津市居民PTC平均发病率为1.30/10万,其中女性为2.14/10万。近26年PTC的发病率年均增长6.7%,超过总体甲状腺癌的年均增长幅度。女性PTC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从1981的0.87/10万增加到2006年4.70/10万,增加了4.4倍,年均增长6.2%。26年来PTC发病在甲状腺癌中所占的构成比从1981年的11.1%上升到2006年的69.5%,增加了5.3倍。女性与男性PTC的发病比呈现20~49岁年龄组高峰。结论近年来女性PTC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呈逐年快速升高的趋势,特别是男女性别比存在特殊的年龄高峰期,提示仍需进一步研究寻找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通路是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通路,通路中的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human 8-oxoguanine glycosylase,hOGG1),人类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MutY homolog(MUTY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BER通路中重要的酶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修复障碍,最终引起癌症发生.DNA损伤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BER通路基因hOGG1Ser326Cys,XRCC1 Arg194Trp,XRCC1 Arg280His,XRCC1 Arg399Gln,XRCC1-77T>C和MUTYHHis324Gln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的研究进行汇总,并探讨了多项研究对BE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肺癌亚型的关系以及与吸烟之间关系.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受多因素影响,其相关性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GE多导电生理心电工作站系统是我导管室开展心脏电生理手术的必要设备,系统设置功能意外被设置密码,不能进行设置更改。协同厂家工程师,进入系统数据库,删除系统了设置密码,恢复系统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女性乳腺癌家族史或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和关联强度,为拟合构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近30年来国内有关乳腺癌家族史或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值及其95%CI。结果:综合39篇文献结果,得出乳腺癌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合并OR值为2.76(95%CI:2.60~2.94),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合并OR值为2.23(95%CI:1.86~2.67)。结论:乳腺癌家族史或肿瘤家族史都与乳腺癌发病中等相关,属于乳腺癌发病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分类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9年8月至12月参加乳腺癌筛查项目中行乳腺X线摄影的3483名妇女资料,参照BI-RADS标准对乳腺评估分类,对于疾病的诊断最终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I-RADS评估分类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BI-RADS各类的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3483名受检妇女乳腺组成中脂肪型、散在腺体型、不均匀致密型和高度致密型分别有267、1245、1890和81名.进行BI-RADS评估分类,0~5类分别为273(7.8%)、1011(29.0%)、1741(50.0%)、383(11.0%)、59(1.7%)和16(0.5%)名.71例受检者的77个乳腺病变经病理证实,包括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48例.BI-RADS评估分类的准确度为63.6%(49/77),敏感度为93.1%(27/29),特异度为45.8%(22/48),BI-RADS总体PPV为50.9%(27/53),0类、4类和5类的PPV分别为25.0%(1/4)、36.4%(12/33)和87.5%(14/16),2类、3类的NPV分别为90.9%(10/11)和100.0%(12/12).结论 乳腺X线摄影应用BI-RADS评估分类可以有效地预测乳腺恶性病变,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应用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女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我们利用1985年天津市5个市区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442例病例选自1981~1985年诊断的或在抽样调查中新诊断的女性高血压病人.病例和对照按年龄、性别和在天津生活的街道配比.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资料分析.病例和对照比较显示:女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能有高血压家族史、较早的初潮和自然绝经年龄、较早的初产年龄、较低的文化水平和职业.女性高血压与家庭收入、脑卒中和吸烟的关系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津市居民致癌物代谢酶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CYP1A1Msp位点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1的多态性情况。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之间CYP1A1和GSTM1基因型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携带CYP1A1变异基因型或GSTM1阴性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高,比值比(OR)分别达到2.44(1.04~5.81)和1.84(1.03~3.2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CYP1A1变异基因型、GSTM1阴性基因型的吸烟个体患肺癌的风险较大。结论:CYP1A1Msp位点变异基因型和GSTM1阴性基因型可能是肺癌的易感因素,吸烟与肺癌易感基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里继基因组学之后的全球研究热点,目前它在肿瘤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正蓬勃开展。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经典与新兴技术手段以及它在寻找肿瘤特异标志物、肿瘤早期诊断与分类判别、预后判断以及在抗癌药物筛选和肿瘤发生机制等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