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篇 |
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出版年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化新 谢世宏 李书岐 罗成旺 唐浏英 余陶 唐青 张佳珂 格桑卓玛 斯塔 茶果 嘎路 索郎平措 丹巴仁增 王洪举 尼玛次仁 郁晓峰 卢效信 阎申义 次仁旺堆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2):89-93
目的:查明西藏林芝地区是否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方法:选择有疫情报告地区,进行人间疫情调查;健康人群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山地针,阔叶混合林及山间平原的农田和居民区,用夹夜法调查小兽数量;采集捕获动物肺,血和牛,羊血清标本,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血标本用金标免疫斑点渗滤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动物肺的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在西藏自然区防疫站疫情资料中,有该病记载的1976年工布江达县1例,1980年林芝县9例,检测林芝地区医院住院者18人,西藏高考学生357人和其他体检人员117人血标本,仅从2名林芝县,2名工布江达县,1名察隅县的高考学生和1名住院产妇中检出抗汉坦病毒总体抗和IgG荧光抗体,被检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22%,检测中华姬鼠等脊椎动物肺115只,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中华鼠1只,带病毒率0.87%,动物血抗汉坦病毒总体和IgG荧光抗体皆阳性的有中华姬鼠5只,高山田鼠1只,抗体阳性为5.22%,检测扣,羊310只血清,其中黄牛抗汉坦坦病毒总抗体阳性率0.85%(1/118),绵羊总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1.68%(3/179),结论:西藏林芝地区有HFRS散发病例,健康人群,中华姬鼠,高山田鼠,黄牛和绵羊中有汉坦病毒感染,证实了林芝县山地针,阔叶混合林及山间平原地带和工布江达县境域内存在着HFRS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2O世纪取得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化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5):388-396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自1930年在我国东北有记载以来,已有70年的历史[1].我国东北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20年中(1930~1949),由于长期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1931~1945)和以后的解放战争等原因,缺乏当地HFRS疫情资料记载,仅根据日本和伪满期间的文献报道,掌握一些当时的有关情况.现分为解放前20年和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两个阶段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以未知血清作为第一抗体直接包被微量凹井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抗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抗体,得到成功的结果。此法应用于检测从中国一些省市收集的1,380份健康成人血清中抗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抗体,其中141份阳性,总阳性率为10.2%,各地的感染率不同。对25份阳性血清进行了阻断试验,结果是在阻断后的P/N比值全部低于阻断前的P/N比值。这25份阳性血清中有17份来自河北省迁安县一带农村,该地区在两年前曾发生成人流行性腹泻。西藏50份血清均阴性,海南岛50份血清中仅1份阳性。 相似文献
4.
6.
7.
用IFAT检查周宁县657只鼠肺,城镇室内褐家鼠的HFRS病毒抗原的阳性率为4.72%,野外黑线姬鼠宁波亚种为5.95%。褐家鼠有外窜。城镇病例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多属于褐家鼠型出血热,农村或野外感染的病例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主要属于黑线姬鼠型出血热。褐家鼠型出血热症状比黑线姬鼠型出血热的症状轻。黑线姬鼠流行高峰之后出现人间流行高峰。福建北部山区是我国黑线姬鼠型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带的东南边缘部分,自然疫源地多属于山区小盆地型。周宁县除野外有黑线姬鼠型自然疫源地外,室内尚有褐家鼠型疫源地。恢复期病人血清检查21份,阳性率为90.48%,抗体维持较久,经9年仍有查出者,健康人群检查172份未发现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流行的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为制定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初筛为阳性的鼠肺标本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部分M和S基因片段上的目的核苷酸序列,纯化回收测序后,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结果呼和浩特市33份阳性鼠肺中,其中32份为褐家鼠肺,1份为小家鼠肺,经巢式RT-PCR扩增,用汉城病毒型特异性引物共扩增出部分S、M片段(G1、G2区)69个,经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褐家鼠和小家鼠所携带汉坦病毒均为汉城型S1亚型。结论呼和浩特市家鼠中流行的汉坦病毒为汉城型,与流行病学分型一致。 相似文献
10.
唐青 阚飙 斗智 赵秀芹 罗成旺 方越 熊远 邱季春 胡静 刘光中 周艳萍 张家驹 李志刚 胡丽娟 王昭孝 武凤兰 李伟 龙清忠 陈润 李世清 王福兴 扈光伟 夏建华 胡美娇 陈化新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4)
用ELISA方法对全国12省部分地区人群共760份血清B19IgG水平进行了调查。283份健康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0.2%~90.5%,平均45.6%;病人血清445份,其中表现出与B19感染所致疾病相似症状者(332份)B19IgG阳性率为38.8%,水平高于患其它疾病人群(113份血清,阳性率25.7%,u=2.533,0.02>P>0.01);另外调查孕妇32例,阳性率40.6%。说明微小病毒B19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着广泛的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