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89篇 |
内科学 | 2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0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7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按照性别、年龄段和发病部位,分析1973年至2007年上海市区结肠直肠癌的发病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按照世界标准人口计算结肠直肠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结肠直肠癌亚部位,但直肠癌的构成比从1973年至1977年的66.5%,下降至2003年至2007年的44.4%。远端结肠癌标化发病率的APC最高(男性为5.3%,女性为4.9%),其次是近端结肠癌(男性为4.1%,女性为4.2%),直肠癌的APC最低(男性为1.5%,女性为1.1%)。女性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在30~39岁年龄段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APC分别为-3.8%和-2.8%),男性直肠癌发病率在30~39岁年龄段也出现了显著下降趋势(APC为-1.9%)。结论:1973年至2007年上海市区结肠直肠癌发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结肠癌发病上升更为显著,而乙状结肠癌和升结肠癌发病增加是结肠癌构成比上升的最主要因素。在低年龄段人群中,开始出现男性直肠癌、女性直肠癌和远端结肠癌发病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疼痛对癌症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的发生率,疼痛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癌痛与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住院患者为主,采用癌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SDS抑郁自评量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以及一般状况评定量表收集癌症患者相关资料.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236例,均为病理确诊的癌症患者,其中疼痛的发生率为64.4%,轻、中度痛占55.9%,重度痛占8.5%;抑郁的发生率为34.3%.不同程度的疼痛与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的损害明显相关(P=0.001,0.047,0.008).疼痛与肿瘤患者的抑郁发生明显相关(P《0.001),癌症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在无痛组、轻度痛组、中度痛组和重度痛组分别为14.3%,7.7%,60%,80%.结论癌症患者中约2/3发生疼痛,1/3发生抑郁.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疼痛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性,12岁。因心悸1天就诊,拟诊为“心律失常”收住入院。6年前曾因埃布斯坦综合征在外院行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修补术。体检:BP90/70mmHg。神志清。心界不大,心率160次/min,心律均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右心房明显扩大(心房化右心室扩大), 相似文献
5.
6.
护理教育的发展 ,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前提 ,改进护生实习转科综合技能考试的形式 ,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要求 ,也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途径。在实施整体护理实践能力考试形式以前 ,我院护生实习转科综合技能考试形式的发展经历了 2个阶段 :一是闭卷理论考试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分开形式 ;二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相结合的考试形式。经过对比观察 ,我们对 2 0 0 1届大专护生采取了整体护理实践能力考核形式 ,得到了带教老师及护生一致的认可 ,现介绍如下。1 整体护理实践能力考核形式护生于本区实习的最后 1周 ,为避免考试成绩受… 相似文献
7.
8.
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网络工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 8月上海市成立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 (以下简称心脑防办 )。随着卫生防病体制的改革 ,从 1998年底开始 ,原上海市心脑防办的业务功能随主体归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慢性病预防部承担其相应的职能。各区、县心脑防办的机构设置尚在逐步调整阶段。为了解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报告系统的现状及其沿革 ,为机构改革、理顺网络提供决策依据 ,1999年 3月由慢性病预防部对本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调查表形式 ,对区、县心脑防办近 5 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2 结果与分析2 .1 基本… 相似文献
9.
宫颈机能不全无创伤缝合宫颈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年至 1998年我们采用无创伤缝合宫颈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 189例 ,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9例 ,2 3~ 38岁 ,术前共妊娠 6 5 2次 ,平均 3 45次 /人 ,早期流产2 5次 ,占 3 8% ;晚期流产 374次 ,占5 7 4% ;早产 2 36次 ,占 36 2 % ;足月分娩 17次 ,占 2 6 %。采用无创伤缝合一次成功 170例 ,成功率 89 9% ,分娩时孕周均超过 34周 ,早产儿死亡 2例。失败 19例中 ,中央性前置胎盘 3例 ,双胎 2例 ,子宫敏感 (原因不明 ) 6例 ,术后感染 6例 ,重体力劳动 2例。19例中术后孕周延长 2~ 5周 6例 ,6~ 10周 10例 ,11… 相似文献
10.
疼痛、抑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的发生率,分析癌痛与肿瘤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探讨癌痛和抑郁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36例癌症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癌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分级法(NRS)以及一般状况评定量表分析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36例经病理确诊的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为65.3%,轻、中度痛占57%,重度痛占8.3%;抑郁的发生率为34.3%.疼痛与肿瘤患者抑郁的发生明显相关(R2=0.473,P<0.001).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之间其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01, 0.047, 0.008);而有、无抑郁患者之间的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也有显著差异(P=0.001,0.025, 0.002).结论:癌症患者的疼痛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