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103,自引:15,他引:88
目的:监测医院感染率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查1997年新入院患者的20%,包括死亡患者。结果全年共调查4413例,发现感染396例,医院感染率为8.97%;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医院感染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占52.98%,革兰阳性球菌占28.15%,真菌占19.21%,结论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必须改善改疗条件,改进管理方法,克服管理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2,自引:19,他引:33
目的探讨分析我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10多所不同级别医院进行了手卫生行为的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执行率为35%,远低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56.5%;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以护士为最高,占39.3%;从科室类别看,妇产科最好而外科最差;接触患者前进行手卫生清洁的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也较高,且较多使用快速手消毒剂(ABHR),并且在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手套的比率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与病房内是否提供肥皂等洗手剂密切相关(P<0.01),而与病房外其他洗手设施无关。结论我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这与人偏重自我防护忽视他人的意识有关,除有针对性改善病房内洗手设施外,加强培训、改变观念对促进手卫生执行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医疗器械酶洗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目的探讨酶清洗剂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酶清洗剂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如何选择酶清洗剂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器械的清洗必须使用液态、清澈透明、无泡或少泡,均匀无杂质、具有漂洁功能、最适水温的要求、对水质无限制的多酶清洗剂。结论医疗器械的清洗采用优质多酶清洗剂,对保证消毒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军卫一号分系统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感染发生规律,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是为各层次领导服务提供必要的感染资料信息并与军卫一号工程接轨,方法 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面向对象技术,在总结了多年来军队医院感染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研究开发出军卫一号分系统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结果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能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全流程监测、分析、统计、浏览、查询,形成图文并茂的动态监科表,使医院感染控制人员从繁琐的资料汇总统计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资料的分析、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上。结论 军卫一号分系统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成为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环节,是一个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19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3~4月份收治和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流行病学特点:时间分布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两个发病高峰,地理分布:发病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人群分布: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2)输人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2批传染源;(3)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4)控制隔离传染源、加强病区通风换气和定时消毒、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等各项措施采取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掌握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不同级别的16家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情况的调查,并与1994及1999年两次全国调查中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手部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观察评估.结果我国大中型医院的感染管理体系已日趋完善,在专业科室职能建设、专职人员队伍层次及水平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后洗手率达60%,明显高于接触病人前及接触物品后35%的手卫生执行率.结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专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已有相当的积累和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在发展方向上应全面引进质量管理的技术指标,尝试由结果评价为主的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并突出循证医学在管理上的指导作用,用系统的观点推动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过程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及不同条件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影响。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8所三级医院不同职务、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观察。结果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为56.5%,医生为61.0%、护士为53.8%。在提供手套时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52.8%,不提供手套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提供醇类快速手消毒剂、肥皂和洗手液时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58.7%、61.3%)比不提供的手卫生执行率(51.2%、48.4%)高(P〈0.05、P〈0.0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时间≥15s的占74.6%。结论我国大城市、大医院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相对较好,洗手时间和流程较为规范,但仍存在手卫生意识薄弱、硬件设施不足等缺陷,尚需加强手卫生教育,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能和专职人员的职责. 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咨询、指导及监督检查等职能工作;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改变过去只注重医院内部常见致病菌的监控,将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作为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职能科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提高医院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能力,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健全管理组织,明确管理职责,完善管理制度,探索有本院特色的管理工作模式,加强管理职能,采取多样的管理措施;开展医院医院管理研究和经验交流工作,加强重点管理,重视管理效果。结果:医院感染率从1990年的14.72% 降到1999年的8.12%,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不断加强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机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法规与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目的加强医疗机构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方法分析医疗机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现状,借鉴国内外现有法规和实践经验,提出建设建议。结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初步建立一套目前适用的职业安全管理方案。结论医疗机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法规化和体系管理势在必行,是保证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