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 对2005-2011年间,福建省福州市胸科医院分离获得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 分别使用传统鉴别培养基法和多位点PCR、hsp65-PRA与rpoB-PRA,以及hsp65、rpoB、16s rRNA和ITS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全部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450株被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菌株中,有45株被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余405株被鉴定为23种不同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和1株支气管戈登菌.结论 在该地区有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和流行,其中,6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支气管戈登菌为在福建省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24位点MIRU-VNTR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评价.方法 应用欧盟推荐的24位点MIRU-VNTR分型方法,将本次分型结果与MIRU-VNTRplus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应用BioNumerics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77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347种基因型,其中299株分为69个基因簇,另278株表现为独特的基因型.MIRU31、Qub11b2、Qub26、Qub4156c、Mtub21、MIRU20和MIRU26七个位点对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辨力较高,另17个位点的分辨力较低,其中MIRU24位点分辨率为0.结论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MIRU-VNTR分型具有良好的多态性,且该地区以现代型结核分枝杆菌为流行优势菌.  相似文献   
3.
结肠途径辅助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芹  马勤敏 《医疗装备》2004,17(10):33-33
亚急性重症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起病急,病情凶险,并发征多,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死亡率高,可达70%以上,病情长,可达数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我院于2002年开始,开展物理治疗如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全血灌流、结肠途径治疗、肝病治疗仪等项目,死亡率明显降低,病程缩短,恢复效果良好。有一例病人因各种原因,未做人工肝血浆置换、全血灌流,只做结肠辅助治疗5次,病情逐渐减轻,住院27天好转出院,因病例典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自贡市35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 从自贡市各区(县)及市结核病防治获得的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通过罗氏培养基(L-J)、对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鉴别培养基初步鉴定为NTM,再经多位点PCR方法确定为NTM后,对rpoB、hsp64及its基因进行测序及分析鉴定。结果 35株疑似NTM临床分离株,通过初步鉴别,多位点PCR,rpoB、hsp64及its基因测序及分析鉴别出32株NTM,分别为脓肿分枝杆菌(M. abscessus)11株、胞内分枝杆菌(M. intracellulare)7株、堪萨斯分枝杆菌(M. kansasii)5株、鸟分枝杆菌(M. avium)3株、脓毒分枝杆菌(M. septicum)1株、马赛分枝杆菌(M. masseillense)1株、戈登分枝杆菌(M. gordonae)2株、副瘰疬分枝杆菌(M. parascrofulaceum)1株和Mycobacterium peregrinum 1株。结论 抗酸染色阳性、PNB/TCH鉴定为NTM的临床分离株中包含不同种类的NTM,自贡市NTM肺病的病原种类较多,以快生长脓肿分枝杆菌为主,其次为慢生长不产色菌的胞内分枝杆菌和缓慢生长光产色菌的堪萨斯分枝杆菌。实验室应开展进一步菌种鉴定,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性的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H)技术,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序列及常见的突变位点,分别设计1条野生型和7条突变型探针,建立RDBH技术,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喹诺酮耐药性检测,以比例法药敏试验和DNA测序做对照。结果 应用比例法药敏试验、DNA测序、RDBH三种方法分别检测59株喹诺酮耐药株和51株喹诺酮敏感株,与比例法相比,RDBH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49%(41/59)、100%(51/51),符合度为83.63%;而RDBH与DNA测序结果比较,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40/41),98.55%(68/69),符合度达98.18%。结论 RDBH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比例法检测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乙胺丁醇(EMB)耐药性,基因测序检测embB基因的突变,2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有43株(51.2%)对EMB耐药,41株(48.8%)对EMB敏感,57株耐多药菌株(67.9%)的embB基因发生突变.在43株EMB耐药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40株(93.0%),而41株EMB敏感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17株(41.5%),embB基因在耐药菌株中的突变频率远高于敏感菌株(2=25.58,P=0.00).embB306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其在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也高于敏感菌株(2=12.37,P=0.00),embB基因和embB306位点检测EMB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0%和65.1%,58.5%和73.2%,76.2%和69.0%. 结论 EMB耐药的产生与embB基因和embB306突变有关,二者用于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574例结核病病例细菌学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西安市分支杆菌病原菌感染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为调查点,于2005年5~8月对其13个区级结防所就诊的所有病人进行调查,每个病人收集三份痰标本。采用痰涂片和痰培养法检测病人痰标本,鉴别培养基培养法鉴定分支杆菌菌种。结果574位病人,涂片阳性113人,阳性率为19.69%,培养阳性病人150人,阳性率26.13%。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360.50,P<0.01),两者联合阳性率为26.83%。从137例病例痰标本中分离到251株分支杆菌菌株,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NTM)和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是67.88%、5.84%、11.68%、14.60%。结论细菌培养法可明显提高阳性率;NTM感染流行状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判定。结果心电图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虽然二者均有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心通胶囊结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通脉四逆汤加减对中晚期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癌性发热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0例)与观察组(简称观察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解热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发热症状的变化、Karnofsky评分。结果:临床观察显示,在发热症状变化、Karnofsky评分,治疗组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四逆汤加减治疗中晚期癌性发热,能够有效的改善发热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治疗中晚期癌性发热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出院指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患儿起病急,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以及对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出院指导,对于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1临床资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