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篇 |
完全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预防医学 | 17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11省市35~64岁人群血清甘油三酯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9,自引:2,他引:87
目的 研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1省市队列研究中35~64岁男女两性27016人基线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血清TG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TG分布存在地区间差异,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3倍;(2)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P<0.001);(3)高TG血症为我国临床高脂血症分类中最常见的类型;(4)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两性TG水平与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血糖(GLU)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育锻炼负相关;(5)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高TG血症患者中有聚集现象。结论 TG与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有关联,可作为多种危险因子的标志。多数高TG血症的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异常,提示高TG血症患者可能处于心血管病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8,自引:8,他引:80
目的:评估北京市城区1984-1999年16年间急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强度。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监测方案(monitoring of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简称WHO MONICA方案)中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的资料,逐年计算急性脑卒中事件发作粗率,年龄标化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粗率,年龄标化首发发病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年平均变化幅度,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状态。结果:(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男性年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4.5%和4.1%,女性均为4.2%,(2)65-岁和70-74岁老年组发病率增加尤为明显;(3)199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较为10.3%,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结论:北京市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老年组增加更为明显,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群中脑卒中病人的绝对数增加,应加强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赵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项目名称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止时间 :1984年至今 (国家“七五”医学科技资助项目时间为 1986~ 1990年 )项目获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 ,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 ,我国在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 ,试图对脑卒中在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做一简要陈述。1.脑卒中在中国人群死亡中的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根据近几年卫生部对全国 3 6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11省市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 探讨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 1 1省市队列人群 (35~ 64岁 )共 2 7739人于 1 992年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的资料 ,计算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观察终点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人年标化发病率 ,用Cox回归模型预测危险因素水平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 1 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 (分别为 652 .3 1 0万和 2 0 6 .7 1 0万 ,二者RR =3 .1 2 ,P <0 .0 0 1 ) ;(2 )有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腰围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最高 (男性 91 0 .2 1 0万 ,女性 930 .7 1 0万 ) ;(3)男性年龄、吸烟、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女性为年龄、体重指数和代谢综合征。结论 1 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 ,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尤其脑血管病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整个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关系重大。近年来,由于对医学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医学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医学人才辈出,现代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医疗卫生系统中,护理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其根本原因是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滞后,护理人才缺乏。下面就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探讨。1 存在的问题1.1 护理人力资源开发——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护理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目前,我国已呈现护理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化,培养出了从中专生到硕士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12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水平及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2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的1242例AMI进行登记,以中国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为评价依据,描述AMI的诊疗现状,并对影响病死率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1242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3.0岁,1/3的患者年龄〈55岁。总病死率为9.10%。37.9%的患者进行了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总再灌注治疗率56.0%。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硝酸酯类药90.0%,阿司匹林87.8%,肝素88.7%,β受体阻滞剂73.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77.6%,调脂药43.6%,活血、益气中药静脉点滴30.5%。多因素分析,可降低病死率的综合因素有再灌注治疗、调脂药物、静脉滴注中药、β受体阻滞剂、ACEI、低分子肝素和洋地黄。结论 北京地区AMI治疗距《指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应建立AMI再灌注治疗的绿色通道,规范地遵循《指南》从事医疗实践,深入探讨中医药在AMI治疗中的地位,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乡人群1168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描述北京地区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布及特点,分析Hcy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地区城乡人群35-64岁男女两性1168人的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浆Hcy几何均数男性为15.4μmol/L,女性为12.2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01)。②血浆Hcy分布存在着城乡差别,农村男性(18.0μmol/L)是城市男性(12.0μmol/L)的1.5倍(P<0.001),农村女性(12.9μmol/L)是城市女性(9.6μmol/L的1.3倍(P<0.001)。③北京城乡35-64岁人群中高Hcy血症(Hcy≥16μmol/L)的患病率为15.3%。④与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城乡、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吸烟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地区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布存在着年龄、性别和城乡间差别;北京地区人群Hcy水平及高Hcy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城乡间Hcy水平的差别可能更大程度地反映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评估北京市城区人群1984~1999年16年间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和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监测方案(WHO MONICA)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中,用统一标准化的方法登记年龄在25~74岁人群中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事件,逐年计算发病率,用世界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结果 (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事件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脑血栓事件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2)按照MONICA的诊断标准,发急性脑出血占脑卒中的比例由42.0%降至16.0%,而发生急性脑血栓的比例由55.8%上升至81.6%;(3)监测末期和监测初期相比,发生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事件的年龄发病专率的变化表现不一。结论 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增加,是脑卒中最主要的问题,应加强其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9.
北京25~64岁人群1984~1999年体重指数和超重率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分析1984-1999年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平均体重指数(BMI)、超重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监测人群中,分别进行了5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结果:1984-1999年25-64岁人群平均BMI由23.3增加到24.0,超重率由27.5%增加到35.9%。男性人群超重率由23.5%增加到43.4%。男性各年龄组及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均呈增加趋势。女性人群在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呈不同变化趋势,城市女性超重率由36.0%下降到23.3%,农村女性超重率由28.4%增加到46.0%。城市人群的超重率由29.1%增加到31.8%,农村人群的超重率由22.1%增加到49.6%。研究早期城市人群的平均BMI和超重率大于农村人群(P<0.05),到研究后期农村人群的BMI和超重率赶上并超过城市人群(P<0.05)。结论:城市男性和农村男女两性人群BMI和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农村人群的上升速度较快,且平均BMI和超重率目前已高于城市人群。 相似文献
10.
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关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感觉统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必需有的学习,但有些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即感觉统合失调,可引起儿童心理障碍及一系列的行为问题。为探讨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对来我所心理门诊就诊的134名儿童进行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1998年 6月~1999年 5月来我院心理门诊就诊的6~11岁智力正常的儿童134名,其中男91名、女43名,6~岁19名、7~岁25名、8~岁28名、9~岁27名、10岁及以上35名。1.2测查工具①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采用北医大任桂英等修订的儿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