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区域性乳腺疾病的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为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做好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工作 ,我们在广东省部分地市建立了乳腺疾病的监测系统 ,对乳腺疾病普查和专科门诊监测结果进行了科学整理、归纳 ,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来自监测网中 5个市级妇幼保健院 1998年和1999年的乳腺普查和乳腺专科门诊的妇女 ,共 5 5 0 5 9例 ,其中普查对象 30 95 0例 ,门诊患者 2 4 10 9例。1.2 方法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组织广东省、珠海市、新会市、江门市和茂名市 5个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组成乳腺疾病监测网 ,主要监测 5种主要乳腺疾病 :乳腺癌、乳腺增生症、… 相似文献
2.
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愿咨询检测需求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需求及其利用状况,分析VCT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应答驱动抽样、关键知情人介绍及在MSM活动的网站上发布广告的方法招募研究对象,通过匿名方式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接受VCT服务的报告率为10.2%,既往HIV检测报告率为24.5%;有31.0%的人不知道VCT服务。同性恋性取向、有亲密朋友、认为自己有可能感染HIV、有同性肛交高危性行为、同性肛交性伴数4个以上者,VCT服务利用率分别为13.5%,12.2%,13.9%,14.5%和16.7%。去公共浴池的MSM接受VCT服务率为4.2%。HIV阳性者无一人接受过VCT服务,梅毒螺旋体现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的VCT服务利用率分别为12.5%和12.9%。结论改善MSM对VCT服务信息和服务方式的可及性,提高HIV感染危险意识以促进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焦虑、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探讨人格特征等因素与焦虑、抑郁心理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1334名女大学生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Radloff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4%,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7%,焦虑、抑郁症状并存检出率为5.5%;师范、理工类女大学生人格中具有敌意倾向及情绪不稳定与焦虑症状相关,学习成绩差、母亲受教育程度低和人格中具有敌意倾向、情绪不稳定及性格内向与抑郁症状相关。结论女大学生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普遍。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干预研究,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状况以及与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同志吧经营者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由他们对到同志吧消费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和广播,MSM对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的较好,正确率为78.1%~98.9%。而基本知识情况较差,正确率只有12.6%~67.8%。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25岁年龄组性取向为同性、居住本市超过6个月的MSM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均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25岁年龄组和31岁年龄组、非同性和居住时间少于6个月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的MSM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的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基本知识性传播途径得分在高危性行为和多性伴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人群中有关HIV知识水平总体不高,知识得分水平与多性伴和高危性行为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男男性接触者性伴网络特征与HIV传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性伴网络特征,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传播疾病(HIV/STDs)从该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途径,为开展HIV/STDs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同性恋酒吧为研究现场,以其中男男性接触者为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STDs感染状况、性伴类型及数量等.结果某市酒吧中MSM的HIV和STDs感染报告率分别为3.4%和10.3%;多性伴现象在MSM中普遍存在,且性伴类型广泛.在最近2个月中,50.0%的MSM有同性偶然性伴,17.8%有同性商业性伴,63.8%目前有同性固定性伴.曾有过异性性伴者为55.7%.拥有3种类型性伴者为19.5%,4种类型性伴者为12.6%.拥有不同类型性伴的MSM亚群之间相互关联,核心亚群为拥有异性性伴和拥有同性商业性伴亚群.结论 MSM以多维的性伴网络相互连接,不仅在MSM人群内部具有HIV/STDs的多向传播通道,而且已经形成了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同伴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发起人主导和同伴驱动相结合的行为干预"方法对促进我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和降低性伴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安徽省有同性恋酒吧的合肥、芜湖、阜阳3个城市,通过招募在MSM活动场所有影响的12名MSM作为"发起人",采用同伴网络招募MSM同伴的方法,在MSM人群中招募了218名符合研究条件的干预对象,建立12个干预活动小组.通过培训"发起人",由他们组织实施4个主题干预活动,干预活动为期1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和干预活动结束后2个月干预对象艾滋病病毒和(或)性接触性感染(HIV/STDs)知识水平、安全套使用率、近2个月的性伴数等指标,来评估干预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到170名MSM,随访率77.9%.170名干预对象干预前HIV/STDs知识得分为(14.71±2.59)分,干预后为(16.95±1.81)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7,P<0.01);干预后,最近2个月拥有女性性伴报告率由17.6%降低为11.2%,经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近3次与男性性伴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55.3%提高到干预后的65.2%(x2=9.979,P<0.01);与男性偶然性伴最近3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43.2%提高到干预后的52.2%(x2=5.797,P<0.05);与男性固定性伴最近3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49.1%提高到60.9%(x2=13.082,P<0.01);干预前,最近1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偶然性伴、男性固定性伴肛交中未使用安全套的报告率分别为41.2%、35.3%和45.3%,干预后分别降低为25.3%、27.1%和31.2%,分别经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1).通过群组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干预后随访到的170名干预对象与干预前的218名干预对象的上述指标,除最近2个月有女性性伴报告率、最近3次与男性偶然性伴发生肛交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1次与男性偶然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的报告率3个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干预前后变化与上述比较结果基本相似.结论 "发起人主导和同伴驱动相结合行为干预"方法,是可以被我国MSM人群接受并能促进MSM人群肛交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学生血压现况与形态发育指标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学生血压现况,并分析血压偏高与形态发育指标的关系,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安徽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学生血压偏高发生率为13.2%。7岁~,9岁~,11岁~,13岁~,14岁~,19岁~组血压偏高发生率低于其余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岁~,17岁~组男生血压偏高发生率高于女生,12岁~及20岁~组女生血压偏高发生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宿州市儿童血压偏高发生率高于合肥市和黄山市,其中8~10岁,15~1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相关程度高的形态发育指标为体重、身高、体质指数以及胸围和腰围等。结论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与性别、年龄及地区有关,而且和体重、身高等多项形态发育指标呈高度相关。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点,在儿童青少年高危人群中开展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男男性接触者活动场所及人群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活动场所种类及人群特征。方法使用半结构问卷对10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对另外10名MSM和3名酒吧老板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对MSM性活动场所进行现场观察。结果合肥市MSM人群有关活动场所共11处,包括3个酒吧、2所浴池、1个公园、1个公厕,另有"同志网站"4家。活动场所都集中在市区交通便利但相当隐蔽的位置。酒吧是MSM消遣和娱乐的地方。浴池对于MSM来说是最为复杂的地方。厕所是MSM最早寻找性伴和发生性行为的场所。公园是所有"同志"联欢会地点中情况最为复杂的地方。同性恋网站中的聊天室通常是MSM寻找偶然性伴的地方。MSM人群的健康意识淡薄,安全套使用率低,多性伴以及同时拥有同性和异性性伴现象普遍。由于害怕遭到社会歧视,他们感染性病后对求医的态度比较消极。愿意参加免费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的MSM要求不能因检测而暴露自己的性取向。结论在不同类型的MSM活动场所中活动的MSM具有不同的特征,该人群中存在不同的亚人群;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结合各亚人群的特征,在MSM中开展防治性病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干预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亚健康状态评价的主观指标体系并考察其信度和效度,为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 以"不适和能力减退"为基本特点,根据慢性应激对人体主要系统的影响,初步制定亚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并经临床专家讨论和预调查分析,调整问卷条目获得正式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3000名集体单位体检者中测试,采用Chronbach's α系数、条目一维度相关系数(IIC)和重测相关系数(ICC)评价问卷的信度,采用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 经过测试最终形成包括5个维度、25个条目的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799份.问卷的总体Chronbach's α系数为0.92,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胃肠道症状和精神症状4个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问卷的条目一维度相关系数在0.51~0.72之间,各条目的 重测相关系数在0.89~0.98之间.经因子分析,获得特征根1的公因子共5个,对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62.35%,5个公因子与问卷的5个维度相符合;不同职业和年龄组人群的亚健康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亚健康状态的初步评估及筛选. 相似文献
10.
63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统计分析调查及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结果实查住院患者638例,实查率99.5%,医院感染现患率3.9%,例次现患率4.9%;手术切口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6%,预防性用药为53.3%。结论该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人员经严格培训,结果较为可靠;需加强对手术切口管理、空气消毒,控制陪护和日常高危因素监测,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