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完全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和按1∶2随机选择的无切口感染剖宫产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1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高、基础疾病、阴检导尿肛查多、未预防应用抗生素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缩短手术时间、控制体重指数在合理范围内、治疗基础疾病、阴检导尿肛查根据实际慎重进行、术前给予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12月至今采用鲁沃夫速洁汰除锈剂与润滑防锈剂对手术器械进行除锈清洗与保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清洗对象为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手术器械,清洗剂为鲁沃夫速洁汰除锈剂,器械润滑剂为鲁沃夫润滑防锈剂。1·2方法把鲁沃夫速洁汰除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时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转开腹25例,中转开腹率2.6%.结果 中转开腹的25例患者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不良后果.住院时间7~20 d,平均12 d.胆道损伤的2例患者术后6个月拔除T引流管,未出现黄疸、胆道感染、胆道狭窄等并发症.25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6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发生胆囊三角结构不清、出血及胆道损伤时需及时开腹手术治疗.及时中转开腹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慢性腰痛多为迁延性,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失去劳动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幸福感降低.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这些人群加以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减少腰痛发作次数,缩短腰痛持续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社区腰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市某社区腰痛患者50例,发放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DL和QOL,整理评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计划,分别在随访的第3和第6个月再次发放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跟踪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腰痛的复发次数,缩短腰痛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米面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于2011年对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6个地市县市售的米面制品共计183份样品进行了蜡样芽孢杆菌监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本调查研究样品主要来源于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七台河、鸡西共6个监测点,覆盖全省城乡人口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天津市大港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和主要原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天津市大港区2006~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津市大港区5年内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5.62/10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由恶性肿瘤致死的前3位肿瘤分别为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胃癌;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继续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大港区产科工作现状及推动降低剖宫产率工作质量控制,为进一步推进产科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全年天津市大港区各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卫生季报、剖宫产季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0年平均剖宫产率64.4 %,2009年为 70.8 %,相比较2010年下降了6.4个百分点,以第四季度剖宫产率54.5 %(607/1 114),下降最为明显.剖宫产前3位指征顺位依次为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和胎儿窘迫.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助产技术、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加强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及行政督导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董瑞卿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615-3616
目的:通过观察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因自发子宫收缩、孕足月、孕妇要求而终止妊娠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6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围生期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虽然感染增加,但孕周延长、产后出血少、新生儿体重增加、Apger改善、RDS及死亡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严密监测期待治疗胎膜早破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龄、改善存活儿的预后和降低围生儿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和扩增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观察其表型及功能特性。方法取得大鼠骨髓细胞后,去除红细胞,加入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rIL-4)培养2周;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培养DC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MHC-Ⅱ、CD80、CD86的表达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细胞培养8d后,经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DC出现典型形态,培养6d的DC具有不成熟表型,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为(29.03±4.39)%、CD80为(21.98±7.08)%,CD86为(25.94±6.80)%,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极低,而培养12dDC的MHC-Ⅱ为(74.05±5.97)%、CD80为(79.85±6.53)%,CD86为(81.00±7.47)%,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大鼠骨髓来源干细胞可经联合应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功能的DC,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移植免疫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