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完全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8年广东省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监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进行RT-PCR定性,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株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结果共收集患儿标本443份,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259份;做病毒分离256份,阳性150份,其中粪便158份,病毒分离阳性112份,阳性率为70.89%;肛拭子21份,病毒分离阳性10份,阳性率为47.62%;咽拭子65份,病毒分离阳性26份,阳性率为40.00%;疱疹液10份,病毒分离阳性2份,阳性率为20.00%。结论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的分离率有显著差异,粪便分离率最高;EV71和CA16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死亡病例全部是由EV71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为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肝炎疫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专项检测与肝炎分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与2005年对比,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1%,甲肝、乙肝和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丙肝和戊肝上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3%,首针及时率86.2%。3岁以下HBsAg携带率1.4%,免疫成功率94.7%。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HBsAg阳性率98.9%。乙肝病例监测以慢性为主。[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较好,监测网络已较完善,但上报及时率、标本采集率及分型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006年2月下旬汕头市某小学暴发的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方法采集患者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腺病毒、B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核酸检测,对PCR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咽拭子标本用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患者双份血清进行腺病毒中和实验和B型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35份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用PCR扩增同时检测到了12份腺病毒(阳性率为34.3%)和15份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2.9%),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序列分析表明腺病毒与江苏省2005年分离的毒株以及广东省2005年分离的3型腺病毒毒株的相似性高达98%,而B型流感病毒与孟斐斯分离到的B型流感病毒同源性高达99%。咽拭子标本用Hep-2细胞未分离到腺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病人双份血清的腺病毒中和试验显示抗体没有4倍增长,但腺病毒阳性者晚期血清抗体几何平均值为12.1,腺病毒阴性者即为1.4。而B型流感病毒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表明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长。结论该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但可能先前感染过腺病毒。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子实体水提取物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蛹虫草子实体水提取物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选择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血清溶血素试验(血凝法)进行评价。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γ射线组)和3个蛹虫草子实体水提取物样品剂量组(83.5、167和500 mg/kg剂量组)。结果167和500 mg/kg剂量组的蛹虫草子实体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γ射线引起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s)微核细胞率(P<0.01),保护率分别达到56.8%、68.2%。血清溶血素试验(血凝法)中蛹虫草子实体水提取物在83.5和500 mg/kg剂量组的抗体积数均高于γ射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蛹虫草子实体水提取物对小鼠γ射线辐照引起的体液免疫损伤、遗传物质染色体的损伤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荧光定量RT-PCR定量检测诺如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诺如病毒GⅠ、GⅡ的方法,以用于患者标本的检测、分型及绝对定量。方法:经过优化筛选出最佳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诺如病毒的方法;制作两种不同型号的荧光定量PCR仪的绝对定量标准曲线,并从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对患者标本检测能力等方面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方法在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上对108~101copy/μl范围内的病毒,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灵敏度为101copy/μl。与容易引起腹泻症状的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肠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诺如病毒GⅠ、GⅡ两种常见感染人类的亚型之间无交叉反应。批内及批间重复性实验的标准差在0.10~0.59、变异系数在0.43%~2.84%之间,显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用该方法共检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81份,其中33份诺如病毒阳性,随机抽取10份阳性标本测序分析,结果证实均为诺如病毒。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对患者标本的检测能力等均显示较好的结果,且能快速区分GⅠ、GⅡ两种感染人类的重要亚型,在诺如病毒的快速检测中有着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7.
人副流感病毒HPIV多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人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副流感病毒的PCR引物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评估,同时设计合成半巢式PCR引物。提取分离病毒的总RNA,以RNA抽提物为模板,一步法一次反转录扩增HPIV-1,2,3,4等4种型别的副流感病毒。以多重RT-PCR产物作为模板,用半巢式PCR进一步扩增确认。结果利用多重RT-PCR方法一次扩增出人副流感病毒的4个不同型别,条带大小分别是317、507、189和451bp,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半巢式PCR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条带,条带大小分别是261、340、145和390bp,扩增结果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结论人副流感病毒多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以及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特征。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选取22家医院的门诊科室为监测哨点,将采集的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共10750份)送至市级CDC,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及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样本递送至广东省CDC,并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了855份进行诺如病毒基因分型,共成功测序样本690份。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时期内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情况。通过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13起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社区暴发疫情数据,进行社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检出比例为13/15。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T1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3.8%(100/421)、15.9%(61/383)、19.2%(95/495),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T2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7.0%(90/529)、8.7%(37/426)、11.2%(46/409),均低于T1时期(χ2值分别为6.65、9.93、10.74,P值分别为0.010、0.002、0.001)。T1时期内≥15、<15岁组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3%(143/543)、14.9%(113/756)(χ2=25.90,P<0.001);T2时期≥15、<15岁组阳性率分别为10.1%(52/516)、14.3%(121/848)(χ2=5.09,P=0.024)。13起暴发疫情中,食源性传播占10/13。结论广东省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起呈现社区流行,流行1年后,强度降低;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引起的暴发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掌握广东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病毒性腹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东省选择广州、深圳、肇庆等11个地级市23家哨点医院,每家哨点医院每周至少收集≤5岁和〉5岁门诊就诊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各3份进行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2012年广东省11个哨点监测市23家哨点医院共采集门诊腹泻病例粪便样本4644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94%(645/4627)和22.14%(1028/4644)。轮状病毒≤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18.60%(445/2393),〉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8.95%(200/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诺如病毒≤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21.88%(524/2395),〉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22.41%(504/224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月份是1月,为41.50%(105/253);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月份是10月,为40.15%(218/543)。从1028份诺如病毒阳性样本中随机抽取226份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诺如病毒基因型GII型203份、GI型23份。203份GIL型中,GIL4型172份(其中GIL 4Sydney2012变异株87份、GIL 42006b变异株78份、GIL42010变异株4份、未分型3份)。结论2012年广东省病毒性腹泻的优势病毒是诺如病毒,而诺如病毒占优势与出现新的诺如病毒GIL4Sydney2012变异株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珠江三角洲活禽市场外环境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分布情况,分析高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4月,在珠江三角洲7个城市选取42个活禽市场,使用统一的<活禽市场调查表>调查活禽市场一般情况;用拭子涂抹方法,采集外环境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对市场HA病毒核酸高阳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样品3 864份,检出HA病毒核酸阳性876份,阳性率为22.67%;7个城市均有阳性样品检出,阳性率7.23%~32.20%;每个月均可检出,9月份至次年2月份的阳性率高于平均阳性率;与鸭有关的外环境阳性率为37.53%(298/794),高于其他样品阳性率;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有,市场位于市区(OR=9.37,95%CI=1.07~82.35)、活禽现场宰杀(OR=1.37,95%C/=1.08~1.73)、交易方式为零售(OR=1.37,95%C/=1.08~1.73).结论 活禽市场甲型流感核酸阳性率较高,市场位置在市区、有活禽现场宰杀、零售的交易方式可能是高阳性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