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偶遇性行为及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并分析影响偶遇性行为的因素,为降低该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2013年5-11月在武汉市通过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招募年龄≤25岁的YMSM参加匿名式问卷调查,招募403名YMSM,收集其人口学、性行为等相关信息,分析YMSM偶遇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实际调查398名YMSM中,48.99%(195/398)报告最近6个月发生过偶遇性行为。与未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比较,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肛交、口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34.29%(60/175)比49.08%(80/163)(χ2=7.61,P=0.01)、38.85%(61/157)比28.65%(49/171)(χ2=3.82,P=0.05)]。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中,多性伴的比例高于未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76.80%(149/194)比33.15%(60/181)(χ2=77.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使用互联网、存在吸毒行为是YMSM发生偶遇性行为的影响因素(OR=4.89,95% CI:1.90~12.54;OR=2.72,95% CI:1.60~4.63)。结论 YMSM有过偶遇性行为者更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和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应加强互联网针对YMSM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市中老年男性HIV感染状况,并分析HIV感染与暗娼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该市城郊区和远离城区的街道/乡镇共抽取10个社区/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4年12月对抽取社区/村中634名≥50岁男性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该市中老年男性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3.3%(68/513),63.2%(371/587)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9.1%(52/573)可以接受婚外性行为,32.4%(189/583)对“付钱找小姐”表示赞同或无所谓。近半年有过性行为的人中,6.6%(15/228)报告与妻子或同居女友外的人有过性行为,其中63.6%(7/11)报告从未使用安全套,21.8%(128/586)表示身边有熟人朋友付钱找小姐。7例HIV阳性(1.2%,7/601),距离暗娼密集点近的3个调查点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5/119)、1.1%(1/95)和0.5%(1/192),而距离较远的2个乡镇未检出HIV阳性。13.2%(77/581)报告遇到过暗娼上门提供性服务,其HIV阳性检出率为5.2%(4/77),高于没有遇到过者[0.6%(3/504)](P=0.007)。结论 该市中老年男性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感染风险认知低,具有一定的高危性行为,该人群HIV阳性检出率较高,且HIV感染可能与其和暗娼发生性交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5岁及以下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性感觉寻求与其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关系。方法 于2013年5-11月通过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以及例行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招募403名YMSM,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 回收375份(93.05%)有效问卷。结果 YMSM中有37.9%首次同性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 最近6个月有55.7%发生多性伴行为, 51.7%有“419”(一夜情)行为, 5.6%有群交行为。性感觉寻求与首次同性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多性伴行为、“419”行为、群交行为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218、0.296、0.252)。分别以首次同性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多性伴行为、“419”行为、群交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性感觉寻求高者更有可能发生以上危险性行为。结论 青少年性感觉寻求水平对危险性行为有影响, 应加强基于人群性感觉寻求分析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教育, 强化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风险意识, 从而更有效开展YMSM艾滋病干预。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