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自黄疸出血群赖型70091株钩体提取了红细胞致敏物(ESS)和脂多糖(L-LPS)两种抗原成分。将它们分别与脂质体组装,形成新的钩体免疫制剂。通过金地鼠的保护力试验和家兔的抗体反应的检测,研究两种抗原的免疫原性和脂质体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DPPC:Chol:DCP 脂质体能显著增强ESS的免疫原性。单纯ESS在每只地鼠40μg剂量时,只获36.7%的存活率,而脂质体-ESS则达到96.6%,并且这一活性依赖于ESS与脂质体在结构上的组装。该制剂还能增强家兔的抗体反应。此外,经脂质体-ESS制剂保护的存活金地鼠作肾培养,未发现有钩体带菌者。在本实验条件下,无论用单纯的或与脂质体组装的钩体LPS,直接免疫金地鼠,均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然而用L-LPS免疫的兔血清对金地鼠则有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道用饱和硫酸铵提取的钩体蛋白抗原,分别包裹于大豆磷脂与纯磷脂制备的脂质体中,经金地鼠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脂质体有明显的佐剂作用。两种脂类制备的脂质体效果基本一致,而大豆磷脂更有实用价值。家兔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脂质体包裹抗原组与单纯抗原组的凝集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减毒活菌免疫的地鼠对同型强毒株的攻击具有较强的保护力,但不能完全预防肾带菌。经皮下、皮内途径免疫,减毒活菌的保护力与死菌无差别,但活菌口服免疫后,能保护87%的地鼠,而死菌仅为3.7%。免疫动物后,用ELISA和MAT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水平测定,在血清抗体反应出现时间、最高滴度和维持时间方面,活菌免疫都优于死菌。此外,减毒钩体活菌还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而死菌免疫则否。可以认为,减毒活菌免疫的效果较死菌免疫为好。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Listeriam-onocytogenes)自1911年已知对畜、兽为害,人体感染1929年始有记载。本菌可引起孕妇流产,在以色列,一所医院的34名流产妇女中25人的子宫颈分泌物分离出李斯德杆菌。在美国和日本,新生儿脑膜炎多由本菌感染,死亡率较高,成人中体虚、嗜酒、糖尿病或肿瘤患者,常引起本菌继发性感染,在我国由本菌感染的病例报告不多,我们最近在4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分离出李斯德杆菌。现报告于下: 例1,患者吴某,男,35岁,布依族,贵州省都匀县王司马寨农民。因左腿膝关节肿痛,发热一周于1985年11月2日住院。体温 相似文献
7.
钩体LPS分别经1N盐酸及0.1N醋酸水解后得到阳性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其吸收光谱扫描曲线与标准KDO完全相同。 醋酸水解所测KDO值约为盐酸水解的一半。不事先水解的钩体LPS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为阴性。 实验表明钩体含有在组成上与KDO一致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流行的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的特异性定型,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一株分泌黄疸出血型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系,V-1。V-1单克隆抗体表现了很高的型特异性,与黄疸出血型以外国内流行钩端螺旋体均不发生反应。V-1单克隆抗体对地方菌株的鉴定中,完全与交叉凝集吸收试验所得结果一致,其特异性优于因子血清,其免疫球蛋白属IgM。 相似文献
9.
弯曲菌病(Campylobacterosis)属于动物源性疾病。在国外早已注意到它对家畜的危害。人类感染,据统计全世界不过百例。我国自1980年王庆泰等报告了芜湖病例之后,各地陆续有所报导。我们自1980年以来,通过对细菌的培养、分离和鉴定等工作,确定了5例弯曲菌传染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逢×,男,1岁,发育良好,于1982年1月6日(5个月)、5月10和9月12日分别患肠炎腹泻病,大便失禁,稀汤样,粘液“ ”,脓细胞“ ”,红细胞“ ”,3次都培养出弯曲菌(菌号:NO.1),经用四环素等药物治愈、病例2——患者王××,女,18岁,工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