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刺五加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微核率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突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6 0只小鼠随机分为 6组 ,连续用刺五加或蒸馏水灌胃 17d ,并在第 13d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之后连续用尾血涂片 5次 ,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 (MN)。结果 ①刺五加无增加微核率作用 ;②环磷酰胺致微核率上升作用明显 ;③刺五加可以降低微核发生率 ,随剂量升高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刺五加有比较明显抗突变作用 ,可开发利用到肿瘤治疗和延缓衰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暴露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对227名病例和对照进行与氟暴露相关的生活居住环境、饮食情况、生育情况等的调查,采用Epidata3.O软件建立数据库,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lg/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燃煤型氟病区男性不育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3.52)、吸烟(OR=I.75)、主食炉火烘干(0R=4.25)及食用前少淘洗(OR=2.19);生育能力低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5.64)、主食炉火烘干(OR=4.24)及食用前少淘洗(OR=3.77)、喜欢喝自产烘干茶(OR=3.62);而文化程度(OR=0.37)及主食密闭储存(OR=0.58)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煤烟型氟暴露可致男性人群不育的风险升高,主食少用炉火烘干及食用前多淘洗对降低燃煤型氟中毒地区的男性不育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氟铝联合中毒对小鼠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氟铝联合染毒小鼠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氟铝联合对骨毒性效应的特征和机制.方法 采用2因素3水平析因设计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成9组,由氟化钠(NaF,0、50、150mg/L)、氯化铝(AlCl3,0、200、600 mg/L)经饮水染毒,24周后采集血清、尿液,测定血清钙(Ca)、磷(P)、镁(Mg)、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尿Ca、P.结果 氟铝联合对血清Ca、BGP和尿Ca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17.370、4.399、9.448,P<0.01),对血清P、Mg、ALP、PTH和尿P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416、0.415、1.921、1.362、1.630,P0.05).高氟组血清Ca[(1.13±0.27)mmoL/L]、BGP[(6.56±5.74)μg/L]比对照组[(1.82±0.37)mmol/L、(23.45±15.40)μg/L]降低(P<0.05),高氟低铝组升高到(1.76±0.36)mmol/L、(10.57±4.28)μg/L,高氟高铝组升高到(2.10±0.51)mmoL/L、(15.73±3.15)μg/L;低氟组尿Ca[(6.24±2.61)mmol/mmol Cr]比对照组[(3.12±2.04)mmol/mmol Cr]升高(P<0.05),与低铝、高铝联合时降低[(0.81±0.44)、(1.23±0.41)mmol/mmol Cr],联合作用与氟单独效应相反.高铝组血清Ca为(1.07±0.68)mmol/L、BGP为(7.21±5.22)μg/L.低氟高铝组升高到(1.47±0.18)mmol/L、(10.98±4.35)μg/L,高氟高铝组升高到(2.10±0.51)mmoL/L、(15.73±3.15)μg/L,联合作用对BGP的影响与铝单独作用随剂量增高的效应趋势相同.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铝拮抗氟对部分骨代谢标志物的作用,氟则促进铝的作用,氟铝联合染毒时骨代谢标志物均降低,联合作用抑制骨形成和骨矿化过程,造成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Meta分析中Egger’s test、Begg’s test方法在检测发表偏倚时的功效(检验效能)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收集28篇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倾向性缺失手段产生11份新的Meta分析资料样本,然后行Egger’s test、Begg’s test检验其发表偏倚,比较结果的差异,并同时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和样本含量的正态性检验,寻找影响发表偏倚检验功效的因素。结果①11个倾向性缺失样本中,Begg’s test有5项的P值小于0.05,而Egger’s test的P值都大于0.27;②异质性检验P值全部小于0.05,正态性检验有9项P值小于0.05。结论①倾向性缺失导致发表偏倚,此时Begg’s test较Egger’s test更容易检出发表偏倚的真实情况,而Egger’s test的检验效能此时并不高;②导致Egger’s test对发表偏倚的检验效能下降的可能因素有样本含量非正态和异质性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变量方差分析在医学实验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通过对"概念性事物"的同一份资料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方差分析,并比较两者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多个组之间、多项指标进行多次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往往不能完全一致,导致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统一结论,而多变量方差分析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结论]对于医学实验中那些"概念性的事物"资料的多组比较研究,应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法结果更为合理可靠,且更易解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锌对镉所致大鼠肝脏及血清中含锌酶[主要为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降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1)正常对照组;(2 )补锌对照组;(3 )低镉组(0 .5mg/kg) ;(4 )锌+低镉组;(5 )高镉组(2mg/kg) ;(6)锌+高镉组。均以普通饲料饲养。(1)、(3 )、(5 )组自由饮去离子水,(2 ) (4 )、(6)组自由饮加锌的去离子水后第6天,(3 )、(4 )组和(5 )、(6)组分别腹腔注射0 .5、2mg/kgCd离子折算量的氯化镉溶液,(1)、(2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均2 4h后断头处死,取出肝脏,分别测定各组肝脏及血清中ALP、SOD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组织SOD活性为(77.963±12 .915 )NU/mg蛋白,ALP活性为(13 .0 66±4.198)U/L ,高镉组SOD活性降至(60 .0 2 1±9.481)NU/mg蛋白(P <0 .0 5 ) ,ALP活性降至(1.93 9±1.0 5 6)U/L(P <0 .0 5 )。对照组血清ALP活性为(3 1.2 60±2 .45 9)U/L ,染镉后降至(17.677±3 .70 4)U/L(P <0 .0 5 ) ,预先补锌后再染镉可见锌+高镉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 <0 .0 5 ) ,锌+低镉组血清ALP活性升高(P <0 .0 5 )。[结论]锌对镉所致大鼠肝脏及血清中含锌酶活性的降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镉对大鼠胚胎损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镉对大鼠胚胎的毒性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雌雄性 SD大鼠按 2∶ 1同笼交配获取 38只孕鼠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低镉组 ,中镉组 ,高镉组 )。分别在妊第7、1 0、1 3天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氯化镉 ( Cd Cl2 ) ,妊 2 1 d,剖宫取胎鼠 ,活杀取出胎鼠的肝、脑组织称重后测定 Cd、Zn、Ach、AKP、DNA含量。结果 :1高镉组未见存活胎鼠 ;2染镉组胎鼠肝中镉增加 ( P<0 .0 5 ) ,脑中锌有下降趋势 ;3染镉组胎鼠肝组织中的AKP活性 ,脑组织中的 Ach、DNA含量较对照组减低。结论 :1高剂量的镉可使孕鼠胚胎发育异常 ;2母鼠染镉可致胎鼠肝中 AKP酶活性降低及脑组织中 Ach、DNA含量减少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锌缺乏对脑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锌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膳食中锌缺乏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就孕期或哺乳期母代锌缺乏对子代脑的发育及功能影响作了概括 ,并探讨了其可能的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