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50篇
药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猪囊尾蚴和细粒棘球绦虫抗原免疫的昆明小鼠后,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的免疫功能。方法将4种细粒棘球蚴和猪囊尾蚴体抗原及分泌抗原分别免疫4组小鼠,观察其诱发的抗体水平、对囊肿抑制率及其免疫细胞功能。结果 E.gPS组抑制率(77.1%)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其湿重(374±12.3mg)与对照组(163.0±53.7mg)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q=5.9671,P<0.01);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q=4.2061、4.3796、4.8670,P<0.05)。巨噬细胞吞噬指数(IM):E.g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cSW组及E.gCF组(q=9.9592、8.3332、8.6719,P均<0.01)。胸腺指数(IT):E.gPS组、E.gCF组显著低于对照组(q=5.2242、5.6189,P均<0.01)和C.cSW组(q=4.0466、4.4391,P均<0.05)。脾脏指数(IS):E.gPS组显著高于C.cSW组(q=4.8251,P<0.01)、E.gCF组和对照组(q=4.4078、3.3374,P均<0.05)。结论 经E.gPS抗原免疫的昆明小鼠明显增强了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某社区人群抗生素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抗生素应用情况,并对该人群进行认知,行为干扰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对兰州市某社区人群进行了抗生素应用带识的认知干预。结果:认知干预对患的就医方式,服用抗生素无效后行为,服用抗生素时间及停药时间均产生了显性影响,正确选择率上升。而抗生素来源,选择性抗生素价格,选择抗生素依据,服药方式及抗生素价高,效果好等行为认知干预未能产生显性影响。年人均收入对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低收入家庭的就医方式,服用抗生素无效后行为及服药时间均产生了显的影响,正确选择率显性上升;而高收入家庭干预未能产生显性影响。症状消灭后停药时间,低收入家庭干预前后无显性改善,中收入家庭产生显性改变。结论:医学用药常识宣传能改善社区人群用药及就医选择,社区医疗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G、FPG及TG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高血压发病间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金昌队列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3581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TG、FPG及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的关系,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正常TG组相比,总人群中TG边缘升高组和升高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16(1.01~1.34)和1.49(1.30~1.70),男性中分别为1.13(1.01~1.27)和1.17(1.06~1.30),女性中分别为1.05(0.88~1.26)和1.06(0.88~1.28);与正常FPG组相比,总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组的HR值(95%CI)为1.29(1.13~1.48),男性中为1.26(1.08~1.48),女性中为1.59(1.14~2.21);以最低四分位数组为参照,总人群中TyG的最高四分位数组的HR值(95%CI)为1.73(1.45~2.07),男性中为1.32(1.14~1.53),女性中为1.87(1.37~2.54)。TG、FP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线性相关。结论较高的TG、FPG、TyG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FPG及TyG较高的人群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高血压防治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联合干预离子通道提高PVDF膜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干预细胞膜阴离子通道(AE)和Na+/K+/2Cl-离子共转运体(NKCC),提高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富集脐血有核红细胞(NRBC)的效率。方法以密度为1.067的分离液分离NRBC,用AE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和NKCC抑制剂呋噻米(furosemide)联合干预,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巢式PCR观察干预前后离心法和过5μm孔径PVDF膜法富集NRBC的效率。结果最佳离心分离密度梯度为1.067。流式细胞仪检测离心分离的NRBC平均纯度为2.54%,干预后离心分离NRBC纯度为9.36%,NRBC富集率提升近3.7倍;过PVDF膜前NRBC为0.83%,过膜后NRBC为6.15%,干预后过膜将NRBC富集率提升了7.4倍。用巢式PCR检测,每ml血样中NRBC为120个时,干预后过膜的扩增条带的密度值由4.48升高至17.78,提升近4倍。结论维拉帕米和呋噻米能够通过改变脐血细胞性状,提高NRBC通过PVDF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艾滋病(AIDS)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防止艾滋病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校大学生是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人群,尤其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卫生防病的工作和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的教育,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及态度直接影响日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据此,本对兰州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医学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管畸形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孕期服用叶酸能降低神经管畸形(NTDs)发生的危险。叶酸缺乏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与叶酸代谢有关的酶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β胱硫醚合酶(CBS)、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氨酸磷酸依赖的细胞质多功能酶(MTHFD)、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的结构功能、调控、表达及其与叶酸水平、高半胱氨酸(Hcy)水平和神经管畸形的关系等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程宁  周智辉  董莉  白亚娜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720-4722
目的:评估巢氏-PCR和ELISA在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巢式PCR检测新生儿HCMV-DNA为标准,评估ELISA方法检测HCMV-IgG和IgM的诊断价值。结果:采用巢氏PCR方法,患病新生儿HC-MV-DNA检出率为63.900%。以巢式PCR为标准,ELISA-IgM法检测HCMV的灵敏度为3.030%,特异度为10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0%,阴性预测值为29.670%;ELISA-IgG法检测HCMV的灵敏度为36.620%,特异度为42.110%,阳性预测值为70.270%,阴性预测值为15.090%。结论:巢式PCR是筛检HCMV感染的灵敏方法,目前市场上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伤害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列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有研究表明,2007年伤害居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构成顺位第4位,潜在减寿年数构成顺位第1位[3].农村居民是医疗卫生关注的重要群体,为了解农村伤害住院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变化趋势,为降低伤害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对甘肃省2所综合医院1994 -2008年收治的3298例农村伤害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肃省1997~2007年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趋势,为降低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甘肃省1997~2007年31个监测点围产儿的监测数据,获得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主要病种顺位.结果 1997~2007年甘肃省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08.42/万,不同性别围产儿和城乡分布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年间出生缺陷主要病种前5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水肿,总唇裂,多指(趾),马蹄内翻.结论 1997~2007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不稳定,且城乡差距较大,应提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质量,加强产前检查及围产期保健工作,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叶酸认知状况及知识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叶酸认知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叶酸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甘肃省经济状况和地理分布选择临洮、靖远2个县,以孕后3个月至产后1年的2 094名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及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低龄及高龄、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的孕产妇对神经管畸形和叶酸认知较低,仅4.90%的≤20岁孕产妇知晓叶酸正确服用时间;15.9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孕产妇听说过神经管畸形,6.55%知晓叶酸最佳服用时间;年经济收入≤8 000元孕产妇听说过神经管畸形的占20.72%,认为叶酸是维生素类保健品的占19.82%;在叶酸知识来源途径方面,从医生处获得叶酸相关知识的占38.29%,期待从医生处获得的占42.19%.结论 低龄及高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孕产妇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叶酸服用最佳时间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医生为主体、利用电视等多种媒体手段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